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HG-COP-01 温室气体盘查信息管理程序OK.docx
12页文件编号:GHG-COP-01版次:00第12页 共12页文件名称:温室气体盘查信息管理程序日期:制定部门:XX部 温室气体盘查信息管理程序 GHG体系---二阶文件 文件编号: 版 次: 制定日期: 制定部门: 核准审核作成文件制/修订记录序号日期修订章节及内容版次提出人/部门1.目的为使本公司温室气体排放盘查与数据品质管理,能符合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及透明性等原则,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收集系统,特制定本管理程序2.适用范围 本公司与温室气体盘查作业相关的部门、文件、记录及报告书3.名词定义3.1 GHG:温室气体,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份GHG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3.2 CO2e:二氧化碳当量,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GHG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
一般计算时,使用特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乘以其全球暖化潜值3.3 温室气体盘查:依据ISO14064-1标准及WBCSD/WRI公布之“The GHG Protocol”建议,由下而上针对工厂设施、排放源之全面清查方法4.职责权限 4.1 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 1)负责进行GHG盘查、数据收集、排放量计算及报告书制作; 2)温室气体盘查作业检讨、修正 4.2 组长:1)盘查报告的审核;2)监督并提供GHG盘查之人力支援;3)规划公司内GHG工作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配合一切GHG事务,为GHG盘查联络的主要视窗 4.3 管理者代表/总经理:盘查报告的核准 4.4 查核小组:于盘查报告书完成后进行查证工作 4.5 文控中心:盘查资料的归档保存5.程序内容 5.1 温室气体盘查管理流程图(见附件一) 5.2 成立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温室气体盘查人员由各部门派相关人员组成,并接受5个小时以上包括条文说明、盘查程序、盘查技巧等专业训练其职责见第4章节 5.3 边界设定 5.3.1 组织边界设定:东莞市铭基电子有限公司百分之百持有之生产工厂,盘查之GHG排放量亦百分之百属于东莞市铭基电子有限公司。
5.3.2 排放温室气体种类清查:每年定期由推行小组负责对厂区管辖区域及业务进行清查各盘查人员将清查结果记录于《温室气体盘查总表》中的《表1.组织营运边界调查表》,送交组长整理成册5.4 排放源鉴别依前项5.3清查结果,各盘查人员利用《温室气体盘查总表》中《表2.排放源鉴别表》进行鉴别,范畴界定原则如下:5.4.1 范畴1:直接排放源(组织所有或可控制的排放源)范畴1针对直接来自于报告厂内所拥有的或控制的排放源,范畴1的排放主要为下列活动所产生:1)电力、热或蒸汽或其他化石燃料衍生能源的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本公司能源的燃烧的排放源有:① 发电机柴油的燃烧:本公司从2013年开始,已取消发电机使用② 食堂蒸柜、炒菜用柴油的燃烧 2)生物、物理或化学等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制程;本公司暂时无制程排放源3)拥有控制权的原料、产品、废弃物与公司交通等运输,如移动燃烧源,像是卡车、火车、船舶、飞机、巴士及一般汽车;本公司移动排放源有:① 货车柴油的燃烧;② 公务车汽油的燃烧4)逸散性温室气体排放源:故意的或非故意的释放,像是从裂缝或密接处的渗漏、从浆槽中排放出的沼气、废水处理厂/化粪池CH4逸散、从空调设备所逸散的HFCS等。
本公司逸散性排放源有:① 冰箱、空调、可靠性试验等制冷设备的冷媒的逸散;② 高压设施SF6的逸散;③ 化粪池CH4的逸散、燃烧试验机CH4的逸散5.4.2 范畴2:能源间接排放源(组织所消耗的外部电力、热力或蒸汽而造成的GHG排放)范畴2是指公司因输入/外购电力、蒸汽、热(自用部份),来自于别人所拥有的资产、设备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说明:因外售电力、热或蒸汽的产生所造成的排放应该在有辅助信息的情况下分开报告这些排放也必须涵盖在范畴1之内为了增加数据的透明度,与进出口电力、热或蒸汽有关的排放数据不应该以净额表示与进口电力、热或蒸汽产生有关的排放,视为是间接排放中的特殊案例对于许多公司而言,电力的使用是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上最重要的机会之一公司能减少电力的使用及∕或藉由投资于能源效率技术来更有效率地使用电力除此之外,新兴的绿色能源市场能使一些公司转而向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低的电力供应商购买电力公司也能够在现场安装一座高效能的汽电共生厂,来取代从温室气体排放较高的供电路网上所进口的电力范畴2增加了这种选择之会计上的透明度5.4.3 范畴3:其他间接排放源(因组织的活动引起的,而被其他组织拥有或控制的GHG源所产生的排放,但不包括能源间接GHG排放。
