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效果.docx
4页浅析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效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了实现新时期的人才教育目标,就必须重视新时期教育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合理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含义 环境,指人类主体的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众所周知,人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审美标准来对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同时,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人和教育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因此,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和改善环境的质量,还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人才素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1.渗透熏陶功能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实现对人的塑造这种渗透和熏陶功能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思维的启迪,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到新的层次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对人的思想形成和提升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认识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思想道德的形成有着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客观的规章制度,还是主观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良好的文化氛围,还是优雅的言行举止,都会带给被教育者一定的思想信息和心理暗示,指引着他们接受和内化环境传递出来的思想观、价值观。
3.规范约束功能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具有规范和约束的功能,它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舆论环境,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使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而,什么不应该做这种规范和约束是建构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合理规范的社会环境的重要保证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对策 (一)切实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是主观环境的反映对象,客观环境的优化是提升主观环境的根本措施政府要通过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各种制度,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根本的条件社会不良风气往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冲击,要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社会综合治理的效果,使社会道德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二)发挥教育者在主观环境建构中的主导作用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教育对象感受环境的标杆及源泉,从而对教育对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教育者要主动贴近教育对象,了解教育对象的感受,在教育活动中掌握主动,缩小与教育对象主观环境之间的差距,帮助构建高尚文明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协调环境因素和教育力量, 形成环境教育体系 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规律, 使家庭,学校,社会的建设做到方向一致、目标相同,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就有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努力塑造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必须积极创造相互理解、平等互助的学校环境和学习氛围;必须加强建设和谐稳定、优雅高尚的文化品位和家庭氛围从而实现社会,学校,家庭等有机结合,发挥综合力量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体系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