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陵川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对策.doc
4页1陵川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对策陵川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对策焦治莲摘要 2007 年至今,陵川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对本县 8000 多个土样进行了采集调查与化验分析,基本摸清了本县耕地地力条件、土壤理化性状与施肥管理水平,并针对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现状提出了提高土壤肥力、科学施肥及本县主要农作物肥料配方推荐等施肥对策关键词 土壤养分;现状;施肥对策;陵川县 陵川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1′~113°37′,北纬 35°25′~35°54′全县耕地总面积 48.5 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 35万亩左右2007 年陵川县承担了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及耕地地力评价项目,通过多年来对 8000 多个土样的采样调查与化验分析,基本摸清了本县耕地地力条件、土壤理化性状与施肥管理水平,针对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现状提出了科学施肥对策1 耕地土壤养分现状耕地土壤养分以《山西省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分级参数表》为标准,各分 6 个级别1.1 有机质 有机质的含量中等偏高,平均值为 24.05 g/kg,含量变化范围在14.25~30g/kg 之间Ⅰ级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 25.0g/kg,占耕地面积40.94%;Ⅱ级 20.00-25.0g/kg,占 47.44%;Ⅲ级 15.00-20.0g/kg,占11.58%;Ⅳ级 10.00-15.0g/kg,占 0.04%;Ⅴ级无;Ⅵ级无。
不同地形部位,中低山上、中部坡腰平均值最高,河流宽谷阶地平均值最低;不同土壤类型,粗骨土最高,潮土最低;1.2 全氮全氮含量中等偏高,平均值为 1.38 g/kg,含量变化范围在 0.95~2.15 g/kg之间Ⅰ级全氮含量大于等于 1.50g/kg,占总耕地面积的 26.52%;Ⅱ级 1.20-1.50g/kg,占 56.68%;Ⅲ级 1.00-1.20g/kg,占 16.59%;Ⅳ级 0.70-21.00g/kg,占 0.20%;Ⅴ级无;Ⅵ级无不同地形部位,中低山上、中部坡腰平均值最高,河流宽谷阶地最低不同土壤类型,褐土最高,潮土最低1.3 有效磷 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值为 20.87 mg/kg,含量变化范围在 2.5~33.5 mg/kg 之间Ⅰ级有效磷含量大于等于 25.00mg/kg,占耕地面积 27.02%;Ⅱ级20.0-25.00mg/kg,占 34.48%;Ⅲ级 15.0-20.0mg/kg,占 23.56%;Ⅳ级 10.0-15.0mg/kg,占 10.17%;Ⅴ级 5.0-10.0mg/kg,占 4.53%Ⅵ级小于 5.0mg/kg,占 0.24%不同地形部位,河流宽谷阶地平均值最高,丘陵低山中、下部及坡麓平垣地最低。
不同土壤类型,潮土平均值最高,粗骨土最低1.4 速效钾 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平均值为 181.39 mg/kg,含量变化范围在97.5~298.3 mg/kg 之间Ⅰ级速效钾含量大于等于 250mg/kg,占耕地面积2.16%;Ⅱ级 200-250mg/kg,占 21.81%;Ⅲ级 150-200mg/kg,占 62.53%;Ⅳ级 100-150mg/kg,占 13.47%;Ⅴ级 50-100mg/kg,占 0.02%;Ⅵ级无不同地形部位:中低山上、中部坡腰平均值最高,丘陵低山中、下部及坡麓平垣地最低不同土壤类型:潮土平均值最高,粗骨土最低1.5 绶效钾缓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值为 793.19 mg/kg,含量变化范围在425~1150 mg/kgⅠ级无;Ⅱ级缓效钾含量在 900—1200mg/kg,占耕地面积13.55%;Ⅲ级 600-900mg/kg,占 85.07% ;Ⅳ级 350-600mg/kg,占 1.38%;Ⅴ级无;Ⅵ级无不同地形部位,丘陵低山中、下部及坡麓平垣地平均值最高,河流宽谷阶地最低不同土壤类型,红粘土平均值最高,潮土最低1.6 碱解氮碱解氮含量变化范围为 5—195.15mg/kg,平均值为 98.20mg/kg。
