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
24页全面建设小康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口号的提出社会口号的提出•“小康”一词最早源于《礼记·礼运》,古人将其与“大同”并列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或社会理想•在古代思想家眼里,“大同”是天下为公、路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小康小康”是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社的亲情社会•“小康生活"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小康生活"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尽管“小康之家”、“小康生活”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但古人眼里的小康社会,归根到底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状态 随着中国步入现代化建设进程,“小康”概念的内涵也开始发生变化,并随着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深化和充实,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战略蓝图 党中央提出: 党中央提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包括物质生活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的改善" “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完善.邓小平第一次用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小康”来描述来描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79年年12月月6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大平正芳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大平正芳非常关心非常关心“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构思的”的问题这时,邓小平的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他的问题这时,邓小平的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他说: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
要达到第三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康的状态《《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文选》》第第2卷,第卷,第237页•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用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小康”来描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来描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美元”1982年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标和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生活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康列为“三步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标 第一步,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温饱问题;问题; 第二步,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值达到中等发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三步走走”战略中我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几步战略中我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几步??1990年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括物质生活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充实;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人民生活从温饱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善. 概括:我国总体小康概括:我国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有哪些?成就的表现有哪些?穿着五彩缤纷穿着五彩缤纷吃吃 ———营养化营养化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交交 通通①①从从微观微观上看,城乡上看,城乡居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②②从从宏观宏观上看,上看,国家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大大增强1)(1)、我国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我国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是低水平低水平的、的、不全面不全面的、发的、发展很展很不平衡不平衡的小康。
的小康2) 、我国总体小康的不足、我国总体小康的不足2000年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年11月月8日,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日,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明确了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强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意义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意义•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表明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目标•按照这一新的更高要求努力奋斗,迎接我们的必将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的区别区别有哪些方面?有哪些方面?((2 2)总体小康是一个)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而全面小康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文明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1 1)总体小康是一个)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水平低水平的小康而全面小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一个康是一个较高水平较高水平的小康3 3)总体小康是一个)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而的小康而全面小康将惠及十几亿人口,城乡差别全面小康将惠及十几亿人口,城乡差别、、地区地区差别和行业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差别和行业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发展发展比较平衡比较平衡) ) 党党的的十六大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十六大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新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的新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十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又指出:六届五中全会上又指出:“十一五十一五” 时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对对于这一目标,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美于这一目标,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美妙的梦想,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妙的梦想,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一下膀,畅想一下全面小康社会的模样全面小康社会的模样风更清,云更淡;山更绿,水更蓝;风更清,云更淡;山更绿,水更蓝;家家住房亮又宽,路上轿车跑得欢;家家住房亮又宽,路上轿车跑得欢;种粮一律机械化,鼠标一点信息全;种粮一律机械化,鼠标一点信息全;龙腾九州人欢笑,神州龙腾九州人欢笑,神州N号飞上天;号飞上天;和谐互助你我他,齐心协力建家园;和谐互助你我他,齐心协力建家园;人人都有凌云志,直把日月换新天人人都有凌云志,直把日月换新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