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八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doc
14页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古代埃及1、 公元前3500年前后,尼罗河沿岸逐渐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 年左右,美尼斯统一埃及,公元前15世纪时,最强盛,地跨亚非两洲,公元前 6世纪被波斯灭亡,到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与阿拉伯人融合2、 古代埃及国王自称法老,称自己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3、 古埃及的文明:金字塔----法老的陵墓,埃及文明的象征,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象形文字--一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 后是一种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读音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 太阳历一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 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罗马立法以及今天通 用的公历源于此医学——制作木乃伊的过程,初步知道一些医学知识: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 识,懂得血液循环和心脏跳动的关系,开始分科治病4、 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 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 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西亚国家1、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2、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 国家3、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 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4、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 的5、 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文字这些文字的出 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尤其是腓尼基字母文字,为以后的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 础古代印度1、 公元前2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陆续建立一些小国2、 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种姓 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下一等级的人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工作种 姓制度是贵族统治的工具第一等级婆罗门祭祀、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的军事和 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 者和商人向国家纳税,为神庙 上供,养活第一第二 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着,贫困破产 的人没有权利,受剥削奴 役,从事最苦最累的 职业3、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人称为释迦牟尼。
佛教宣扬众 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 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4、 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手段:兴建佛塔 佛寺;召集佛教徒聚会、整理和编纂经典;派僧侣到邻国传教5、 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传入中国的时间)内 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 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早期国家和社会1、 夏商周被成为“三代”2、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 国家的产生他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 公元前1600年前后汤灭夏建商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定者E镐4、 鼎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司母戊鼎最有名5、 甲骨文的特点: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比较成熟;属于象形文字我国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6、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进一步实行分封制,并完善了古代的礼乐制度:分封制: 封赐自己的兄弟和功臣——诸侯权利:得到土地和人口 义务:服从国王命 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意义:确立了周王的 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宗法制: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确定土地、财产和权位的分配和继承礼乐制: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 区别7、 周朝时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由其与统治阶层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的与 现代社会的根本差异在于,现代社会人们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识、能力和 才干;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拥有平等的基本权利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1、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 齐桓公为什么能最先称霸?3、 春秋五霸两种说法;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4、 春秋五霸的目的是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战国七雄的目的灭掉其他各国, 自己统一天下5、 战国时的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变法目的“富 国强兵”6、 商鞅变法的内容:(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3)奖励军功(4) 建立县制7、 商鞅变法的意义: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 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8、 商鞅“南门立木”在今天的意义:南门立木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强了改 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
对于我们学生的启示:要做诚实的人, 不说假话、谎话,说到做到百家争鸣1、诸子百家简表学派代表人物时代主要主张或著作儒家孔子春秋晚期“仁爱”、“克己复礼”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战国时期“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道家老子春秋晚期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互相转化、“无 为”庄子战国时期顺其自然墨家墨子战国时期“兼爱”“非攻”法家韩非子战国时期“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兵家孙子春秋晚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战国时期“事备而后动”2、百家争鸣的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思想理论成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西方文明的摇篮1、 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希腊出现“城邦”'城邦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 边的一些村落,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小国寡民”2、 城邦:雅典公元前6世纪,克里斯提尼确立雅典民主制度,公元前5世纪 后半期,伯利克里吋期,雅典的民主制度达到全盛雅典公民有参政议政,享受 工资津贴的权利3、 陶片放逐法,可以防止某些人权利过大而破坏民主制度4、 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的民主制度具有两重性,积极的方面看,使公民 孚受更多的权利;消极的方面看,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占人口多 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5城邦:斯巴达斯巴达实行贵族统治,崇尚武力6、 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城邦时代终结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地跨亚非欧 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7、 亚历山大帝国影响深远,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透到西方,促进 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汇罗马帝国的兴衰1、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尚武 执政官 “法西斯” 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 但独揽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代替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 三洲的帝国,地中海“罗马人的小澡盆”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2、 罗马的共和国制度是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3、 公元1世纪,被罗马人镇压的民众,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耶稣”创立了基 督教西方文明之源1、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和福利定律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 了物理学、动物学等学科体系2、 《荷马史诗》是世界闻名的唱长篇文学作品3、 罗马法:公元前5世纪颁布了第一步成文法典,又称为《十二铜表法》,罗 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称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社会第二单元提纲一、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1、 中世纪:5世纪后期到16世纪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特点:封建庄园制、封建农奴制 和封建等级制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2、 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许多小国家,其中法 兰克王国最为强大。
——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标志查理曼帝国诞生——843年,查理 曼帝国分裂为德意志、意大利、法兰西三个国家一英吉利王国在9世纪早期形成(盎格鲁 撒克逊人)3、 欧洲中世纪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当时的情况是:反映了欧 洲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分君与分臣 之间都互有义务分臣即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 必承担什么义务所以出现了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复杂的关系, 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4、 丕平献土八世纪中叶(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宫相丕平篡夺王位为了报答教皇,丕平将意大利 中部一片领土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从此,罗马教皇国的基础得以奠定5、 法兰克国王与教会为什么会建立起合作的关系:教会宣传“君权神授”的观念可以论证 国王地位的合法性,维护教会权威;而国王则可以通过物质、军事等力量来维护教会权威, 相互利用,借对方力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6、 查理为什么要跪在教皇面前接受加冕?教皇加冕意味着什么?a、查理称帝不仅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建立,更标志着西欧新兴封建国家的独立地位得以确 认,并与罗马教会联手共同统治西欧。
b、意味着上帝对查理称帝的认可,意味着教权与皇 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7、 教会的权势:基督教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A、政治上:教皇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 B、经济上:直接占有大量土地设立什一税C、思想上:占统治地位,打击异端 D、教育文化上:垄断教育和文化8、 基督教诞生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经典是《圣经》 原因:犹太人人民不满罗马帝国残暴统治,在多次反抗斗争失败后,才将希望转向宗教,期 盼上帝派救世主来拯救他们9、 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基本特征:自给自足 农奴对份地只有使用权,而所有权属于领主为取得份地的使用权, 他们必须承受地租和名目繁多的捐税杂役,领主侵吞了他们绝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的人身 属于领主,并世代相传,处于依附于领主的地位庄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生产、生活设施齐备;经济上自给自足;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界限 行会:西欧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建立的同业团体组织11——12世纪产生目的:反抗封 建领主的剥削,保护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市民农奴生活的比较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理解 新兴城市的代表市民阶层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二、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1、 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 伊斯兰教:6世纪末,阿拉伯部落间为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内部矛盾重重,阿拉 伯人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创始人:穆罕默德 时间地点:610年麦加 经典:《古兰经》 教徒:穆斯林 教义: A、号召人们放弃其他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B、主张赈济贫民,善待奴隶,反对 高利贷。
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这年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元年3、阿拉伯帝国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到他去世前,半岛基本统一;8世纪中叶, 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巴格达是首都10世纪以后,阿拉伯帝国逐渐衰落3、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表现:传播阿拉伯数字清真寺医学文学《天方夜谭》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突出特点:兼容并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