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职业病防治.pdf
90页第 一 章 本专业修订情况说明 3 一、结构重大调整 1. 架构调整 将2017年版标准“职业卫生+调度专业” ,修订为“职业病危害防治+地面设施”合并为一个专业 2. 篇章序号 2020年版新标准(以下简称“新标” ),列为第8部分“质量控制”的“第8.9条款” 4 一、结构重大调整(续) 3. 修改背景 体现了国家大健康的理念 体现了职业健康、身心健康、环境健康的有机结合 吸纳煤矿的修改意见,有利于煤矿明确职责、明确分工,有利于煤矿规范化管理 5 6 二、内容进行大幅度调整 1. 对2017年版标准,保留了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地面设施中行之有效、法规规定的关键性内容 2. 本专业2020新标准,突出了标准化考核重点 3. 本专业2020新标准强调了“以人为本”,强调对矿工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 7 第 二 章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 8 一、煤矿主要职业危害简介 人身伤害 职业病 工作相 关疾病 其它健康危害 8 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火灾、水害等事故 煤工尘肺、手臂震动病、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中毒(硫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职业性中暑 高血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腰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感染性疾病等 9 二、煤矿职业病危害概述 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 1. 粉尘危害 煤尘、岩尘、水泥尘等 2. 噪声危害 爆破噪声、局部通风机噪声、风动工具噪声、主要通风机噪声、大型机械设备运转噪声等 9 10 二、煤矿职业病危害概述 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 3. 热害 高地温回采工作面、高地温掘进工作面、高地温硐室等 4. 职业中毒: 一氧化碳(CO); 氧化氮(换算成NO2); 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氮(NH2) 10 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 2000年以来,每年职业病报告新发病例均在1万以上,2010年增加明显,每年约3万例。
2019年新发职业病19428例其中尘肺病15898例从行业分布看,煤炭、铁道和有色金属行业报告职业病病例数分别位列前三位 我国2000年以来职业病和尘肺病新发病例情况 11718132181482110467465412212115191429613744181282724029879274202639329972291803178926756234971942891001050512248837433269173878310963108291449523812264012420623152268732608127992227011946815898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职业病尘肺病11 职业病报告情况 截至201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994284 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889313例,占比89.44%,煤矿尘肺病例约占50%,超过45万例尘肺病是 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病发病 工龄有缩短的趋势,超过半数的病 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12 职业病危害防治主要问题 1. 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超标 2. 井工煤矿采掘作业、露天煤矿挖掘、铲运作业粉尘浓度严重超标 3. 井工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风动凿岩机,露天破碎机噪声超标严重 4. 煤矿现有的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存在差距,使用效果存在差距 13 职业病危害防治主要问题(续) 5.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受限 6.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大多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职业卫生专业知识 7. 注册安全工程师、预防医学专业人员严重不足 8. 领导重视不够;生产作业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的自我防控、自我保护职业病危害意识比较差 14 第 三 章 本专业新标准主要内容 及修订变化 15 主要内容: 新标 “ 职业病危害防治“ 专业内容 1. 风险管控工作要求(9个条款) 2.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7个要素/7个条款/15分)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3个要素/10个条款/24分) 4. 职业健康监护(4个要素/5个条款/15分) 5. 职业病病人保护(3个要素3个条款/6分) 合计:25项管控内容;60分 16 职业病危害防治第一单元要素修订变化对照表 17 2017标准要素名称标准要素名称 2020标准要素名称标准要素名称 1. 0 职业卫生管理 1. 0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 1.1 组织保障 【删减或合并】 1.2 责任落实 【删减或合并】 1.3 制度完善 1.1 制度完善 1.4 经费保障 1.2 经费保障 1.5 工作计划 1.3 工作计划 1.6 档案管理 【删减或合并】 1.7 危害告知 1.4 危害告知 1.8 工伤保险 1.5 工伤保险 1.9 检测评价 1.6 检测评价 1.10. 个体防护 1.7 个体防护 1.11 公告警示 【删减或合并】 第二单元的要素修订变化对照表 18 2017标准要素名称 2020标准要素名称 2. 0 职业病危害 2. 0 职业病危害 2.1 监测人员 【删减或合并】 2.2 粉尘 2.1 粉尘 2.3 噪声 2.2 噪声 2.4 高温 2.3 高温化学毒物 2.5 化学毒物 【合并】 第三单元的要素修订变化对照表 19 2017标准要素名称 2020标准要素名称 3.0 职业健康防护 3.0 职业健康防护 3.1 上岗前检查 3.1 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检查 3.2 在岗期间检查 【删减或合并】 3.3 离岗检查 3.2 离岗检查 3.4 应急检查 【删减或合并】 3.5 结果告知 3.3 结果告知 3.6 监护档案 3.4 监护档案 第四单元的要素修订变化对照表 20 2017标准要素名称 2020标准要素名称 4.0 职业病诊断鉴定 4.0 职业病病人保护 4.1 职业病诊断 【删减或合并】 4.2 职业病病人待遇 4.1 职业病病人待遇 4.3 治疗、定期检查和康复 4.2 治疗、定期检查和康复 4.4 职业病病人安置 4.3 职业病病人安置 4.5 诊断、鉴定资料 【删减或合并】 第五单元的要素修订变化对照表 21 2017标准要素名称 2020标准要素名称 5.0 工会监督与维权 【删减】 5.1 成立监督组织 【删减】 5.2 监督维权实施 【删减】 第 四 章 “ 职业病危害防治“ 内 容 解 读 22 【新标原文】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建设 按规定建立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治相关制度,主要包括: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23 【标准原文】制度建设(续)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防治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防治制度 24 【新标“制度建设”/要素解读】 1. 