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克登查边与《皇舆全览图》编绘.doc
18页穆克登查边与《皇舆全览图》编绘——兼对穆克登“ 审视碑”初立位置的考辨马孟龙【内容提要】 康熙年间打牲乌拉总管穆克登的长白山查边活动,是东北边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学界的研究多注重查边定界活动,忽视了穆克登此行的另一项使命——为《皇舆全览图》的编绘进行实地勘测而完成《皇舆全览图》东北舆图测绘工作,则是康熙帝两次派遣穆克登前往长白山区的重要原因穆克登的查边过程是定界、绘图同时进行,所以此次划定边界的勘界成果便保留在《皇舆全览图》中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穆克登查边与编绘《皇舆全览图》的关系,结合舆图资料和中朝双方文献记载,对穆克登“审视碑”初立位置做重新探研关 键 词】穆克登/查边/穆克登审视碑/ 《皇舆全览图》/小白山康熙五十年(1711)、五十一年(1712)打牲乌拉总管穆克登两次前往长白山区踏查边界特别是康熙五十一年的查界活动,是中朝两国对鸭绿江、图们江江源地区的首次会勘这次会勘基本明确了两国长白山地区的边界走向,穆克登还在鸭绿江、图们江两江分水岭立“审视碑”(韩、日称“白头山定界碑”,中方称“穆克登碑”)作为查边定界的凭证碑文内容为:“大清乌喇总管穆克登奉旨查边,至此审视,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
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笔帖式苏尔昌,通官二哥,朝鲜军官李义复、赵台相,差使官许梁、朴道常,通官金应瀗、金庆门① 朝鲜国王于当年十一月向清廷进《谢定界表》,将此事奉为“克正边疆”之举②光绪十一年(1885),为刷还越境朝鲜移民,清朝政府派员与朝鲜勘界代表对长白山地区两国分界进行正式勘定(又称“乙酉勘界”)勘界过程中,两国勘界代表所见之穆克登审视碑,立于长白山东南麓清朝勘界代表发现,审视碑所处方位并非两江分水岭,周边地理形势也与碑文内容不相符合,而两江真正分水岭小白山的地形却与碑文内容相符鉴于当地有大量朝鲜移民定居,清朝勘界代表怀疑审视碑初立于小白山,后被朝鲜移民私移至长白山由于原始档案的缺失,清朝勘界代表的怀疑只能从山川形势入手,并没有直接的文献依据,故这一看法不能为朝方接受③ 两国代表因对审视碑初立位置的确认存在严重分歧,致使此次勘界活动无果而终④20 世纪初,鉴于严峻的边疆危机,穆克登查边活动曾引起部分中国学者的关注这些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审视碑展开,仍然坚持长白山并非审视碑初立所在⑤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对穆克登查边研究逐渐升温,出现许多专著和文章⑥ 这些研究通过引证《朝鲜王朝实录》、《通文馆志》、《同文汇考》等朝方文献,进一步澄清了穆克登查边的史实经过,但对审视碑初立位置仍未形成统一意见。
如杨昭全、李花子本于朝方史籍的记载,认为穆克登确实立碑于长白山,审视碑从未被人移动⑦ 而徐德源、刁书仁则对朝方记载持怀疑态度,通过对清末勘界官员边务报告的利用,两人进一步肯定审视碑初立于小白山⑧ 总之,目前学界对审视碑是否曾被移动,还存在较大分歧相较中、朝史籍有关穆克登查边之史料,朝方记载较为丰富,但一些记载显然出于后人追记,在使用中应当审慎有鉴于此,笔者欲对康熙帝派遣穆克登踏查长白山之用意做重新探研,通过对清代舆图资料的利用,再结合清宫档案和朝方文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审视碑初立位置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此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一、对穆克登长白山查边原因的再探讨以往学界论及穆克登查边原因,多以为与频繁发生的边民越境事件有关⑨ 中朝两国在长白山地区的分界向来不清,若能明确边界,确实可有效杜绝因边民越境所引发的边务纠纷就此而言,穆克登查边活动带有划界定边之目的显而易见但仅从这一角度看问题,一些现象却难以解释比如,引发穆克登查边的直接原因是朝鲜人李万枝越境杀人事件但在此之前,也多次发生过类似案件,不过这些案件从未惊动大清皇帝,而李万枝案却为何引起康熙帝的关注?再有,长白山南两国分界不清是历史遗留的老问题,可为何在康熙五十年前后,皇帝突然表现出对这一地区异乎寻常的关切?甚至在朝方一再阻挠下,康熙帝仍坚持于五十年(1711)、五十一年(1712)两次派遣穆克登勘查长白山区。
