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百济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4页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百济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Na与乙醇完全反应,失去2NA电子B. 常温常压下,8gCH4含有5NA个电子C. 1L 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0.1NA个H+D. 标准状况下,22.4L苯含有NA个C6H6分子参考答案:BA.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1molNa与乙醇完全反应,失去1NA电子,故A错误;B.每个甲烷分子含有10个电子,8gCH4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5NA个电子,故B正确;C.醋酸是弱酸,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完全电离,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苯为液体,无法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答案为B点睛: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注意:①气体的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而标况下水、CCl4、HF等为液体,SO3为固体;②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量;③22.4L/mol是标准状态下或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本题难点是选项C,要注意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2.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参考答案:D略3. 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甲烷,甲烷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结构B. 乙是乙烯,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C. 丙是苯,苯的结构比较稳定,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 丁是乙酸,一定条件下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甲是甲烷,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故正确;B、乙是乙烯,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C、丙为苯,能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D、丁为乙醇,故错误4. 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略5. 下列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两种结构 B. 只有一种结构 C. 含有非极性键 D. 有四种结构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分子中的任何两个H原子都相邻,故CF2Cl2只有一种结构,由于分子中含有的C—Cl键和C—F键都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所以都是极性共价键。
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6.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H2SO4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1,则C1和C2的关系是( )A、C2=2 C1 B、C2<2 C1 C、C2>2 C1 D、C1=2 C2参考答案:C略7.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C.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D.次氯酸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参考答案:B略8. 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 B.都有丁达尔现象C.加入足量盐酸,均可发生化学反应 D.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参考答案:AD略9. 将足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沉淀的是A.硅酸钠溶液 B.石灰水 C.氯化钡溶液 D.氯化钙溶液参考答案:A10. 在薄荷香型牙膏上有一种抗牙腐蚀药物,其化学式为Na2FPO3,与该化合物中磷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含磷化合物是A.Na2HPO3 B. PH3 C.KH2PO4 D.H3PO2参考答案:C11. 把稀硫酸倒在亚硫酸钠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A.增大亚硫酸钠粉末的量。
B.硫酸浓度增大一倍,用量减少到原来的1/2 C.硫酸浓度不变,用量增大一倍 D.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参考答案:BD1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Cl2 C.NH4HCO3 D.SO2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存在氯离子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存在铜离子C.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D.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该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参考答案:略14. 现有三种常见治疗胃病药品的标签: ① ② ③药品中所含的物质均能中和胃里过量的盐酸,下列关于三种药片中和胃酸的能力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参考答案:C略1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B.配制溶液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C.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时,先放出下层液体后,再放出上层液体D.萃取时,将酒精和碘化钾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参考答案:B【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液和萃取;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A.引入了NaCl杂质;B.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酒精能与水互溶.【解答】解:A.加入盐酸能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但却引入NaCl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故A错误; B.应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故B正确;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一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C错误;D.酒精能与水互溶不分层,故D错误.故选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 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a接 , 接 , 接 ;(2) 仪器B、C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SO2和H2O?B中 ,C中 ;若将 B、C装置前后对调,对实验有何影响 。
3) D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4) 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 a接 b , c 接e ,d接 f;(2)白色粉末变蓝 ,品红褪色; 如果C装置放在B之前,则不能检验出反应是否有水生成 (3)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大气; (4) 2H2SO4 (浓)+Cu === CuSO4 +SO2↑+2H2O.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5分)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2 mol H2(g) 和1 mol O2(g) 完全化合生成2 mol H2O(g) 所放出的热量;①与在相同条件下2 mol H2O(g) 完全分解为2 mol H2(g) 和1 mol O2(g) 所吸收的热量在数值上相等; ②是相同条件下1 mol H2(g) 和0.5 mol O2(g) 完全化合生成1 mol H2O(g)所放出热量的2倍;③比在相同条件下2 mol H2(g) 和1 mol O2(g) 完全化合生成2 mol H2O(l) 所放出的热量少由此,你可得出哪些结论? 参考答案:①一个化学反应其正、逆反应的能量变化,在数值上相等,吸收与放出相反;②一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量与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有关(成正比例)③一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量与其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固、液、气)有关。
18. 芳香烃C9H12,假如在它的芳香环上用硝基取代任何一个氢原子都能生成相同的化合物C9H11NO2,试问这种芳香烃应具有怎样的结构?如果是C8H10则应具有怎样的结构?写出结构简式.参考答案:19. 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反应Mg+H2SO4===MgSO4+H2↑(1 mol Mg置换出1 mol H2),设计测定镁原子摩尔质量的实验,简易装置如图,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质量为0.24 g镁条完全反应后,用量筒收集水,体积为0.25 L(已知此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 g/L)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镁的摩尔质量3)若将铜丝换成铁丝,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参考答案:(1) 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2)24 g/mol (3)偏小解析:(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2)水的体积为0.25 L,说明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是0.25 L,氢气的质量为0.08 g/L0.25 L=0.02 g,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2 g2 g/mol=0.01 mol,因为1 mol Mg置换出1 mol H2,所以参加反应的Mg的物质的量也是0.01 mol,故镁的摩尔质量为0.24 g0.01 mol=24 g/mol。
3)铜丝换成铁丝,则铁丝也会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生成的氢气偏多,故计算出的镁的摩尔质量就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