
谈初学者的汉语拼音教学.doc
4页谈初学者的汉语拼音教学(一)如何让学生感到学起来有兴趣呢?这是汉语老师特别关注的实际问题以前我觉得对初学者来说,就是我怎么教,他怎么学,因此只注意要求让学生听,然后模仿,再不断地开口练习其结果是使学生们一直处在很被动的地位,课堂上不能产生积极的互动效应,老师学生都感到很累和枯燥无味作为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反复操练,加强开口率,是完全正确的问题的所在是忽视了初学者的心态和潜在的积极性一个初学者不管他有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都对即将学习的语言有新鲜感,都有踏进汉语门槛的欲望;他们也知道面临的是一个新的挑战,都会希望能成为个胜利者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心态,也正是他们的积极性,是学习好任何一门知识最宝贵的因素如果忽视了这些积极性,实际上就有可能使其逐渐削弱甚至消失,到那时,你想再调动,就难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什么特别的招数,就是备课的时候要记住几个原则:1.要千万百计地让学生感到不太难(或者说不是难得不可解决) ,别把他们吓倒或吓跑;2.引发学生的积极性;3.学生学了一点儿以后就能用一点儿以上这 3 点在一节课中也可能无法兼顾得很好,但这是老师在备课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下面就略谈一下汉语拼音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
学习汉语拼音很枯燥,因为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但是应该看到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学汉语的开始,也是学好汉语的基础掌握了这个工具,对发音,以及以后的深造都有极大的帮助所以面对一无所知的初学者也必须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大胆积极地参与首先是让他们不要怕读错,敢于张口,大声地唱出声母、韵母和四声采用带唱、齐唱、单唱、分组唱等,也可用各种教具帮助教学,包括手势等等总之,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较为轻松的,大家相互关心,共同学习的氛围二是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除了说“好” “很好”以外,还可以表情、手势等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在正音的时候,切忌针对一个学生次数过多,尤其是对性格内向的学生第三是要解决学生遇到的难点汉语拼音教学包括韵母、声母和声调等内容,学习时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老师要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以韵母教学为例,现分别举例说明:一 单韵母的发音中,学生普遍感到学“ɑ” “i”容易, “e”和“u”有点儿难, “ü”难,“o”最难有的学生把“e”和英文字母的发音混淆,这样的问题老师常常提醒即可,不属于难点大多数学生真正的问题是出自不知道发音要领例如:读“e”的时候,发出来的是在“ɑ”与“e”之间的音,含混不清。
怎么解决?其实主要问题在开口度和唇型上建议教师在示范发音的时候,口部动作要夸张一些, “ɑ”的嘴张开度大, “e”则是嘴角稍向左右咧开让学生明显地看到唇型的不同,唇型不同又很自然地带动了舌、牙部位以及口腔空间的变化;教师也可在黑板上以图示意等等在授课时,不是教师讲,而是通过实际演示让学生看,再让学生自己试验,通过学生自己体会试验后,使发音得到校正,此时再训练效果要好得多通过学生参与后初步掌握了发音要领,这样会记得牢,比单纯机械地重复训练要有意思得多u”的发音要注意圆唇,口腔内的各部位不要紧张,那么舌位也会随着唇型的变化自然地就抬高了同样需要让学生看教师的示范发音或图示学习“ü”时,采用从“i”过度到“ü”的方法,因为“i” “ü”的发音除了嘴唇的形状不同以外,其他发音部位完全相同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做并体会要领,先读“i” ,嘴唇是扁形,再过度到“ü” ,嘴唇撮成一个小圆孔(上下唇收缩到一块儿,中间留一个小孔) ,声音不要间断,只是嘴唇形状在变化;再从“ü”过度到“i” ,这样反复几次,学生就有收获了o”的发音很难,学生发出的常常是复合元音“ɑo” “ou”或“uo” 原因是学生听不准老师的发音,很难模仿,再仔细观察他们的口型,总是滑动的,所以出现了复合音。
因此,第一要让学生听准发音;二是让他们知道单元音的嘴唇稍微拢圆,但是嘴唇是不动的记得小学课本上的“o”的卡片上常常画一只大公鸡昂首高唱,金鸡报晓,发出了“o—o—o”的声音,这个对我们很有启发:这个声音很接近“o”的发音,还有口型是不动的让学生试试,很好玩儿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示范和带读,学生就容易掌握了谈初学者的汉语拼音教学(二)二 复合韵母的发音比较容易单元音的发音是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复合韵母的发音就不在话下了从开始的元音不间断地向第二音(第三个音)滑动,开口度大的重读,最后自然地读成一个复合音学生自己就可以读出了,教师稍加指导即可,学生此时会很有成就感三 鼻韵母的发音难点是如何区分前鼻韵母中的“-n”和后鼻韵母中的“-ng” ,它们在音节中只是跟在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的一个韵尾教学时,先让学生体会鼻音,闭合口腔的各发音器官,让气流从鼻腔出来,震动声带顾名思义,前鼻韵母在发音时舌尖起作用,要抵住上齿龈;后鼻韵母发音时舌根起作用,要抬起,抵住软腭(口腔上部是硬腭,后面就是软腭,再后面是小舌) ,这就是区别发音时,如果把大姆指和食指放在鼻梁左右,会有震动感要让学生自己体会一下教师带读后,再让学生自己练习有前后鼻韵尾的韵母。
