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长习性.docx
6页瓜子黄杨:多生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2] 1、耐阴喜光,在一般室内外条件下均可保持生长良好长期荫蔽环境中,叶片虽可保持翠绿,但易导致枝条徒长或变弱2、 喜湿润,可耐连续一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但忌长时间积水3、耐旱,只要地表土壤或盆土不至完全干透,无异常表现4、 耐热耐寒,可经受夏日暴晒和耐摄氏零下20左右度的严寒,但夏季高温潮湿时应多通风透光5、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轻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盆栽亦可以蛭石、泥炭或土壤配合使用,耐碱性较强6、分蘖性极强,耐修剪,易成型7、秋季光照充分并进入休眠状态后,叶片可转为红色[3] 8、可四季换盆或移栽,夏季或新芽萌发时移栽应注意遮阴并防止盆土过湿,否则易导致原有叶片脱叶9、中国南方广大地区,均可在露地安全越冬,越夏;北方宜盆栽,置室内防寒越冬移栽在春季芽萌动前进行,成活率最高先整地施足基肥,小苗移栽可沾泥浆,大苗移栽需带土球小叶黄杨栽培容易,但生长缓慢,要经常浇水,施肥,促进生长盆栽宜用森林土或塘泥,施钙镁磷肥,干粪等做基肥,以后每年对叶面喷施氮肥水数次,盆土保持湿润地植可用一般表土,施腐熟禽畜粪等做基肥,种后可任其自然生长养护管理黄杨 种植[2](1)浇水:黄杨喜湿润,盆景需经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可积水。
夏季高温期,要早晚浇水,并喷叶面水2)施肥:在生长期5~8月,施2~3次腐熟稀薄的饼肥水即可,冬季施1次基肥,用沤熟厩肥或干饼肥屑均可3)修剪:生长期随时剪去徒长枝、重叠枝及影响树形的多余枝条黄杨萌发较快,一般在发新梢后,将先端1~2节黄杨[2]剪去,可防止徒长黄杨结果后,要及时摘去,以免消耗养分,影响树势生长4)翻盆:一般2~3年进行一次,时间以春季萌发前为好结合翻盆剪去部分老根及过长过密根系,换去1/2旧土,塞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以利根系发育5)病虫害防治:黄杨主要虫害有介壳虫和黄杨尺螃,介壳虫可用人工刷洗杀之,或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黄杨尺嫂用80%敌百虫可狙性粉剂喷杀,或用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喷杀主要病有煤污病,会引起落叶现象,防治关键是清除介壳虫,并经常喷叶面水,冲洗灰尘,使之生长良好[肥害防治编辑黄杨肥害是土壤施肥不当造成的,对于已经发生肥害的大叶黄杨,应该立即采取有效的补救方法例如立即大水灌溉,稀释肥料浓度,若已经伤根,可清除植株周围的土壤,可以短暂的晒根,促进新根的成长,具体补救方法有:1、将受肥害的土壤用工具往出来,每隔一段时间补回肥土2、避开原来施肥部位,重新挖两条施肥沟,将原施肥沟内的部分或者全部肥土挖出来转移到新沟内,原施肥沟内填入行间表土终止危害。
3、对肥害发生较重的黄杨,劳动力较少的黄杨基地采取断根法效果较好,即沿施肥沟内侧切断烧伤的大根并挖出叶面发生肥害,应立即给叶面喷水绣线菊喜光也稍耐荫,抗寒,抗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萌蘖力和萌芽力均强,耐修剪生长于河流沿岸、湿草原、空旷地和山沟中,海拔200-900米[2]播种、分株、扦插均可绣线菊可采用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待种子成熟后采下即可播种,出芽率较高,一般情况下第二年可成苗如需大量苗木,最好采用扦插繁殖中华绣线菊与其他菊科植物一样,扦插成活率比较高,除冬季外均可繁殖,但在5~9月带2片叶片扦插效果最佳扦插基质可选用保水性能较好的珍珠岩、蛭石或河沙选取生长健壮、充实的当年生枝条做插穗,浸泡ABT生根粉50ppm,插后浇透水并定时进行叶面喷雾5~9月扦插一般15天左右即可生根,成活率在80%以上生长期管理绣线菊每年施肥两次,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实施有机肥;另一次在落花后,追施肥料一般绣线菊树施肥,可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树冠:正投影线的边缘,挖一条深约10厘米的环形沟,将肥料施入此法既简便又利于根系吸收,以后随着树的生长,施肥的环形沟直径和深度也随之增加要求排水透气良好,适时中耕。