这些都是研究中难以避开的问题显然,穆克登的长白山之行,并非仅是查边定界这么简单,其中还有其他未受关注的原因康熙五十年的长白山查边活动,从表面看来是为了明确边界,但康熙帝还交付给穆克登一项更为重要的使命,即为《皇舆全览图》的编绘进行实地勘测《清史稿·何国宗传》就明确提到穆克登查边兼带有测绘《皇舆全览图》的任务:康熙间,圣祖命制《皇舆全览图》,以天度定准望,一度当二百里,遣使如奉天,循行混同、鸭绿二江,至朝鲜分界处,测绘为图以鸭绿、图们二江间未详晰,五十年命乌喇总管穆克登偕按事部员复往详察《清史稿》中这条记载曾被多位研究《皇舆全览图》的学者引用,⑩ 但这些地图史界的学者鲜有将穆克登参与编绘《皇舆全览图》一事与他的查边活动联系起来11) 李花子女士在对穆克登查界交涉进行探研时,虽明确提出穆克登查边与《皇舆全览图》的编纂有关,但未做详细论证12) 而笔者以为,穆克登所肩负的《皇舆全览图》实地测绘任务,不仅是探讨穆克登查边起因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利用舆图材料分析此次查边定界成果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关于穆克登查边与《皇舆全览图》编绘的关系,还有进一步厘清的必要从康熙四十八年(1709)开始,在康熙帝亲自督导下,清廷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皇舆全览图》实地测绘工作。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利用西洋测绘方法编绘全国舆图康熙帝对这一工程投以极大关注,并对测绘工程的顺利开展予以全力支持负责主持该项工程的法国传教士杜赫德在给法王路易十五的报告中称:“他(康熙帝)视此为对国家至关紧要的事业,将不惜一切代价使之成功皇上即诏令大臣选派官员督办,使他们(指传教士)能对所经地区的主要地点确定正确的地名,并使各地方官员率百姓在其所辖地区边境进行照料,同时提供测绘所需的各项资助一切都以惊人的精确性按时进行,足证圣旨在全国都得到遵奉13)正如杜赫德所说,康熙帝不仅对《皇舆全览图》实地测绘提供全力支持,还为测绘工作制定了详尽的日程安排传教士们的实地测绘工作正是在康熙帝周密安排下“以惊人的精确性按时进行”《皇舆全览图》的实地测绘工作首先从东北地区开始公元 1709 年(康熙四十八年)5 月 8 日,康熙帝命传教士前往东北地区测绘测绘工作先从辽东入手,继而向鸭绿江、图们江中朝边界展开7 月,测绘工作接近中朝分界地区,传教士杜德美记述:“1709 年 7 月底,我们到了距高丽王国仅四法里之遥的一个村子,那里住着人称 Calca- tatze 的鞑靼人14) 西洋传教士在两国分界地区的大规模测绘很快引起朝鲜方面的警觉。
当年十月,朝鲜义州府尹权省向朝鲜国王报告:五月间,皇帝特遣西洋国人善解天文地理者来到凰城,历览地理,图画山形,后转向水上云云,或曰往见白头山及宁古塔15)自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帝命武默讷首次勘查长白山以后,朝鲜政府就对清廷在长白山区的活动异常关注朝方一直担心,清朝欲借勘查长白山之机,窥谋朝鲜北疆,因此总是对清廷在长白山地区的勘查活动多方阻挠16) 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皇舆全览图》东北实地测绘活动中,康熙帝本想让西方传教士完成对长白山地区的测绘,但朝鲜政府坚决不同意传教士经由朝鲜国境前往长白山区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写道:他(康熙皇帝)想把鞑靼地区作同样的测量,于是把这任务交代给杜德美神父,还任命山遥瞻神父作他的助手……然而,高丽王国,还有西藏,是很难进行非常精确测量的因为高丽人极端的猜疑陌生人,不愿让欧洲人进入17)由于朝鲜政府的不合作,西方传教士在中朝边界地区仅仅实地勘测了鸭绿江、图们江下游,对长白山以南两江源头地区的测绘无法进行康熙帝见朝方拒不配合,只好于四十九年(1710)命传教士先行测绘黑龙江流域当年末,传教士从黑龙江流域返回北京,东北地区的测绘工作基本完成,但还缺少长白山等地的测绘数据。
