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饮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论文.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12313731
  • 上传时间:2022-06-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饮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论文 饮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论文预读: 摘要:1高等院校开展饮食文化教育的现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不断提高,由简单的三餐“吃饱”过渡到了四季“吃好”,在注重安全营养卫生的基础上,人们还希望吃出内涵和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饮食文化教育不断推进,研究和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诸如:原料学、烹饪工艺学、食疗保健、饮食思想、饮食考古、饮食商业、营养学、酒店管理、贮运学、饮食服务、饮食与公共关系、饮食与心理等都是其研究教育的具体方面.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饮食文化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饮食文化教育内容,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建设高校标准化食堂,提倡安全营养文明就餐;二是通过大学生社团组织和校园主题活动,拓宽饮食文化相关宣教活动的渠道和受众;三是开设饮食文化相关课程,设立专业研究教育阵地.各高等院校都试图探索饮食文化宣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饮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饮食文化教育是日常的持续性的教育,它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注意到对大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发挥其应有的正面影响力,如对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身体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丰富,人文素质个人修养的提高;饮食礼仪的贯彻,交流沟通能力的提高;文化内涵的传承,道德境界提升,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形成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下文逐一分析探讨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2.1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是铁,饭是钢”,身体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食育”相对于“德育”、“智育”、“体育”来说是缺失的,大学生没有受到系统全面的“食育”培养,在饮食行为上存在很多不良倾向.有偏食如偏肉食、零食、小吃、宵夜、饮料等的大有人在;偏西化,如部分人饮食内容过度崇尚西方,将吃汉堡、薯条、牛排,披萨,咖啡作为日常饮食,认为这是小资和时尚;多浪费,节约意识淡薄,米饭菜肴不光盘;无规律,大学生的约束相对较小,很多学生吃饭不安餐点,就餐时间紊乱,作息无常,破坏了肠胃功能;无节制,随着大学校园的开放,大学生喝酒的群体越来越多,高等院校时有因醉酒误事甚至丧命的学生.大学生身体素质堪忧,每年的新生军训,有很多学生体弱病倒,不能坚持到最后,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很大一个原因.通过饮食文化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生活作息,定时定点就餐,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调节好肠胃功能.通过食品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合理搭配饮食,不偏食,不挑食,不盲目崇洋媚外,调整好个人的膳食结构.运用传统饮食文化理论和思想引导,如孔孟食道中孔子主张“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即他在论语中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身体免疫力.通过食品法规监管体系的宣传,规范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不乱吃不合格的零食、小吃,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在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食品安全法规监管体系的宣传、饮食文化的传承和食品科学技术的推广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2.2丰富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人文素质修养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情感、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形成的一个人的独特的内在的品质,其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和气质[1].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市场经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开放和改变.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在社会中盛行,金钱至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信徒不断增加.比较之下,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人文主义在日渐淡化,人们表现出来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都不同以往.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同时受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洗礼.在日常生活中,中国独特的筷子文化,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和茶文化,其乐融融的合餐模式,别具功能的饭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将这些日常生活传统融合历史与文化,深入发掘,追溯渊源,探究影响,吸取精华,批判继承,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弘扬继承优良的传统.同时在开放中国不断蔓延的外来饮食文化,也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通过饮食文化宣传教育,在世界饮食文化之林知己知彼,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着他们的观念、情感和性格的形成,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修养.2.3注重饮食礼仪,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对于饮食也有诸多讲究,大学生通过饮食文化教育,坚持中华民族的饮食礼仪,做到合适的接人待客,不失礼仪风度,对指导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意义重大.