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三益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219720850
  • 上传时间:2021-1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5.13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三益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4分) 宝 物他的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用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顾林把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他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再一次打来。

      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 “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他如实说 “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 “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

      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 最少400万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

      B.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 C.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D.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2)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6 分) (3)小说中的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7分) 参考答案:(1)A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2①他还在为是否卖掉瓷瓶而犹豫不决一方面,瓷瓶记录着父亲的荣誉,他不愿意卖另一方面,父亲住进医院急需用钱,他不得不卖②他对瓷瓶的价值心存疑虑他不知道瓷瓶的真伪,弄不清它的真正价值,担心卖了低价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知恩图报王教授在被救后,为寻找恩人而到江北开设分店,用30万元买下认为是赝品的瓷瓶。

      ②诚信待人王教授一直因送给“赝品”瓷瓶而愧疚,知道瓷瓶的真正价值后毅然把瓷瓶送回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要点:①从情节上看,结尾与前面关于瓷瓶真伪的悬念紧密照应,使故事情节 再起波澜,又耐人寻味 ②从人物塑造上看,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饱满 ③从思想内容上看,赞美了被救者的感恩情怀,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丰富了作品的主题 ④从艺术效果上看,以“最少400万”结尾,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易错警示】解答多项选择题,一定要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从内容、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等角度来仔细分析选项是否正确此类题目,在选项的设置上,一般会设置一些陷阱,例如,看似合理的前因后果,实际上是断章取义,只有通读全文,才能看出其破绽例如本题选项BC属于因果不当的错误,选项D属于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联系顾林说这句话的语境分析作答,上文“应该是真品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

      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表明顾林内心对瓷瓶价值的疑虑,担心卖低价;“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表明了顾林不得不卖的犹豫不决的心理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技巧点拨】精彩的心理描写不仅能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更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主题所以阅读时,一定要准确把握、细腻揣摩人物的心理例如,要熟记各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做到胸有成竹如,直接描写式、抒情独白式、环境描绘式、行动表现、环境映衬式再如,要跟随情节推移紧紧追踪人物,体会微妙变化立足整体,设身处地,洞悉人物主流情感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尾段在文中作用的探究题,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及写作意图的基础上,结合着小说中王教授的人物形象,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题、艺术效果等角度探究这种结尾手法所起到的作用。

      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小说情节围绕瓷瓶展开,从王教授送瓷瓶谢恩人,到顾林卖瓷救父亲,再到王教授收回赝品瓷瓶,再到得知瓷瓶是真品而送回,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从小说的主题表达来看,收回赝品瓷瓶,得知真品再送回,歌颂了一颗感恩之心、一种诚信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王教授得知瓷瓶是真品马上送回,使人物形象更突出,更饱满从表达效果看,用数字结尾,没有再叙写顾林听到后的反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组织答案时,还要答出尾段内容与作者情感、主旨的关系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散文”的对待的名词,严格的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诗”时常可以用各种的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含着诗,所以有人说过,“图画就是无音的诗”,“建筑就是冻凝的诗”柏拉图的对话,是散文,但是有的地方也就是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散文,但是整篇的也就是一首诗。

      同时号称为诗的,也许里面的材料仍是散文所以诗和散文在形式上划不出一个分明的界线,倒是散文和韵文可以成为两个适当的区别这个区别的所在,便是形式上的不同:散文没有准定的节奏,而韵文有规则的音律散文对于我们人生的关系,比较韵文为更密切至少我们要承认,我们天天所说的话都是散文不过会说话的人不能就成为一个散文家散文也有散文的艺术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的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像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话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类推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的表示出来在韵文里,格式是有一定的,韵法也是有准则的,无论你有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只消按照规律填凑起来,看的时候行列整齐,读的时候声调铿锵,至少在外表上比较容易遮丑散文便不然,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Calyle)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伯风(Buffon)说:“文调就是那个人。

      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断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之所以然譬如说《左传》的文字好,好在哪里?司马迁的文笔妙,妙在哪里?这真是很难解说的选自《论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