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474974704
  • 上传时间:2024-05-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14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林 艳,周 洁(天津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0 引言新一轮技术浪潮的到来,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1]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的制造业,需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掌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并强调“要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技术成为制造企业实现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杠杆和重要资产[2]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改变了垂直行业的“孤岛”,数字技术创新的无边界性、互联性以及不确定性特征超越了制造企业传统创新理论研究边界,过去制造企业独立内化、单打独斗的创新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场景需求和突变迭代的技术要求创新活动更多地嵌入于关系网络中,呈现跨行业渗透融合、开放包容协作、互相成就、多元共生共享的生态化发展态势[3]企业战略重点不再是单纯的“利己主义”[4],各企业不能“自扫门前雪”,只有将竞争逻辑转化为共生逻辑[5],才能获得成长空间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源于核心企业与其他参与者基于共同愿景而建立伙伴关系的结果[6],是指创新主体间通过复杂交互、协同演化形成的生态化组织体系[7]。

      系统中的主体结构、资源流动会对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产生影响现有研究基于主体竞合、种群丰富度、资源数量等视角探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解学梅等,2022),却忽略了数字技术发展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鲜有关注数字化赋能新情境下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问题[8]数字化赋能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使赋能对象拥有过去不具备的能力或实现能力提升[9]关于数字化赋能实现过程,胡海波等[10]、Leong等[11]认为其包括心理赋能、结构赋能、资源赋能3个关键维度心理赋能主要通过改善赋能对象社会心理、内在动机或个人主观动因等,提升其心理认知水平并增强内在动机[12];结构赋能是指通过改变情境条件进行授权,给予赋能对象采取行动的力量,使其能力得到整体提升[10,13];资源赋能是指提高赋能对象资源获取、控制和管理能力,主要体现为资源整合过程[14]现有文献大多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赋能或资源赋能单个维度研究数字化赋能行为实际上,随着企业创新模式变化,创新生态系统成为数字化赋能对象其中,心理赋能与结构赋能会对系统中的主体结构产生影响,资源赋能会对系统中的资源流动产生影响因此,从心理赋能、结构赋能和资源赋能3个维度出发,可以全面探究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问题。

      鉴于此,本文基于数字化赋能视角,遵循“发现问题—寻找案例—关键事件整理—数字化多维赋能演化分析—建构理论”的内在逻辑,结合事件系统理论并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制造业领先企业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进行探讨,以期打开数字化赋能与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关系的“黑箱”1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1.1 事件系统理论2015年,Frederick等[15]首次提出事件系统理论顾名思义,事件系统理论是以事件为导向的理论,即事件是实体的外在经历,企业各层级会发生各类事件,这些事件能够跨越企业各层级施加影响事件系统理论将事件属性划分为强度、时间和空间3个方面,强调事件属性对实体的动态影响[16]强度属性包括新颖性、颠覆性和关键性3个维度,当事件变得足够强大时,就能引起实体特征与行为的改变、发展和演化,甚至引发一系列后续事件事件时间属性包括事件时长、时机等,事件空间属性包括事件传播方向、起源、扩散范围和距离等[17]事件时间、空间因素在事件强度与结果变量间发挥调节作用本文通过考察事件强度、时间、空间3个属性中的一个或多个属性,对与事件相关的现象进行全面和真实的描述,不仅可为量化事件的影响提供依据,而且符合中国企业家从“天时地利人和”视角诊断、管理事件的思维方式。

      1.2 赋能理论“赋能”一词起源于积极心理学,其含义是赋予能力或给予能量赋能思维”来源于组织内部人员权力安排,即授权赋能因此,赋能理论起初是授权赋能理论,是指赋予组织成员更大的额外权力以及做事的可能性空间,促使成员与组织具备能力获得感学者们对赋能的定义进行了阐释,但大多围绕“赋予能力”进行解释,包括赋予特别或之前不具备的能力而郑永兰等[18]认为,赋能并非简单地赋予能力,其核心是激发行动主体自身效能,为达到目标而提供新的方式、手段或可能性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对象不再局限于人,赋能工具能够应用于更多流程和业务合作伙伴此时,赋能可理解为利用突破性技术实现企业、行业乃至经济社会升级与变革的过程1.3 数字化赋能相关研究近年来,赋能理论不断催生出技术赋能、制度赋能、权力赋能等新的理论范式[19]随着数字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技术视角出发,聚焦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技术赋能领域,探讨数字技术背景下组织相关赋能行为数字化赋能的主要对象为企业,利用数字技术通过结构赋能、资源赋能促进企业转型与制造升级[20]关于数字化赋能对制造企业的影响,孙新波等[21]认为,制造企业实现敏捷制造的过程源于数字化赋能作用的发挥;孟凡生等[22]认为,数字化赋能可以促进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企业转型;池毛毛等[23]认为,对于中小制造企业而言,无论是向敏捷制造还是向智能制造转型,都是利用数字化赋能优化原有组织能力、构建全新能力,借助组织双元能力应对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此外,对于大型智能制造企业而言,数字化赋能可以推动企业深度变革与能力升级朱国军[24]发现,在数字化赋能动态交互中,企业国际化双元创新能力得以提升,进而有助于企业获得国际创业机会随着数字化赋能研究进一步深入,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达成共识,即数字化赋能不应单纯关注赋能对象个体与系统子元素,而应关注整体和系统[25]郝金磊与尹萌[26]选择案例研究法,基于平台企业纵向研究数字化赋能对价值共创过程的影响;赵大伟与景爱萍[27]通过构建数字化赋能过程模型,发现数字化赋能对平台企业实现价值共创发挥支撑与驱动作用1.4 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创新生态系统在学界和产业界是一个新兴概念[4],其源于Tansley(1935)提出的生态系统概念和Lundvall(1985)提出的创新系统概念,因而兼具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的双重特质(系统性、多样性、动态演化性、共生性等)[8],是由众多利益相关者构成,以实现创新为目的,通过分享知识、技术、技能和资源,在生存和发展、合作和竞争过程中实现能力提升的价值创造与获取系统[28]主体结构与资源流动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因素,也是现有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关注的重点解学梅(2022)、Kapoor&Agarwal[29]关注主体结构,分别探讨系统种群丰富度、结构复杂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Rohrbeck等[30]、赵长轶等[31]关注资源流动因素,分别探究外部知识、创意、技术资源与创新效率的关系。

