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ppt
21页比较文学精品课程 主讲人:张建华,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比较文学精品课程,第一章 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性质、范围和意义,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现状,第四章 中西文学的相互交往与融合,第五章 译介学,第六章 主题学,第七章 形象学,第八章 类型学,第九章 跨学科研究理论,第十章 比较诗学,第十一章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第十二章 中西小说比较研究,第十三章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第十四章 跨学科比较研究,目 录,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第一章 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第二节 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 第三节 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第五节 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 第六节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章节目录,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一、什么是文化转型时期,所谓文化转型时期,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短裂,同时又进行急剧的重组与更新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时期,五四时期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国壁画 魏晋南北朝,五四时期的中国,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二、文化发展的规律与特征,“认同”与“变异”,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认同:认同,巩固主流文化。
如: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定于一尊 变异:批判和扬弃,形成文化转型期如:“超女”现象[英国]波奈斯库说:“用比较法来获得知识或交流知识,这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和思维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三、文化外求的三种模式,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1、外求于他种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借助,汉唐对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的汲取 2、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俗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词、曲、白话小说受俗文化的影响 3、外求于其它学科 弗洛伊德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对文学观念的刷新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四、文化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1、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变 2、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3、人类思维方式的新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五、现象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的区别:,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当代人所阐释的历史如:赵树里的《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剧照,《小二黑结婚》电影海报,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五、现象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的区别:,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现象学将人们的思维模式解构了 : 1、现象——本质 2、偶然——必然 3、历史——事件 事件的历史与叙述的历史受制于叙述阐释研究主体。
4、能指——所指 5、中心——边缘,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五、现象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的区别:,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逻辑学范式: 叙述模式: 对现象学范式的总体评价:,浓缩抽象→简略模式→绝对精神,“生→起点→死→神化”(大文本,大叙述),优点与不足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一、对文化冲突的剖析,第二节 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说,其中心是维护美国霸主地位“西方与非西方”单边主义 南联盟的“科索沃危机”,野蛮袭击我国驻南使馆 保存并发扬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之幸、人类之幸《二十二条军规》中印第安人与石油的关系,印第安人保护区,印第安人部落杀老人,燃烧房子等陋习 任何优秀文化的发展必然是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二、世纪末文化危机,第二节 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1、“××中心论” 欧洲、美国 2、文化相对主义 3、多元价值观 4、人类文化多样性 5、封闭性、排它性 6、文化危机与科学的挑战呼唤着新的人文主义精神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亨廷顿简介,亨廷顿(1927~ )Huntington,Samuel P美国政治学家早年就读于耶 鲁大学,后在芝加哥大学与哈佛大学获硕士与博士学位。
历任哈佛大学政府学讲座教授、国际事务中心主任、政府学系主任,曾参与创办《外交政策》杂志,担任过美国国防部等部门的顾问,1977~1978年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小组的负责人1987年因在比较政治学领域中的贡献当选为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第三节 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一、人文的概念 人文概念与和谐社会 二、人生是痛苦、荒诞的,世界选择的必要性 三、人文主义的内涵 1、互为主观 2、和而不同 3、万物并育 4、提倡宽容,沟通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第三节 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四、无论中西,“人文”的本意,都是要超越只对一己的关心,而致力于寻求一个更适合人类生存,更有意义的人类生活环境,但西方的着重点在于对个人作用的发挥,而中国的着重点则在于对个人的约束 五、经历过二十世纪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型的新人文精神继承了过去人文主义的优秀部分,强调首先要把人当作人看待,反对一切可能使人异化为他物的因素,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幸福,关怀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六、如果说过去的形而上学“绝对精神”追求的是最大的普遍性那么,新人文主义精神则是将这种普遍性压缩到最低限度,而尽量扩大可以商谈、讨论、宽容的空间。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第三节 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七、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互为主观”,道路是:“批判——沟通——重建”八、中国文化资源“和而不同” 1、倡导个人权利 2、宽容、容忍 3、放弃全面价值观 4、万物并育,不相害,不相悖,注重人伦关系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与宽容坚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避免文化冲突 一、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 (一)西方的文化危机迫使西方以东方作为“他者”,在比照中更深刻地认识和反省自己,并向东方寻求新的生机;东方则需要在世界文化语境中得到新的发展,参与解决人类文化遭遇的各种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自身的现代化 (二)互识就是相互认识,没有相互认识的兴趣就谈不上比较文学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三)互证就是要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反证其不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四)互补包含几方面的内容1、在与“他者”的对比中,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 2、相互吸收,取长补短 3、双向阐释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二、比较文学研究将更加深入文化内层: 文学与文化的相因相成将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第五节 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一)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体裁和文学风尚二)总体文学研究强调从多种文化的文学文本来研究某种共同的文学现象,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论,同时又反过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第六节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在美国,作家被称作“反熵英雄”,正是作家的刻意创作,不断降低熟悉度,追求陌生化使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