可根据树的需求合理浇水,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5]修剪养护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长枝、重叠枝及病虫枝修剪后的枝条要及时用愈伤防腐膜,使其伤口快速愈合,防止雨淋后病菌侵入,导致腐烂在花芽分化期,喷施促花王3 号,能把植物营养生长转化成生殖营养、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绣线菊安全越冬,须喷洒护树将军保护树体防冻、驱逐越冬病毒、虫害着落于树体繁衍,催促果树早冬眠,恢复元气[6]种植管理1、光照与温度:郑州地区可露地越冬在光照充足及20 - 25℃温度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冬季低于- 25℃温度时会发生冻害,甚至导致死亡2、浇水与施肥:栽植前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的粪肥,深翻树穴,将肥料与土壤拌均匀栽植后浇透水绣线菊怕水大,水大易烂根,因此平时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绣线菊喜肥,生长盛期每月施3-4次腐熟的饼肥水,花期施2-3次磷、钾肥(磷酸二氢钾),秋末施1次越冬肥,以腐热的粪肥或厩肥为好,冬季停止施肥,减少浇少量[7]病虫防治绣线菊叶蜂绣线菊叶蜂为食叶害虫,主要为害绣线菊,常常十数头幼虫群集蚕食绣线菊叶片,短期内可把叶片吃光,只剩下主脉,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8]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2-3代,在浅土层结茧化蛹越冬。
第二年四、五月间羽化后产卵于绣线菊嫩叶背面卵往往横卧排列,10-20粒为一堆卵期约3-7天,初孵幼虫先啮食卵壳和叶脉间叶肉,然后自叶缘蚕食叶片五、六月间为幼虫为害盛期幼虫老熟后入浅土层结茧化蛹第一代蛹期约一周一般在中午前后成虫交尾产卵活动活跃[9]防治方法:1、在成虫羽化产卵盛期摘除产有卵堆的叶片2、幼虫初孵化群集为害时剪除虫叶3、当幼虫大量发生时,用敌百虫、敌敌畏等触杀剂1000倍液喷杀之[10]绣线菊蚜为害方式:群集在幼叶、嫩梢及芽上,被害叶片向下弯曲或稍横向卷曲,严重时可盖满嫩梢10厘米内和嫩梢反面,使植物营养恶化,生长停滞或延迟,严重的畸形生长[11]生长史及发生规律:根据笔者观察,此虫1年发生多代,以卵在寄主植物的枝条缝隙、芽苞附近越冬,第二年3、4月间越冬卵孵化,4、5月间在绣线菊嫩梢上大量发生,后逐渐转移到丁香等其他木本花卉上为害,10月上、中旬出现有翅蚜和无翅蚜两种分化,据查资料为有翅雄蚜和无翅雌蚜,11月上、中旬产卵越冬[12]防治方法:(1)木本花卉上的蚜虫,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卵2)保护和利用天敌适当栽培一定数量的开花植物,引诱并利于天敌活动,蚜虫的天敌常见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小蜂等,施用农药时尽量在天敌极少,且不足以控制蚜虫密度时为宜。
3)当蚜虫大量发生时,如果在越冬卵孵化后,及时喷50%抗蚜威超微可湿粉剂2000倍液,50%灭蚜松(灭蚜灵)乳油1000-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烟草水”防治,即烟草末40克加水1公斤,浸泡48小时后过滤制得原液,使用时加水稀释(1公斤水)另加洗衣粉2-3克,搅匀后喷洒植株4)提倡使用蚜霉菌400-800倍液,掌握在蚜虫高峰前选晴天喷洒均匀5)药液涂干木本药用植物在蚜虫初发时用毛刷蘸药,在树干上部或主干基部涂6厘米宽的药环,涂后用塑料膜包扎,可选用40%乐果乳油20-50倍液,或50%辛氰乳油1500倍液,也可用2.5%功夫乳油30毫升加水60公斤,再加入消炎液30毫升,效果显著6)物理机械防治在花卉栽植地或温室内,可放置黄色沾胶板,诱粘有翅蚜虫,或雨水冲刷、夏季修剪[13]松果菊稍耐寒,喜生于温暖向阳处,喜肥沃、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主要是播种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以播种繁殖为主,于春、秋两季进行,生长健壮,管理简便⑴播种繁殖将露地苗床深翻整平后,浇透水,待水全部渗入地下后撒播种子,保持每粒种子占地面积4平方厘米,控制温度在22℃左右,2周即可发芽。
