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
4页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45~46页及练习七第4~8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一)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二)初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 (三)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实践总结出6和7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方法:引导、尝试、倾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交流、练习等 六、教具准备:口算卡片、黄、红圆片、苹果算式卡片等 七、教学流程: (一)利用开火车游戏进行口算训练 1、 师出卡片,学生看卡片说得数,抽两道算式让学生说如何算的理由 3+1= 3+2= 5-3= 4-3= 1+3= 4+0= 3-3= 5-0= 2+2= 3-2 5-4= 2、复习6和7的组成。
先将括号填完整再说出看到前面的一种组成又能想到什么?然后师生对口令 6 6 6 7 7 7 () 1 4 () 3 () 4 () 5 () 6 () 1 5 2 4 3 4 2 5 1 6 3、小结引入新课 (二)教师谈话 1、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2.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三)学习新知识 动手操作,学习6和7的加减法: 1、师一边摆5根小棒,一边摆1根 (1)让学生观察图后思考,用3句话说出信息并提出问题,然后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加法算式 (2)指导学生比较5+1=6,1+5=6,体会一图可以列两式,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指导学生摆学具要求:先摆7个,再拿走一个 (1)让生根据摆的过程列出减法算式 (2)引导学生比较7-1=6,7-6=1,体会一图可以列出两式,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 3、依次摆出黄色圆片,红色圆片图。
1)找出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然后分别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是怎样算的方法 (2)让生说说每道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分别表示什么? (3)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 (4)、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教师: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同桌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联系,如果不摆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2=5 4、引导学生左摆3个圆、右摆3个圆 (1)观察,思考列算式,说得数 (2)为什么只能写一道加法一道减法呢?学生说理由 (3)师强调当两个加数相同时只能写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 (4)师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怎样算? 生,能,我们可以想6的组成:因为3和3组成6,所以3+3=6 (5)、师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的得数? 生可以想加法,因为3+3=6所以6-3=3,还可以想6的 分解等 (6)、师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回答后再说一说想数的组成计算这两个算式的过程。
(7)、师问我们可以想加法算出6-2、6-4、7-2、7-5的得数吗?可以,生说理由 让学生试着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和数的组成算一算 5、师生共同总结、归纳6和7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反馈练习: 1、课本46页“做一做”师出苹果树图片,学生做“摘苹果“游戏 2、练习4——6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讲评 (五)全课小结: 1、本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们 学会了什么? 2、教师对全课时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小结时注意突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的客观事实,并强调用多种方法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