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研究报告.doc
7页借助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研究报告前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阻碍着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小学生普遍对作文不感兴趣,全为了应试考试而不得不陷身于“题海”,加班加点做作文,身心负重1.小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空话、套话、假话多的现象,自己的真情实感却表达的很少,这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2.教师在作文指导上,也存在让学生机械地仿写范文,背诵现成文章和老师出提纲,学生填内容的现象,这对于开发学生智慧的潜力和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很不利的可见当前的作文教学没有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为了使农村小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走向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有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它能让我们更多地吸取经验,更多地从多角度、多渠道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从而实现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与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课题研究的详细操作过程一、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的界定1.研究思考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心理科学及观察生活对积累材料的积极作用。
2.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以“记录生活”的形式进行习作训练,要求学生的习作记录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3.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依据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要求,对部分语文作文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补充和改造;拓展作文空间,开发学校、家庭和社会活动资源4.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诉真情,把作文变为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写自己喜欢的生活三、 研究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明确了农村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培养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生活感悟获得起步作文的乐趣与成就感,通过孩子对各种事物的理解,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放开手脚,畅所欲言,从而愿意写、主动写,树立敢于写作文的自信心 3.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些写作途径,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探索农村小学生各学段作文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和模式二)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中,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大胆探索,反复总结,初步摸索出适合我们实际的作文教学与生活化联系的途径1.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让学生走进生活,就地取材1)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
农村小学的学生每天无不在大自然中度过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是农村小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孩子们的内心体验,他们同样具有城市孩子所具备的天真活泼,所不同的是他们每天所接触的是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春、夏、秋、冬的自然变化规律,山间清澈见底的溪水,挂满枝头的满山瓜果……都是农村小孩子喜闻乐见的值得观察、描写、感受的内容,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在观察中悟出自然生活的乐趣2)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浓郁的民风民俗也是作文的好素材,所谓“民风民俗”,就是历代流传在民间的一些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有的甚至到了节日那一天,还举行轰轰烈烈的庆祝活动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观察农村的大年小节、婚丧嫁娶等等,这些都还保留着很多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又如:岁末送灶神、放鞭炮,正月十五耍花灯,新房落成仪式,上坟仪式等把这些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提高了写作兴趣3)深入民间,观察、感受、体验生活农村小学生跟城镇的小学生所见的世面不同他们虽然看不到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但他们却能真实地看到农村人们生活的日益美好,听到丰富、神奇的民间故事。
所以,我们引导学生深入民间,到民间去观察、感受、体验生活,预定家乡未来的美好前景;听老人讲那丰富、神奇、动人的故事回到学校指导他们写想象作文,或组织学生开展续写故事(编故事)竞赛这样,既能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将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4)体会农村特有的劳动场景相对于城市的孩子,农村的学生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更多,也更有感触:田间的收割播种、地里的采摘铲耕、水中的捞鱼捕虾、果园里的果实收获、抓鸟雀、造新房时的搬砖运瓦……这样的劳动对孩子们来说如数家珍,而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教师在指导写作时,牢牢抓住了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比如,结合春秋时的农忙时节,一方面让学生帮助家人分担劳动重担,一方面结合亲身经历的劳动实践来写相应的作文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2.