基本要求 应建立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 2. 目前,部分煤矿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是: (1)制度类别不齐全 不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不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不满足实际管理的要求 25 【新标制度建设“/要素解读】 2. 目前,部分煤矿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续) (2)制度内容不齐全 不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不满足相关技术管理标准的要求 不满足现场管理的要求 不符合管理资源的实际 不具有可操作性 26 【新标“制度建设”/要素解读】 2. 目前,部分煤矿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续) (3)制度未及时修订、更新 法规更新之后,未及时跟进其管理要求,例如: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 条件、环境、管理机构变化之后,未及时修订等 27 【新标“制度建设”/要素解读】 1. 制度建设的完整性要求 煤矿应建立齐全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完整的覆盖职业病防治的各环节、各管理层级 2. 制度建设的符合性要求 煤矿所建立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应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标准、地方政府法规、上级文件等要求 28 【标准原文】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经费保障 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经费满足工作需要 【新标“经费保障”/要素解读】 1. 达标实践常见问题 (1)“按需提取”的规范性、计划性未明确 (2)经费支出与计划性不相符 (3)某些项目支出之后欠缺凭证、发票 (4)经费支出证据欠缺财务部门确认 29 【新标“经费保障”/要素解读】 2. 达标实践注意事项 明确经费使用的需求,提取足够、使用合规: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警示标识配置 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与评价 职业健康监护、诊断、鉴定、治疗、康复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 工伤保险支出等 30 【标准原文】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 工作计划 有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年度计划。
年度计划应包括目标、指标、进度安排、保障措施、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 31 【新标“工作计划”/要素解读】 1. 标准修订变化 删去了“实施方案”的表述防止文本内容的重复 2.达标实践常见问题 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年度计划与煤矿工作严重脱离;“计划”不具有可操作性 3. 达标实践注意事项 科学制定职业病防治中远期规划、年度计划 32 【标准原文】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 危害告知 与劳动者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应将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载明 33 【新标“危害告知”/要素解读】 1. 达标实践常见问题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内容存在缺陷: 具体工种不明确、告知方式不明确 未结合其工种、岗位、作业场所的实际,告知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健康损害 煤矿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未明确 煤矿实施的个体防护未明确 待遇方面的内容告知不明确等 34 【新标“危害告知”/要素解读】 2. 达标实践的问题解决 (1)如实告知 切实履行合同告知义务,不得隐瞒或欺骗 (2)详细告知 实施分类告知,注意不同的作业岗位的差异性,不应大锅饭式的简单化告知 危害类别、防护措施、防护用品、相关待遇等详细告知 35 【标准原文】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伤保险 为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足额缴纳工伤保险 【新标“工伤保险”/要素解读】 1. 修订变化删去了“含劳务派遣工”几个字 2. 常见问题在检查、考核时不能提供外委人员缴纳证明 3. 问题解决按时、全员、足额缴纳工伤保险 36 【标准原文】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检测评价 每年进行1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3年进行1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根据检测、评价结果,制定整改措施 37 【新标“检测评价”/要素解读】 1. “检测”和“评价”的概念 (1)属于前期预防的范畴,便于企业掌握本组织的职业病危害概况,以便于针对性的实施管控 (2)职业病防治法第26条煤矿安全规程第638条有明确规定 (3)煤矿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每年至少1次 (4)煤矿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每3年至少1次现状评价 38 【新标“检测评价”/要素解读】 2. 修订变化删去了“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的内容 3. 常见问题未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现状评价 4. 问题解决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现状评价,索取相关证据 39 【标准原文】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个体防护 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 1051)为劳动者发放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做好记录,并指导和督促劳动者正确使用,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过期销毁制度 40 【新标“个体防护”/要素解读】 1. 常见问题 (1)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内容不完善(例如欠缺过期销毁等相关规定) (2)个体防护用品发放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