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说明.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93545653
  • 上传时间:2024-03-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4.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总第 1 课时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与意义4. 说出心率和脉搏的根底知识5. 了解血压的概念以与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心脏外形态结构的认识的学习,了解自己与家人的身体,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三、教学难点:1.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与意义四、教学工具和手段观察、讨论、交流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与生物教学模型和视频教学相结合完成五、教法和学法 突破重点与难点:(一)、教 法1、 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 直观式——利用生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3、 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二)、学 法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练习巩固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 前 准 备 生物心脏模型1个,PPT二)导 入 新 课请同学们握紧拳头,观察手背上的青绿色血管,思考他们是动脉还是静脉还是毛细血管引发同学们思考血管里的血液为什么会流动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容:血管和心脏三)课 程 新 课一、PPT给出三种血管的图片,给大家时间小组先讨论三种血管的区别带着同学们得到以下知识容二、突破难点: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的位置,外部形态特征师:同学们都知道,血液在全身是循环流动的,它为什么不会停息呢?生:由于心脏的作用师:对,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节课我们第二个学习容 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接下来,用多媒体音频功能,播放正常人体的心跳声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特征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突出学习重点。

      并同时播放一心脏的图片提出问题:提问同学们心脏的大小,位置听完之后,并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大小和你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倒置的梨形2、心脏的部结构和与之相连的血管〔1〕过渡: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观察到的是心脏的外部形态,那心脏既然能把血液押送到全身各处血管,它的部结构是怎样的呢?PPT给出图片,并拿出心脏模型,翻开让同学们观察心脏的部结构同学前后讨论然后请同学答复问题容:看看心脏有几个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壁薄厚有什么差异,连接各腔的血管有什么特点,是动脉,还是静脉……〔2〕学生们积极地讨论,预习过的能积极带动其他学生参与〔3〕交流总结: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右心室的壁薄厚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兴旺,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兴旺,壁较薄心室与心房比拟,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释:左、右是以人体的生理结构为依据的)心脏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4〕设计思路:利用生物模型和多媒体图片采用直观教学,屡次强化记忆;针对同一问题,采用前后先讨论,教师再一次加深的方式,让同学心里能清楚哪里是重点知识。

      〔5〕总结:师生共同完成,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心脏在哪里了吗,它在你的身体里的结构怎么样你完全了解了吗?〔6〕补充练习:同桌之间互相提问心脏的部结构,增强记忆,同时也可以差缺补漏四、作业设计完成课后练习题五、板书设计: 人体的血液循环一、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心脏的位置:胸腔中间偏左 形状:倒置的梨 大小:与自己的手握拳头的大小差不多心脏的结构:有四个腔,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心脏的四个腔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静脉四个腔的壁薄厚各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兴旺,壁厚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六、教学反思首先,我通过声音和血管,心脏的图片图片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利用模型再次加强学生的记忆关于难点,我利用表格和板书在黑板上写出,同学们会自己做笔记,加深印象在讲课教学中采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但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教的都是一个班,有时候提出的代表性问题学生都没细想所以在引入下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同学们都是带着“填鸭式〞,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观点学习。

      由于实验模型的短缺,模型只有一个没有分发到同学们只能教师拿着提问同学们,有的根底薄弱的同学可能还没有搞懂教师就开场提问了,所以没有到达学习目的所以在其他班的教学中我要在同学们讨论的时候抓紧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到达教学目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