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合并报表总结分析解题.doc
21页合并报表(解题步骤及分录总结)大家好,小鱼有好几天没有写文章了,主要是这几天忙了一些事儿另外,看到许多朋友在关注我的文章,也希望我能发个电子版的,我也尽量的向留了的朋友发送了一份,但难免会有遗漏,小鱼在这里先说声道歉了,没有收到电子版的朋友,其实你们可以把我贴的图片用右键点击“另存为”保存下图片也是一样的我写东西是没有按教材顺序写,而是听取大家意见,如果大多数人都反应同一章节不太理解,那我就写哪一个章节的容在这里,我也要再次向大家说一说:中级会计实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科目,每一个章节都要掌握好,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中级考试的题目中有三个计算题,每个五分,这三个题一般不会跨章节考,另外有两个综合题,大概占到了50分以上,这两个综合题,不用置疑,一定是跨章节考的,一般情况下,这两个题可以考完中级会计实务所有章节中的70%以上,也就是说,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都可能在综合题中出现,要想在综合题中拿到较高的分数,就要掌握好实务中的每一个章节好了,现在我要开始叙述实务考试中的重头戏:合并报表在本篇文章里,并没有完全详细的叙述合并报表这一章,只是挑重点叙述了合并报表的原理、编制步骤及整理总结出抵销分录。
学这章之前,请先熟悉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以及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如果没有学好,请倒回去再学习,别再往下看合并报表是中级考试中的特大重点,也是学习的头号难点,我告诉大家,学习的方法还是老招:搞懂原理,理清主线,逐点学习也许有些朋友还没弄清楚什么是合并报表,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企业集团,有母公司和一个或几个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在年末都各自有自己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各自的报表叫个别报表,但是,站在集团的角度来说,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企业集团中的一分子,整个企业集团,对外只能有一份财务报表,用来反映这个集团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等等,这份财务报表里,就囊括了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的财产、经营成果在整个集团的一年的经营当中,可能会出现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相互出售商品、固定资产、互负债务等等情况,而且,他们各自的财务也是单独核算的,因此,在互相出售东西的时候,大多会按市场价出售,会产生利润因为集团对外只有一份财务报表,对于外面的人来说,你们集团部互相交易,独立核算赚了多少钱这没问题,但是整个集团对外来说可是没赚到一分钱,对外是不能产生利润的这也是准则当中不允许的,想一想,如果允许产生利润,那么,这个集团不用做生意了,成立几个子公司,每天就搞部交易,一年下来,也能搞上几个亿的利润,这事,能行吗?所以,在编制对外的集团合并报表的时候,就产生了抵销部交易利润的办法,这在会计上就叫编制抵销分录,抵销部交易未实现利润。
明白这一点以后,大家对学习合并报表应该在头脑中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注:1、以下所有容皆是针对控股51%以上的企业控股合并以及虽然控股51%以下但实质上控制了企业这两种情况来说,对于50%以下的其他合并方式,属于长期股权投资容2、企业合并有三种:吸收合并、控股合并、新设合并以下所述的是控股合并的分录,并没有说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这两种方式3、以下所述的均为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报表编制没那么多步骤)那么,合并报表的主线是什么呢?小鱼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出一个主线:1、判断合并类型(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2、编制合并日的合并报表——3、编制资产负债表日的合并报表主线很简单,目的就是要大家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编合并报表首先,大家看到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判断合并的类型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这一点很关键,因为两种情况下的入账价值不同,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也不同判断合并的类型是很容易的,一般题目中就会告诉然后,大家就要进入主线的第2点,编制合并日的合并报表了,注意,在合并的当日,是一定要编合并报表的,但是,具体题目家也要看清楚题目有没有要求做合并日的报表。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第一步: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第二步:母公司调整阶段(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第四步:编制合并报表简单吧,就四步搞定大家首先要牢牢记住这四个步骤,大脑中清晰的知道这四个步骤以后,编合并报表就不是难事了那么,这四个步骤的详细做法我在下面叙述我要先解释一下上面括号的意思,1、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的资产,指的是子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时,要按公允价值调整前已述及,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所以要按公允价值);2、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指的是要在工作底稿中用权益法将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重新调整,在工作底稿中写出用权益法调整的分录(企业对所控制的企业或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要按成本法核算的,但是编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转换成权益法,这是典型的调表不调账,意思就是说不会调整账本,只写在报表中)好了,下面开始详细叙述这四步的分录,这是我整理出来的,这只是分录的总结,光看分录不一定能看懂,我会在后面用几个例题帮助大家理解现在建议大家将这个分录的总结抄在你的笔记本上或是抄在一纸上粘贴在你的教材当中然后对比教材和网校老师的讲课,看看是否有需要补充的。