范畴3指的是其他来自于他人资产、设备所产生的排放,也包括任何与公司商业活动有关,但来自于他人资产的排放比如以下状况均属于范畴3:① 员工的商务旅行;② 产品、原料及废弃物的运输;③ 外部支持的活动、委外制造及特许授权经销商;④ 来自于本厂所产生之废弃物的排放,且这些温室气体排放的发生点是属于其他公司所拥有或控制,比如从垃圾掩埋场所排放出来的沼气;⑤ 来自于产品的使用或弃置阶段及本厂所提供之服务的排放;⑥ 员工的通勤;⑦ 输入原料的生产 5.4.4 以上5.4.1~5.4.3完成后,送交组长整理成册5.5 盘查量化5.5.1 活动强度数据收集与管理:依5.4项结果,各盘查人员利用《温室气体盘查总表》中《表3.活动数据管理表》内容进行数据收集,并填写数据来源、数据保存单位及数据品质管理方式同一种排放源若具第二种或以上数据来源时,亦需记录各自之活动强度数据、单位、来源及保存单位,并由其中选择最适合之活动数量做为未来计算之基准本厂数据收集类型及采用优先顺序如下:1)会计单据:所有可供查核之购买发票及收据,如:电费通知单2)各部门报表:指所有单位每日/月/年使用原物料之记录等。
3)ERP系统:原物料之申购记录4)自行推估:利用本厂例行性记录及基本资料做活动强度推估,如:员工人数、公务车里程数登记表等5.5.1.1 将所有佐证数据、资料及收集结果,送交组长整理成册,各相关佐证资料由各发生单位存档,保存年限为10年5.5.2 排放系数收集与管理:依5.5.1结果,各盘查人员于《温室气体盘查总表》中《 表4.排放系数管理表》选用适当系数或自订系数,排放系数之单位皆设定为kg/原始单位若同时具有多组排放系数时,将优先选择本土化之排放系数做为未来计算之依据本厂系数收集类型及选用优先顺序如下:1)自行推估:利用各项使用燃料之元素分析及热值报告及排放量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如下: ① 引用IPCC公告之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CO2排放系数(吨/单位)= 碳缺省排放因数(kgCO2/TJ)×燃料热值(kJ/单位)×10-9×碳氧化率 CH4排放系数(吨/单位)= CH4缺省排放因数(kgCH4/TJ)×燃料热值(kJ/单位)×10-9N2O排放系数(吨/单位)= N2O缺省排放因子(kgN2O/TJ)×燃料热值(kJ/单位)×10-9② 引用自行推估之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燃料热值来源为自行量测或是供应商提供(需有文件证明及确认为最新版资料)CO2排放系数(吨/单位)= 碳缺省排放因数(kgCO2/TJ)×燃料热值(kJ/单位)×10-9×碳氧化率CH4排放系数(吨/单位)= CH4缺省排放因子(kgCH4/TJ)×燃料热值(kJ/单位)×10-9N2O排放系数(吨/单位)= N2O缺省排放因子(kgN2O/TJ)×燃料热值(kJ/单位)×10-92)国家系数:指本国提供各项活动系数,包括如下:① 公用电力排放因数:以当年度中国发改委公告之排放系数为准。
② 柴油、汽油、LPG(液化石油气)排放因数:以最新公告为准3)国际系数:采用的来源为:IPCC国家温室气体指南5.5.3 排放量量化:各盘查人员利用《温室气体盘查总表》中《表3:活动数据管理表》、《表4:排放系数管理表》进行排放量量化进行计算时需注意以下要点:5.5.3.1 单位换算:对于原始数据在展开计算之前,宜先进行单位的换算,并确认活动强度与排放系数所采用的单位一致,方可进行计算5.5.3.2 活动强度与排放系数之选用:对于活动强度与排放系数的选用,须参照本管理程序中“温室气体活动数据管理”与“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管理”所选择之数值来进行计算5.5.3.3 计算模式之应用:目前排放量计算主要采用“排放系数法”即燃料量乘以排放系数而得出排放量对于其他非CO2温室气体如CH4与N2O等之排放,除计算出其排放量外,还应对照“IPCC全球暖化潜值”乘以二氧化碳当量(CO2e),以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表示之5.5.3.4 排放量之加总与分开表列:对于各种范畴的排放量进行加总,而各项排放源之排放量亦应分开表列出;若与《表5.排放量计算表》已设定连接者,可直接引用计算所得结果将计算结果送交组长整理成册。
5.6 数据品质管理(盘查数据不确定性评估)5.6.1评估原理:利用误差传播法(Error Propagation Model) ,进行数据品质之不确定性评估,其原理是藉由加法或乘法将不确定性合并,运用方法如下:1) 相乘不确定性:Un :表示相关(活动资料不确定性、排放系数不确定性)的百分比不确定性,是以绝对值代入公式中U1·X1)2+(U2·X2)2+…+(Un·Xn)22)加总不确定性:Utotal =X1+X2+…+Xn √ Un :表示各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Xn :表示各排放源的排放量不确定量 5.6.2评估方法:为确保盘查数据品质正确性及精准度,各盘查人员依收集数据完成《温室气体盘查总表》中表1~表7制作后,利用《表8.各排放系数说明表》,进行不确定性评估,分别于表单中输入排放源之排放系数及活动强度之不确定性因数,得到总排放量之不确定数据,并依下列不确定性分级表决定本次盘查数据品质之精确度等级。
精确度等级抽样平均值的不确定性(信赖区间为%)高±5%好±15%普通±30%差超过30%5.7 清单管理各盘查人员需将完成的资料送交组长整理成该年度排放清册后,经温室气体盘查小组共同审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