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科学《实验室氧气的制取》.ppt
20页实验室氧气的制取原理:• 过氧化氢分解制得氧气反应:• H2O2 O2 + H2O MnO2• 过氧化氢 氧气+水二氧化锰药品:•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装置:• 发生装置:锥形瓶、分液漏斗、带导管的胶塞• 收集装置:集气瓶、水槽发生装置选择哪一个?为什么?双氧水是过氧化氢溶液的俗称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步骤: •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装置连接好,将导管伸入水中 再用手捂住烧瓶外壁,如果导管口出现气泡或将手放掉后,可 看到导管口伸入手中v2、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v3、塞好带有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和导 管的双孔橡皮塞v4、向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中加入 过氧化氢溶液v5、用排水法收集如果没水槽还可以用什么法收集?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怎样证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 猜测假设: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把带有火星 的木条插入瓶口,可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的 密度比空气大2、把两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氧气打开玻璃片一 正一倒放置1~2分钟,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两瓶 中,正放的仍复燃;倒放的不能复燃,说明氧气的 密度比空气大。
•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 展开想象: 收集好的氧气正放在桌面上;收集时应把导管伸 到集气瓶底部容易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考虑 采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收集装置装置示意图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 空气法原 因氧气不 易溶于 水 氧气密 度比空 气略大怎样判 断氧气 已集满集气瓶口 有气泡冒 出时 将带火星 的木条放 在集气瓶 口如何验证集气瓶中的是氧气?•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以 观察到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了,说明氧气 能支持燃烧实验室常用此方法检验一瓶气体是否 是氧气 排水法收集和向上排气法收集分别 如何验满?• 排水法收集时,看到瓶中水全部排光并且有 气泡在瓶口溢出时表示已满; • 向上排气法收集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 口,如木条复燃则表示已满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 3、塞好带有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和导 管的双孔橡皮塞 • 4、向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 化氢溶液 • 5、用排水法收集(或用向上排空气法) 联想启示:• 收集好的氧气正放还是倒放在桌面上?• 不同密度的气体可以分别考虑什么样的收集 方法?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 现出来的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态)颜色: 无色 状态:气体无味气味:水溶性:不易溶于水,1L水只能溶解30ml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为1.429g/L空气的密度(1.29克/升)熔沸点: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218℃变为 淡蓝色固体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空气中反应现 象氧气中反应 现象反应表达式木炭硫磷铁丝蜡烛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空气中反应 现象氧气中反应 现象反应表达式木炭持续红热 ,无烟 ,无焰剧烈燃烧发出明 亮的白光碳+氧气→二氧 化碳 硫有微弱的淡蓝色的 火焰发出明亮的蓝紫 色火焰硫+氧气→二氧 化硫 蜡烛平静燃烧,有黄色 的火苗燃烧得更旺,发 出明亮的白光 铁丝红热剧烈燃烧,火星 四射,生成黑色 固体铁+氧气→四 氧化三铁磷白烟生成磷+氧气→五氧 化二磷发生装置制气类型固 气加 热固+液 气 发生装置所需仪器铁架台(带铁夹 )、酒精灯、试 管、带导管的单 孔橡皮塞锥型瓶(或广口 瓶)、长颈漏斗 、双孔橡皮塞、 导气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