自己再整理一次,思考一次,记忆会更深刻)我整理得很详细,所以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它很简单,你只要详细看我整理的分录和下面的说明,再看看我最后给的例题,就知道很简单了)第一步: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借: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存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贷:资本公积(注:这个分录每年都要做,而且每年做的时候,在工作底稿当中都是一模一样的)借:营业成本(存货售出时,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成本)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折旧、摊销)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注:第一个分录是按公允价值在合并报表当中增加了这些资产的价值,自然第二个分录就按公允价值的金额来补记折旧、摊销,这是属于少记的)如果是编制第二年的抵销分录,则先做第一个分录,一模一样,我说了,要年年做嘛上面第二个分录要做两遍:第一遍稍有不同,是总体记录以前年度补提折旧、摊销的合计额:借:未分配利润--年初(以前年度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的合计数)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注:实际上就是调整阶段的第二个分录,只不过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来代替了“管理费用、营业成本”,且这个金额是以前所有年度的总和)第二遍则一模一样,是本年度应补计的折旧、摊销。
借:营业成本(存货售出时,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成本)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折旧、摊销)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一模一样)注:这一块我说得实在是太详细了,所以看起来好复杂的样子,本来我可以简单的写,其实它就是两个分录,只不过我说了两年以上的做法,因为第二年的做法有一点点变动,如果不太明白,就再看一遍,然后通过我后面的例题就学明白了另:补充说明一下,为什么分录中的科目与我们做账的科目不一样?这是合并报表嘛,这些分录都是写在工作底稿上的,又没做在账本上,而且,在这个时候,摆在我们面前桌子上的是两表:一母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一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咱们是在这两表的基础上编合并报表,我们在工作底稿中调整的,仅仅是报表上的数字,所以,当然科目就用的是报表上的科目,这可不是在做账啊,这是在调报表因此,大家应该理解了“调表不调账”这个说法第二步:母公司调整阶段(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大家在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中学习并记住了:母公司控制了的企业,以及控股占51%以上的企业,是要纳入合并报表的围的,而且,对这些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是用成本法核算的然而,准则规定我们,合并报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数字,是按权益法核算的数字,我们又不能改账本,只能在工作底稿中用权益法调整,这个就类似于追溯调整了,也就是我反复告诉大家要学好并掌握的转换的问题,用追溯调整的方法,在工作底稿中写出调整分录,这样,就计算出了长期股权投资用权益法核算的价值。
在这里,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要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这一点可不要忘记了我总结一下经常用到的调整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注:1、没有子目了,我们在调报表项目,不是做账,所以不要写子目2、如果做第二年的,那涉及利润的报表项目,如“投资收益”,要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来代替)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上面第一步和第二步就完了,很简单的,实际解题当中一般就是五分钟就写完,把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和转换掌握好了,头脑里再清楚的知道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那么,前面两步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就完成现在开始写抵销分录,抵销分录就五大模块,大家背下来,再用适当的题目练习几次就熟了,我现在把这五大模块总结给大家:1、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借:股本(或实收资本)(子公司的)资本公积(子公司的)盈余公积(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子公司的)商誉(母公司按权益法算出来的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那个数字)少数股东权益(注:那些什么年末、年初什么的,能记就记,不能记就别记了,照我这样做,也一样会得分,但是,如果你非要写上年初数,年末数,要是弄错了,就肯定扣分)2、调整后子公司利润表与投资收益的抵销:借:投资收益(母公司本年按权益法计算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