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60年音乐教科书的历史变革述评.docx
3页新中国60年音乐教科书的历史变革述评 新中国60年音乐教科书的历史变革述评 邓兰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音乐教科书的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建国初期,音乐教科书主要被用来表现新中国的新气象,以“唱歌”来激发人们的革命精神与建设热情;在极端音乐政治化的 “文革”时期,音乐教科书由审美教育的栽体沦落为政治斗争的附庸;而新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 发展和国人人文素养的逐步提高,教育日益回归到人本音乐教育又重新担当起对于人审美品格的培 养的重责.音乐教科书的设计和开发也越来越充满激情、充满创意 [关键词]新中国六十年音乐教科书 新中国60年来,音乐教科书的变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年一1965年,是建国后17年音乐教科书多样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1966年~1976年,“文革”10年音乐教科书的混乱与停滞阶段;第三阶段:1977年至今,是改革开放30年音乐教科书逐渐走向繁荣阶段 影响音乐教科书编撰和呈现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整个社会的教育背景,其二是音乐教育价值的规定而第一个因素又往往会影响第二个因素。
教材的建设是新中国教育起步和探索的重要环节1950年3月出版总署决定将“各级学校教科用书”列为当时国家出版机关的首要任务;7月教育部和出版总署联合颁发了(1950年秋季中小学教科书用书表》,规定中小学教科书必须统一采用目录中所列各书,但其中并未有关于音乐教科书的规定这是因为建国初期音乐教师数量严重缺乏,各地教学情况不一音乐教材还不具备统一编写的条件,所以尚没有组织编写出版统一的教材,全国各地所使用的音乐教科书许多都是各省市及学校自己组织编写或改编、选编的,还有不少是油印本教科书编写与出版的参差不齐导致了实际教学的种种困惑,期间有许多教师反映“请中央教育部和有关方面赶紧拟定教学大纲或代替大纲的指示同时根据大纲制定出一部能大体上照顾各地区不同情况的、固定的教本和参考教材”:“学生平时没有音乐课本和练习作业,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的兴趣和对他们的督促作用同时,对教师也没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有的教师对备课和业务学习就不够重视…由此看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音乐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写课本.成为当时中小学音乐教育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1956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草案)》和《小学唱歌教学大纲(草案)》,这两个音乐教学大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完整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嘲同时,教育部委托北京市部分专家和音乐教师编写《初级中学音乐教材》(1/ii6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套教材包括6册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为简谱版.歌曲部分附有钢琴伴奏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出版的一套较为系统、正规的初中音乐教材这套教材出版后被全国许多地区的学校广泛采用195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初中歌曲集》(共3册)、《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参考书》、《小学歌曲集》(共6册)、《小学音乐教学参考书》 当然,中国地域广阔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的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因此统一的教材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在统编教材出版的同时,一些省市也根据新大纲的要求结合本地情况自行编写了一些中小学音乐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3】如195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小学音乐课本《歌曲集》(再版时改为《唱歌教材》),以及中学课本《音乐》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