不同土壤类型,褐土最高,粗骨土最低1.7 中微量元素有效硫含量变化为 10.25-170mg/kg,平均值为 37.07mg/kg,属省四级水平有效铜含量变化为 0.73-3mg/kg,平均值为 1.45mg/kg,属省三级水平;有效锌含量变化为 0.38-5.2mg/kg,平均值为 1.29mg/kg,属三级水平;有效锰含量变化3为 3.5-26.5mg/kg,平均值为 10.71mg/kg,属四级水平;有效铁含量变化为 1-37mg/kg,平均值为 9.35mg/kg,属四级水平;有效硼含量变化为 0.18-0.93mg/kg,平均值为 0.40mg/kg,属五级水平2 施肥对策综上所述,本县耕地土壤养分大部分地块处中等、中等偏上水平,部分地块养分含量偏低或极低根据土壤化验数据,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作物,施肥习惯,提出施肥对策如下:2.1 提高土壤肥力 2.1.1 增施有机肥施用人、畜粪尿及堆肥、沤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家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肥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河泥、草碳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作用2.1.2 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以改良土壤性状、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直接耕翻秸秆时,应施加一些氮素肥料,以促进秸秆在土中腐熟,避免分解细菌与作物对氮的竞争2.1.3 合理轮作通过不同作物合理轮作倒茬,保障土壤养分平衡大力推广粮—菜轮作,粮—油轮作,玉米—大豆立体间套作等技术模式,实现土壤养分协调利用2.2 科学施用化肥2.2.1 因肥料品种施肥在施肥品种上要以复合肥为主配合施用单质肥料,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基肥和种肥为主;氮肥要把基肥、种肥、追肥结合起来施用2.2.2 因时期施肥根据不同作物,不同肥料适时适量施用底肥和追肥2.2.3 因方法施肥主要以集中施肥为主,采用沟施或穴施,减少或杜绝撒施现象,以减少肥效的挥发与浪费2.2.4 重视施用微肥本县局部地区土壤中锌、硼等微量元素含量均不高,玉米缺锌地块要补施锌肥,谷子高产地块要增施硼肥,蔬菜缺素地块要增施硼、锌、钙等肥料,2.3 陵川县主要农作物施肥建议2.3.1 玉米施肥建议目标产量<400 公斤/亩的地块,施用纯氮(N)-磷4(P2O5)-钾(K20)9-4-0 公斤/亩; 400~500 公斤/亩,施纯氮(N)-磷(P2O5)-钾(K20)11-5-1 公斤/亩; 500~650 公斤/亩,施纯氮(N)-磷(P2O5)-钾(K20)13-5-3 公斤/亩;>650 公斤/亩,施纯氮(N)-磷(P2O5)-钾(K20)15-6-4 公斤/亩。
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缺锌地块可基施硫酸锌肥 1.5 公斤/亩;秸秆还田地块,要适当增施氮肥,确保碳氮比例磷钾肥基施,氮肥三分之二基施,三分之一在拔节至大嗽叭口期追施2.3.2 冬小麦施肥建议目标产量<200 公斤/亩的地块,施用纯氮(N)-磷(P2O5)-钾(K20)7-6-1 公斤/亩; 200—300 公斤/亩,施纯氮(N)-磷(P2O5)-钾(K20)9-7-4 公斤/亩;>300 公斤/亩,施纯氮(N)-磷(P2O5)-钾(K20)11-9-5 公斤/亩若基肥施用有机肥 1000 公斤以上,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2.3.3 谷子施肥建议目标产量>300 公斤/亩的地块,施用纯氮(N)-磷(P2O5)-钾(K20)11-7-3 公斤/亩,同时,每亩基施硼肥 1 公斤或硼肥拌种; 200--300 公斤/亩,施纯氮(N)-磷(P2O5)-钾(K20)9-5-2 公斤/亩,每亩基施硼肥 1 公斤或硼肥伴种;<200 公斤/亩,施纯氮(N)-磷(P2O5)-钾(K20)7-4-0 公斤/亩2.3.4 马铃薯施肥建议目标产量>2000 公斤/亩的地块,施用纯氮(N)-磷(P2O5)-钾(K20)12-5-13 公斤/亩;1500-2000 公斤/亩,施纯氮(N)-磷(P2O5)-钾(K20)10-4-11 公斤/亩;<1500 公斤/亩,施纯氮(N)-磷(P2O5)-钾(K20)8-4-9 公斤/亩。
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对于缺硼或缺锌的土壤,可基施硼砂 1 公斤/亩或硫酸锌 1-2 公斤/亩氮肥 70%作基肥、30%作苗期追肥,磷钾肥全部作为基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