18)长白山地区测绘工作的搁浅,致使完整的东北舆图无法绘出,这势必影响《皇舆全览图》整体编绘工作,康熙帝须在短时间内另派人员前往长白山区,以完成《皇舆全览图》的编绘工作可以说康熙年间《皇舆全览图》的编绘,才是促成穆克登查边之行的重要原因二、穆克登查边与长白山地图测绘康熙四十九年(1710),朝鲜政府请求清廷派官员参与会审李万枝案康熙帝认为,这是完成长白山实地测绘的最佳时机于是密谕打牲乌拉总管穆克登,借会审李万枝案,对长白山地区进行实地测绘五十年(1711)五月康熙帝对大学士说:天上度数俱与地之宽大吻合以周时之尺算之,天上一度即有地下二百五十里以今时之尺算之,天上一度即有地下二百里自古以来,绘舆图者俱不依照天上之度数推算地里之远近,故差误者多朕前特差能算善画之人,将东北一带山川地里(理)俱照天上度数推算,详加绘图视之,混同江自长白山流出,由船厂打牲乌拉向东北流,会于黑龙江入海,此皆系中国地方鸭绿江自长白山东南流出,向西南而往,由凤凰城、朝鲜国义州两间流入于海鸭绿江之西北系中国地方,江之东南系朝鲜地方,以江为界土门江自长白山东边流出,向东南流入于海土门江西南系朝鲜地方,江之东北系中国地方,亦以江为界。
此处俱已明白,但鸭绿江、土门江二江之间地方,知之不明前遣部员二人,往凤凰城会审朝鲜人李玩(万)枝事,又派出打牲乌喇总管穆克登同往伊等请旨时,朕曾密谕云:“尔等此去,并可查看地方,同朝鲜官沿江而上如中国所属地方可行,即同朝鲜官在中国所属地方行,或中国所属地方有阻隔不通处,尔等俱在朝鲜所属地方行乘此便,至极尽处,详加阅视,务将边界查明来奏想伊等已由彼处起程前往矣此番地方情形,庶得明白19)康熙帝对大学士讲的这番话,正与当时《皇舆全览图》编绘工程有关他先从西洋测绘技术谈起,继而提到此前曾派测绘人员前往东北测绘地图康熙帝所言“前特差能算善画之人,将东北一带山川地里(理)俱照天上度数推算,详加绘图”,指的正是四十八年、四十九年西洋传教士在东北地区的实地测绘工作传教士根据实地测绘数据绘制出的东北舆图精度很高,康熙帝完全可以通过此图洞察东北山川形势但由于长白山的测绘工作没有完成,康熙帝所见到的东北舆图并不完整,鸭绿江、图们江江源地区还是一片空白所以他才说:“此处俱已明白,但鸭绿江、土门江二江之间地方,知之不明随后,康熙帝谈到已密谕打牲乌拉总管穆克登借会审李万枝案,前往长白山区阅视当地山川形势康熙帝虽然在密谕中没有明确提及测绘地图之事,但从当时《皇舆全览图》测绘进程及其对大学士言及地图测绘来看,穆克登此行显然带有实地测绘长白山区的任务。
为了使长白山测绘工作顺利进行,康熙帝还命传教士对穆克登进行西洋测绘技术培训对此,传教士马国贤曾有记录:这部分工作是由一个满大人执行的,他有意地接受了传教士的指导,然后以使者的身份被派到那边20)值得注意的是,在康熙五十年,穆克登并没有从乌拉城直接前往凤凰城会审李万枝,而是先赴北京,后从北京经盛京(今沈阳)再往凤凰城穆克登此次专程赴京,除了面受康熙帝密谕之外,还当与接受测绘培训有关康熙五十年的穆克登查边活动同样遭到朝鲜政府的层层阻挠最初朝方不许穆克登进入朝鲜境内,后在穆克登出示皇帝圣谕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允许穆克登经由朝鲜境内勘查鸭绿江上游地区,但朝鲜国王仍暗地指示朝鲜官员指引穆克登由“绝险”的“废四郡路”成行结果,穆克登一路备尝艰辛,吃尽苦头,行至满浦(今朝鲜慈江道满浦)一带便无法前行当年七月,康熙帝在接到穆克登汇报后,下令中止查边穆克登的首次长白山查边勘测之行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21)此次查边,穆克登虽然没有到达长白山区,但仍将沿途所经山川测绘成图,带回面呈康熙帝朝方记录:“胡差图画所经江山而去22) 而康熙帝在当年八月谕大学士时也提到:“前差打牲乌喇总管穆克登等查看凤凰城至长白山边界,伊等业将所查地方,绘图呈览。
23) 可见穆克登在查边过程中,一直在勘测沿途山川,绘制地图五十一年(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