      然而,杨伟等(2020)发现,系统应是一个整体,两种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仅关注其中一种因素的研究是不完整的,因而选择将两种因素结合,分析“种群—流量”组态对核心绩效的影响;王飞航、本连昌(2021)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采用组态方法考察多要素协同联动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开始将主体结构与资源流动结合,考虑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基于静态视角的研究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是企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方式(丁玲等,2022)大多数学者基于主体结构视角对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进行分析例如,何得雨等[8]以京东方为案例,基于主体竞合视角研究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孙金花等[32]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进的 Lotka-Volterra模型,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中各类种群间协同演变规律;丁玲等(2022)基于资源流动角度,以百度为例,通过创新资源数量变化分析企业向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特征和机理鲜有学者关注两种因素对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的影响目前,关于数字化赋能的文献较少,大多基于某个单一维度视角,以资源赋能为主,结构赋能次之,鲜有基于心理赋能或3种赋能维度相结合的研究因此,本文从心理赋能、结构赋能、资源赋能3个数字化赋能维度出发,探讨数字化赋能对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作用机制。

      2 研究设计2.1 研究方法选择本文聚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问题,旨在从数字化赋能视角解释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探讨在系统不同发展阶段,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促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上述问题属于阐述因果机制的“How”问题,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情境复杂性,适用于案例研究方法,即基于事物发展历史和整体现象探索客观规律[33]同时,在案例研究过程中采用事件系统理论进行辅助,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情境化”,通过构建事件链形成系统研究范式由于海尔集团很多数字化赋能事件从发生后一直延续,因此事件时间属性在本文中不作为考察重点,本文主要选择强度与空间两个属性加以考察强度属性考察新颖性、颠覆性和关键性3个维度,事件空间属性考察事件扩散范围,触及组织层、行业层以及社会层从事件强度、空间维度搜集质性数据,考察事件究竟如何推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哪种赋能维度对相关实体产生影响?本文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法,基于事件系统理论,长期追踪并逐步解构案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历程,对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与数字化赋能相关的关键事件进行梳理,厘清演化脉络,纵向挖掘演化行为与演化结果,概括复杂事物背后的一般性规律,以此解释数字化赋能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作用机制,深入探讨数字化多维赋能对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驱动作用。

      2.2 典型案例选择本文选择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如下:(1)典型性与适配性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集团一直致力于应用数字技术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创新生态系统(孙聪,魏江,2019),具备典型性和参考价值同时,该集团创新生态系统与研究问题高度匹配,在数字化赋能情境下,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经历了雏形与发展阶段,正向相对成熟阶段演化,具有相对完整的演化过程,便于分阶段研究数字化赋能创新生态系统的赋能行为与赋能结果2)数据可得性至今,海尔集团已有38年的发展历史,社会关注度较高,信息数据来源广泛,包括新闻媒体报道、典型文献、海尔官网信息、会议文件以及企业管理层访谈记录等其整体成长资料相对完整,回溯性数据资料充分,具有丰富的事件可供分析基于此,本文主要采用一手访谈资料和2000—2021年二手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一手资料来自海尔集团高层管理人员深度访谈,内容包括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历程、各阶段战略与决策变更、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关键事件回顾、数字化建设情况等访谈分为3个阶段,通过开放式访谈与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以关键事件为主体的质性研究框架,探索数字化赋能与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关系。

      二手资料包括新闻媒体报道、研究论文、海尔官网信息、书籍、会议文件、领导演讲视频及公开采访视频等,具体资料收集途径如表1所示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既能直观、全面地获取数据,又能使资料间相互印证,从而提升研究信度表1 资料数据收集途径Tab.1 Ways of data collection2.3 关键事件分析基于获取的资料,本文构建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数字化赋能关键事件链,并从心理赋能、结构赋能、资源赋能3个维度分析关键事件,解释各维度事件发展脉络与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关联性,从而揭示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根据编码规则,事件编码内容包括事件代码与事件描述[16],事件代码主要由赋能维度首字母、发生年份和事件序号3个部分组成例如XL200001,意为心理赋能维度下2000年发生的第一件事本文采用事件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