幼苗生长至2片真叶时苗移植当苗高约10厘米时定植定植株行距40×40厘米⑵分株繁殖对于多年生母株,可在春秋两季分株繁殖,每株需4-5个,顶芽,从,根茎,处割离⑶扦插繁殖取长约5厘米的嫩梢,连叶插入沙床中,要求插床不能过湿,且空气湿度要高,在温度22℃条件下3-4周便可生根播种播种,可在春季4月下旬或秋季9月初进行,将露地苗床深翻整平后,浇透水,待水全部渗入地下后撤播种子,保持每粒种子占地面积4cm2,控制温度在22℃左右,2周即可发芽幼苗生跃至2片真叶时间苗移植当苗高约lOcm时定植定植株行距40cm×40cm分株对于多年生母株,可在春秋两季分株繁殖每株需4~5个顶芽从根茎处割离8 管理方法 无论分株或播种的植株,定植时均要选择向阳环境,对土壤深翻后施以腐熟厩肥或加入一定量骨粉、芝麻渣等定植植株根据需要确定株行距,并浇透水生长期应增施肥水临近花期可叶面喷施2次高锰酸钾液肥,则花色艳丽持久,株形丰满匀称对于露地越冬植株,应在花后清除残花花枝与枯叶,浇足冻水或将地下部分用堆肥覆盖或壅土覆盖欲使松果菊多开花,可采取分期播种和花后及时修剪两种方法⑴分期播种:如在头年秋季播种,来年4月底或5月初就能开花,花期可过两个月;早春在温室内播种,7-8月份可开花;5月份播种,9月份可开花;6月份播种,10月份可开花。
⑵修剪残花调节花期如6月份花谢后修剪,同时给予良好的肥水条件,至9-10月份又可再一次开花金光菊性喜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对阳光的敏感性也不强适应性强,耐寒又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忌水湿在排水良好、疏松的沙质土中生长良[2] 虽说是草本植物,但又具有木本植物的特性,茎杆坚硬不易倒伏,还具有抗病、抗虫等特性因而,极易栽培,同时它对阳光的敏感性也不强,无论在阳光充足地带,还是在阳光较弱的环境下栽培,都不影响花的鲜艳效果,可在春、秋进行分株,或种子繁殖繁殖方法多采用分株及播种繁殖1.分株繁殖 春季和秋季都可进行春天以刚萌芽,秋天于花后分株较合适将地下宿根挖出后分株,分株时每棵子株需要带有3~4个顶芽2.播种繁殖 春季和秋季播种皆可但以秋播为好种子发芽力可保持2年左右发芽适宜温度为15℃左右也可靠其自播繁衍播种后2周左右便可出苗,约3周可移苗,翌年开花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我国各地庭园常见栽培[1] 3栽培技术编辑可采用播种或分株繁殖,但通常多采用分株法1.分株繁殖 春季和秋季都可进行春天以刚萌芽,秋天于花后分株较合适将地下宿根挖出后分株,分株时每棵子株需要带有3~4个顶芽。
2.播种繁殖 春季和秋季播种皆可但以秋播为好种子发芽力可保持2年左右发芽适宜温度为15℃左右也可靠其自播繁衍播种后2周左右便可出苗,约3周可移苗,翌年开花[3] 播种育苗 夏季开花,不耐霜冻约1446粒/克,发芽需要黑暗条件,用粗蛭石进行覆盖,发芽温度21~24℃,最佳条件下需要的发芽天数为5~21天[3] 繁殖管理:春季和秋季都可进行春天以刚萌芽,栽培管理 播种苗和分株苗均应栽植在施有基肥与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中,种植后浇透水,视光照强度,适当遮荫,活棵后揭掉金光菊适应性很强,既耐寒、耐热,又耐旱、耐涝,性喜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忌水湿在排水良好、疏松的沙质土中生长良好金光菊开花繁盛,株型扩展较快,花期消耗很多养分,因此在其生长季节,尤其是花前花后的一段时期内要及时供肥供水保持土壤湿润花前多施磷、钾肥,则可使花色艳丽,株形丰满匀称浇水适当控制,控制其长势可使植株低矮健壮,减少倒伏萎蔫,更有利于观赏[4] 4管理养护编辑由于金光菊植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