练习和辨析发音时,教师可以用手的动作提醒学生前后鼻韵母的舌位:手心朝下伸平后,手指上翘,是前鼻韵母,手心朝下手指向下,手腕拱起,这是后鼻韵母总之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在和教师共同交流和体验中学习,实际上还是老师在指导,学生在学习,却加强了教学的互动性,也加强了学生的参与,解决了学生的难点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总是韵母和声母互相搭配地进行,这样就可以边学习边拼出一些音节(一定是由少到多) ,教师可根据每次学的声母和韵母拼出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音节(词语) ,让学生知道一些下课就可以说的词语(如爸爸、妈妈、弟弟、哥哥、地图、你、他、读等) ,学一点就能用一点儿以上的做法,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个参与者,并在参与中解决了困难问题,课堂和自己成为一体学生从无知到有知,增强了成就感,积极性会保持下来的这不正是老师要达到的目的吗?谈初学者的汉语拼音教学(三)下面再谈谈关于声母的教学我们知道,声母发音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每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部位指的是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发音方法指的是构成发音部位气流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这样才能抓住不同的声母发音的关键,找到学生在发音时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进行教学。
以下列两组声母的教学为例:一 b d g j z zh(不送气音)与p t k q c ch(送气音)所谓“送气” “不送气”是指发音时气流的有无和气流的长短而言,气流强而长的是送气音,相反是不送气音这说的是发音方法在 21 个声母中,有 6 个不送气音:b d g j z zh,6 个送气音:p t k q c ch老师们都知道发音时如不注意气流的有无,会闹出误会和笑话,如:“Pópo de dùzi bǎo le(婆婆的肚子饱了) ”和“Bóbo de tùzi pǎo le(伯伯的兔子跑了) ”;“qízhōng yǒu zhà(其中有诈) ”和“jí zhōng yǒu chà(急中有差) ”;“xiǎo cǎo zhǎng de kuài (小草长得快) ”和“xiǎozǎo zhǎng de guài(小枣长得怪) ”;发音有误,意思差之千里所以让学生准确地掌握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学生有的母语中没有送气音,所以觉得发送气音很难,有的学生母语的发音中不需要突出送气音,所以他们不重视送气音,因此在用汉语交流中常出问题因此,教学中就要从学生的发音方法上入手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可先示范发音若干次,让学生听清楚,不急于让学生马上模仿。
再做一次演示:把一张纸放在嘴的前面,发不送气音时纸不会动,再发送气音时纸会被气流冲倒此后让学生自己把手或纸放在嘴前试试,感触气流的强弱,体会两者发音的区别谈初学者的汉语拼音教学(四)操练时,在辨析发音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操练若干组对应的简单的音节加以辨析,如:zǎo(枣)-cǎo(草) ,bǎo(饱)-pǎo(跑) ,bào(报)-pào(炮) ,jī(鸡)-qī(七) ,bó(伯)-pó(婆) ,gè(个)-kè(课) ,dú(读)-tú(图) ,以巩固成果在学完全部声母以后,可以对应复习:b--p,d-t,g--k,j--q,z--c,zh--ch这样使学生更好辨析和区分二 j q x(舌面音)和zh ch sh r(舌尖后音) 说声母是舌面音或舌尖后音,是就发音部位说的j q x 是舌面音,是因为发音时舌面前部要抵住或接近前硬腭zh ch sh r 是舌尖后音,是因为舌尖后部要对着前硬腭,因为舌尖需翘起,所以也叫翘舌音或卷舌音这两组声母发音时,舌头都要与硬腭前部(即上齿龈稍后的部位)接近,只是与前硬腭接近的地方不同:舌面音是舌面前部,翘舌音是舌尖后部,所以掌握好舌头的哪一部分与前硬腭接近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声母的发音部位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进行j q x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静听几次老师的示范读音,带读后,让学生自己试读几次一般的问题是:有的学生舌面没有拱起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的发音示意图(上腭部分的长短和老师的四个手指并拢后微拱起的长短相同) 画好后,老师的右手(手心向下)先平放在图的舌位上发j q x音时,手指尖下垂,表示舌尖下垂,手指的第二、三节拱起接近图中的前腭,表示舌面前部接近前腭就是说,以右手的这个动作表示舌与前硬腭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是舌尖没有下垂,有的学生的舌尖有点向上翘,有的学生的舌尖与牙齿靠得太紧,甚至舌尖挤出了齿外发出了尖音教学时也可以借用发音图和手(表示舌头)的演示让学生体会舌尖的位置:右手指并拢指尖表示舌尖,手指尖向下,即舌尖不翘起,抵近图中的下齿背,舌尖不能紧挤下齿背,更不能挤出牙齿外,再发j q x的音让学生自己体会后练习发音学生领会了老师右手动作的意思后,练习发音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用右手的手势提醒学生注意发音的舌位了学习zh ch sh r一组的发音时,要抓住翘舌这个关键,同样可以用右手来演示舌头与前腭的位置此时需要右手平放在舌位图的舌位上,手心向上,手指翘起,抵住图中的硬腭前部,再发音。
演示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对初学者的教学,这些内容都不需要老师用语言去描述,只需用具体的手势去演示,这样学生就可以集中精力去观察去体验;再加上在老师的调动下,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就能比较容易掌握发音要领了我认为,对初学者的拼音教学应抓住重点,反复操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产生互动效应,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