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电视机三十年发展变化.doc
4页我看我看电视电视机三十年机三十年发发展展变变化化优秀奖 软件外语系 胡启昆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最早从何开始,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只能从我亲身所见所闻,从它的一个侧面,电视事业的载体——电视机的变化,来证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又一成果记忆中的历史,常常因为在人的心底,烙下深深的印记而久久不能忘记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电视太熟悉不过了,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谁家没有一台两台的?或许还是“液晶”、“等离子”但是在三十年前,电视可是件“稀罕物”,人们多么想见到“它”的风采,要是谁有一台电视机,是让人很“嫉妒”的我最初接触到电视是在 1975 年,正在上初中那是一个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年代电视绝对是件奢侈品,人们的想象力再强大,也不会想不到自己家会摆上一台那时,我哥哥和他们几个哥们凭借他们的聪明智慧,东拼西凑自己组装一台 12 吋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家里坐满邻居的大人和孩子,那场面真叫热闹由于是非正规军组装的,这台黑白电视机经常发点“脾气”,不是头入上天就是脚入地下或是身体扭起秧歌但我还经常沉浸在电视节目中尽管那时的节目内容十分有限,但是印象很深1977 年,我哥哥结婚了,当时我爸告诉我说准备买台电视机,我不敢相信是真的,我不知道他能从哪买到电视机,全家上下都忙着喜庆的事,但让我兴奋的是仍然是电视机的事,不会再看到有变形的画面了,高兴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告诉了所有的同学,盼着尽早将电视机买回来。
当时,南京有电视的家庭凤毛麟角,所以我家的亲戚朋友,还有街坊邻居经常到我家看电视大家挤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那个专注劲儿、认真劲儿,不亚于当今年轻人在五星级电影院,看美国大片儿由于二三十年前的事,所以那时电视里都有什么节目记不清了,好像演了不少“文革”前的老电影给我印象深的是,好多人挤在我家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情景,那时我才感觉 12 寸电视画面太小了,似乎装不下《东方红》那气势恢宏的场面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吹遍了神州大地从此,电视才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尽管当时任何牌子的电视机都非常紧缺,但社会上仍有源源不断的电视机“票儿”在流通,只要你去钻营,去排队,或早或晚总能搞到“票儿”,排队买到一台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1982 年我国引进的第一条彩电生产线竣工投产不久有了第一个彩管厂在咸阳成立,彩电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的彩电生产线一百多条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彩电涌现1985 年,我国电视机产量达到 1663 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电视机大国。
也就是在这年年初,我家那台用了八年的 12 寸黑白电视机“寿终正寝”了刚开始它图像不清,到后来就处于半“罢工”状态,只出声,不出影,我要用力拍打它才出影直到最后,打得它什么也不出了接替它的是一台 21 寸南京产的熊猫牌彩电那也是托人找“路子”买到的,也着实让我兴奋了几天到九十年代中期,全国电视机年产量高达 3500 万台,从而稳居世界第一并维系至今1993 年,TCL 推出王牌大屏幕彩电,29 寸彩电市价 6000 元左右,1999 年,消费级等离子彩电出现,当时 40 寸等离子彩电的价格在十几万元,一般老百姓无人问津2004 年,平板彩电销售终于超过了传统的显像管彩电2007 年,TCL 一款厚度不到 10 厘米的超薄液晶电视问世,其优美的画质与超薄的外观,令人叹为观止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我家的电视从 21 寸变成 29 寸,再变 32 寸现如今,“液晶”彩电走进了千家万户,大小也从过去的 17 寸窜升至42 寸,价格也降到在 6000 到 10000 元之间,尽管它们的声音,更清晰悦耳了,尽管它们的图像,更绚丽逼真了,但我已记不清何时购买的,因为我感到它们没有多么珍贵了,电视为“神”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只有我家那台最早 12 寸的黑白电视,还继续铭记在我的脑海之中,因为在那个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近乎荒芜的年代,是它带给了我太多的骄傲和自豪,快乐和幸福。
这就是我家电视机的变化,一台电视机印证了祖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记录下天壤之别的巨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