在生活中实践,锻炼习作能力 在生活中实践,锻炼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实践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文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培养,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作文的主题与题材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宽,基本改变了以前作文题材单一的面貌,展现出了生活的丰富多采1)在社会生活中实践我们常常结合教材,指导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更大空间内将课堂知识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我们鼓励学生去尝试更多的社会角色,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展开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给环保部门写信,设计环保广告语,给校长写建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倡议书,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了解身边的故事、了解家乡的变化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积累习作素材2)在学校生活中实践为了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课题组教师从组织活动入手引导学生写作每学期学校都会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除运动会、体操比赛、文艺演出、校园文化节、开学典礼等大型活动外,课题组教师还精心设计一些活动母亲节,让学生回家帮妈妈做一件事,举办《我爱妈妈》征文比赛;教师节,制作尊师卡片,写上祝福短语;国庆节,组织《我爱祖国》演讲比赛;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召开“身边的故事”、“家乡名人”、“我爱家乡”等活动,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认识,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习作素材,不但使学生有话可写,而且能写出新意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走进生活,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写出了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并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避免了人云亦云,习作成了学生记录生活感受的需要在这之中,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乐趣,提高了生活质量与认识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三)初步总结出适合我校学生良好生活化作文的习惯,形成了有效的作文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1.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对课内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我们尝试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培养阅读习惯,积累素材1)利用好图书角,建立班级阅读小组,统一组织学生借阅图书我校现配备有图书室,图书数量也相当可观,完全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班级内有图书橱,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课下或中午的时间组织学生借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特别喜欢看这些图书,同时我也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好书带来和同学们互相分享2)加强指导,提高阅读质量。
如果不对学生加以必要的引导,那学生的课外阅读便会走向盲目为此,我们定期组织阅读指导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适应中学生口味的故事书籍、人物传记、科普文章、文学读物、历史小说、中外名著等另外,还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朗诵比赛、经典作品背诵竞赛、读书讨论会、读书笔记展等并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速读、跳读)、品读、泛读、批注、摘抄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以达到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目的2.在课堂阅读中训练写作,读写结合 阅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课堂更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实践的时间占学生生活的很大部分根据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路改革阅读教学,也是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延伸,即以写作为手段促进阅读理解,丰富课堂生活,在学生解悟文本中提高解悟生活从而提高作文的能力当然,我们应该分析作者的文章与生活的联系首先,让学生明白一切写作材料都是源于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次,帮助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成文的他们要精心选材,提炼生活最后,根据作者的写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创新练笔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在课上设计了一个练笔,如:“读完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你可以对老奶奶说,可以对小女孩说,可以对作者说,还可以对自己说……把它写在你的书上。
课后设计了练笔: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效果比较好他们不知不觉地运用了文中及教师的课堂用语3.探索丰富多彩的作文课活动,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1)综合性学习活动文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要写出好的文章,必定要有绚丽多姿的生活为了丰富他们的生活,我们根据教材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到乡敬老院慰问老人;当小记者采访参加学校运动会的运动员;当义务导演介绍自己的家乡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体验,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2)主题班会为了配合班集体建设,围绕班级工作目标和政教处的中心工作,我设计主题班会活动活动的方案设计,活动的组织,主持人串讲词和学生演讲稿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项活动的开展既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又使大家在活动中体验了生活,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展示4.设计生活化作文指导课,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1)利用范例,指导学生写作 生活中有许多众所周知的事例,而这些事例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写作灵感我们要创设一个学生乐意表达、易于表达的情景人物心情无非喜、怒、哀、乐,但学生最喜欢的还是乐事例如: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110米栏夺冠时的录像片段。
刘翔在冲刺的一刹那时的神态、动作、语言都显示了他的激动与自豪的心情这一万众瞩目、众所周知的新闻大事学生们一直难忘,刘翔也是不少学生的偶像播放录像后,学生们觉得亲切、熟悉又令人振奋,这时鼓励学生以体育记者的身份记录刘翔当时的外在表现,显示他的内心情感,学生会主动拿起笔来,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以及词语积累积极地表达 (2)利用切身体验的实例,指导学生写作 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自己领会并运用过的写作方法自主表达如:我结合学生的学习经历设计了“期末考试后,我把卷子放在爸爸(妈妈)面前……”的情景让学生试着体会“我”和父母的心情,描写“我”和爸爸或者妈妈的神态、语言和动作,体现当时人物的心情用第一人称的表达方法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学生眼中父母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的,他们就会真实、生动的表达出来 在学生的笔下,严厉愤怒的父亲、语重心长的母亲……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都能具体细致的写出来 (四)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