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部编版).pptx

31页
  • 卖家[上传人]:羟羟
  • 文档编号:339426520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6.10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世说新语二则学学习目目标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新新课导入入文言文是什么?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文学常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撰者是刘义庆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走走进编者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宗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官至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其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

      语言精炼、生动传神,对后世小说影响极大其中“周处除三害”“望梅止渴”“击鼓骂曹”等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子猷献戴”等也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咏 雪读出文味出文味朗读教学:1.学生自诵,结合工具书解决读音;2.学生再读,结合释义粗晓文章大意3.师生共读,读出正确节奏读出文味出文味朗读节奏:朗读节奏:谢谢太傅太傅/寒雪日寒雪日/内集,与儿女内集,与儿女/讲讲论文义俄而论文义俄而/雪骤,公雪骤,公/欣然曰:欣然曰:“白雪纷纷白雪纷纷/何所似?何所似?”兄子兄子/胡儿胡儿/曰:曰:“撒盐空中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兄女/曰:曰:“未若未若/柳絮因风起柳絮因风起公大笑公大笑/乐即/公大兄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王凝之/妻也谢谢道道韫韫像像(明明千千秋秋绝绝艳艳图图)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本文讲述是()的故事2.本文提到的人物有:()谢家儿女咏雪谢太傅谢安、兄子谢朗、兄女谢道韫、王凝之解解词释句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内人:妻子古义:指小辈,包括今义:儿子和女儿不久,一会儿急今有“暴风骤雨”像什么倒装句:所似何大体 ch 今有“差强人意 相比不如,不及趁、乘作者补充交待的句子高兴的样子形容词+然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参考译文:谢家儿女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重点重点积累累特殊句式(1)白雪纷纷何所似?(2)撒盐空中差可拟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宾语前置句,即“所似何”状语后置,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判断句标志,翻译时要加判断动词“是”问题探究探究1.最后一句补充交待的作用?2.文中哪些地方透露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3.你认为谢太傅认为哪个比喻好?你有不同的看法吗?重点重点积累累词语词语儿女儿女文义文义因因风起风起古义古义 今义今义家中小辈,包括侄儿侄女儿子和女儿文章的义理文字的意思趁、乘因为问题探究探究1.最后一句补充交待的作用?【交流点拨】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

      问题探究探究2.文中哪些地方透露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交流点拨】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内冰寒雪骤,屋内谈笑风生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太傅与小辈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问题探究探究3.你认为谢安认为哪个比喻好?你有不同的看法吗?【交流点拨】从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我们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参考:“柳絮”之比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撒盐”之比生动写出了“雪骤”大雪的猛烈密集主主题归纳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传承陈太丘与友期行读出文味出文味朗读教学:1.学生自诵,结合工具书解决读音;2.学生再读,结合释义粗晓文章大意3.师生共读,读出正确节奏孔子问礼(东汉画像砖)读出文味出文味朗读节奏:朗读节奏: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解词释句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相约同行期:约定正午时分舍:舍弃才到,到达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假字,同否对别人的尊称解解词释句句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舍弃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感到)惭愧拉代词,代元方回头看整体感知整体感知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词类活用重点重点积累累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在问句句尾表询问)古今异义重点重点积累累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古义:玩耍 今义:戏剧,杂技)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导)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或光顾)问题探究探究古人的称谓:谦称和尊称谦辞和敬辞君有礼貌的称呼对方,是尊称,敬辞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敬辞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称,谦辞 问题探究探究敬辞:恭敬华丽的词对他人谦辞:谦虚谨慎或带贬义的词对自己 问题探究探究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敝人卑职陛下令尊寡人足下令郎老朽麾下敬词有谦词有 问题探究探究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他懂得“信”的重要;他懂得“礼”的重要;他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主主题归纳这则小故事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小小年纪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从另一个方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