生活处处是文化,用餐、布菜、宴请、就坐、饮酒、喝茶、婚嫁、做寿、丧葬等,都需要大家了解各宗始末,做到学以致用.宴请,要注意明确对象、目的、形式,选择时间、地点要注意和邀请对象商量,邀请注意方式和时间,安排席位桌次注意符合嘉宾身份,拟定菜单和酒水要注意规格和搭配.中国俗话“无酒不成席”,喝酒宗旨是体现敬、欢、宜的精神,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之一,酒要饮到不影响身心,不影响政党生活和思维规范的程度最好,要以不产生任何消及的身心影响与后果为度.“茶”被称之为“灵魂之饮”,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茶文化中也包含着秩序、仁爱、敬意、友谊,人们以茶明理,借茶表敬,以茶促和等.在经济高速度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社交盛行的社会,人们之间现实面对面的交往减少,人际关系趋于淡薄.茶也能使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情感,增进了解,加强友谊,或洽谈生意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将关乎饮食的这些食礼贯彻落实,很大程度上可以缩短大学生融入工作环境的时间,迅速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学会礼让、尊重、感恩、节制,有利于平和浮躁的心态,洗涤心灵,扩大大学生的交际范围,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4重视文化内涵,提高大学生道德境界民生、敬神、祭鬼、献礼都离不开饮食,饮食是向来是人民生活的重心,由此开始了饮食文化不断发展.在传统饮食文化之中还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思想观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如中国饮食生活中不断深化的孔孟食道,孟子食生活信念和准则概括起来为:食治-食功-食德.食治:“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尧之天下,不以为泰”,要求人们不吃白食.食功:“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告诉人们以等值劳动换取养生之食.食德:“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要求大家吃正大清白之食、符合礼仪之食.宋代学者黄庭坚所写《士大夫食时五观》,也融入了儒家理念.倡导大家自律反省,珍视他人劳动,爱惜粮食等.老子主张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寓意国家治理也要把握火候.中国茶道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总体基调高雅而深沉、博大而精深.主张和谐与宁静,践行中庸、静心顿悟、天人合一,表现出淡泊与旷达,向往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大彻大悟、无为不贪的境界、倡导礼仪与养生,要求克己复礼等.从以上所列的诸多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着非常浓厚的伦理观念,具有了道德风尚、宗教伦理、政治伦理、社会礼俗等文化特质,还融入了艺术、文学、哲学、史学、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追求个人的完美和健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塑造,高尚情操的陶冶,道德境界的提升,完善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加强传统饮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2.5形成比较思维,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外思潮和观念不断涌现,国人面临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局面.进行饮食文化教育,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介绍世界其他国家瑰丽多彩的饮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辩证公正看待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形成比较思维,启迪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崇尚心理,对糟粕部分的批判改正.使大学生面对多元复杂的文化现象,及时鉴别和引导,不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不贬低民族文化也不盲目崇拜民族文化.同时,通过饮食文化教育,大学生们在比较重继承精华,在发展中创新文化,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可以结合时代要求、专业特点和传统文化,做出更多好的设计和研究,如“中国饮食文化对厨房设计的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馒头的沿革探索”、“中日茶道的比较研究”、“新时代饭局的功能”、“中日酒文化研究”等.传统文化结合专业、时代、地域,中外贯通,古今交汇,有利于大学生比较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饮食审美经过不断发展,在明清时期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十美风格”,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上层社会和美食理论家们对饮食文化生活美感的理解与追求的十个分别而又紧密关联的具体方面,是充分体现传统文化色彩和美学感受与追求完备系统的民族饮食思想[2].包括:“质、色、香、味、形、器、适、序、趣、境”其中“质”是原料和成品的品质、营养,它贯穿于饮食活动的始终,是美食的前提、基础和目的.“趣”是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求精神享受,最终达到二者结合通洽的目的和境地.还有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茶,“茶通六艺”,它与琴、棋、书、画、诗、酒等相通、相连,也增添了美的内涵.对大学生进行饮食审美的培养,进行茶艺、茶道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将饮食蕴含的美传递给学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情感和鉴赏,提高审美范围和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观.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它给予了炎黄子孙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怀,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加强传统饮食文化对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影响研究和教育,意义非凡,能帮助大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健康的饮食观念,提升个人的知识修养,从而开辟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动亲切的、易于接受的全新途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