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管理的基本要素(ppt 168页).ppt
168页信 用 管 理 概 论,刘 强,信用的定义,信用:(credit:I place trust) 一、从伦理角度 “一诺千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言必行,行必果” ,“人无信则不立” 二、从经济角度 实际上是指“借”和“贷”的关系,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的一笔预期 三、从法律角度 “契约:(许诺、信赖、义务)”规定的双方的义务和权利不是当时交割的 契约常被定义为在法律上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许诺或协议.贝斯勒 四、从货币角度 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信用创造货币;信用形成资本,信用的基本要素,一、权利和义务 二、被交易的对象 三、时间的间隔,信用的表现形式,一、 商业信用 :是指企业之间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二、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的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社会各界提供的信用. 三、 政府信用:是指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借助于债券等信用工具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方式. 四、 消费信用是指经营者或金融机构以生活资料为对 象向社会消费者提供的费用 五、 其他信用 例如:民间信用、 租赁信用、 国际信用、 证券投资信用,信用工具的构成要素,1 、面值:币种和金额 2 、到期日 3 、期限 4 、利率 5 、利息的支付方式,信用工具的特征,一、 收益性:固定收益,当期收益,实际收益. 二、 风险性:违约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流动风险 . 三、 流动性,信用的职能与作用,一、信用的职能 1、 流通职能 2、 分配职能:对社会现有资本进行再分配 二、信用的作用 1 、创造了信用工具和信用交易方式,刺激了消费扩大了需求,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 、创造了信用流通工具和转帐结算制度,替代并减少了货币的使用,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银行信用功能学说,一、 信用媒介论:创始于18世纪,盛行于19世纪前期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及现代的李芙,狄尔 观点:信用是将资本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的媒介,信用不是资本,也不创造资本. 二、信用创造论:创始于18世纪,发展于19,20世纪,盛行现代 代表人物:约翰-劳,麦克鲁德 观点:信用创造资本,信用就是货币 三、信用调节论:创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于现代 代表人物:霍曲莱,凯恩斯,汉森,萨缪尔森 凯恩斯的观点:国家可以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促使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和和产出.,银行信贷管理学说,一、 资产管理理论 观点:银行的中心应在资产业务,而非负债业务,资产的流动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 负债管理理论 观点:强调了负债的作用,为扩大银行业务规模和范围创造了理论基础. 三、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观点: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管理与调整,形成银行的安全性、 流动性、 和赢利性的均衡.,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二、 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 信用是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启动器. 四、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五、 信用为市场经济活动与交换创造工具与基本条件.,信用对市场经济的贡献,一、 信用活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拉动力 二、 信用经济使经济活动与交易日益信用化 三、 信用制度与管理体系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 信用使经济主体提高了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现代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的建立,一、 信用制度与管理体系重于经济基础与技术手段. 二、 信用制度与管理体系建立的标准 三、信用制度与管理体系建立中的误区 1、 政府越俎代庖 2、自上而下 3、 严格的市场准入 4、 蜂拥而上 5、 重钱不重人 6、 规则滞后,政策多变 7、 拔苗助长与谨慎过度,鸦片战争前旧中国信用制度,信用形式: 1、高利贷信用 2、政府信用 3、商业信用 信用机构: 1、典当业 2、寄附铺与柜坊 3、钱庄 4、票号,鸦片战争前旧中国信用制度,信用政策: 1、对信用偿还和利率的限制政策 2、对官吏放贷的限制政策 3、对商业信用的政策 4、信用奖励和惩罚政策,鸦片战争后旧中国的信用制度,信用形式: 1、银行信用 2、政府信用:公债和外债 由于战乱和通货膨胀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风险大,发生少。
信用机构: 1、典当业由盛而衰 2、钱庄的由盛而衰 3、官钱铺和官银钱号的设立 4、票号的由盛而衰 5、中国银行机构的发展,鸦片战争后旧中国的信用制度,信用政策: 1、实施官僚买办资本金融极度扩张的政策 2、实施全面垄断国民经济的政策 3、实施通货膨胀的政策 4、对民族资本金融业实施限制和打击的政策,新中国建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信用制度,1、 “大一统”的信用机构体系 2、单一的银行信用形式:强调银行信用的唯一性和计划性、取缔商业信用、限制国家信用和其他信用形式 3、高度集中的“供给制”信用管理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信用制度,1、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的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信用机构体系 2、信用新式多样化:扩大银行信用范围和业务创新、引导商业信用、积极运用国家信用和其他信用形式,美国的信用问题,2001-2002年美国大公司的重大失信行为: 会计行业:安达信:对安然、环球电讯、世界通讯公司的审计处理不当. 能源行业:安然 IT行业:世界通讯公司、环球电讯 医药行业:默可制药 :虚报12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美国的信用问题,原因探究: 一、 主流经济学---授人以术,未能教人以智:“企业的非道德神话“ 二、 制度性勾结 (一) 政治勾结:安然事件、环球电讯 (二) 与市场“守门员”勾结 1、 券商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上市承销业务和证券咨询业务)形成业务冲突 2、 会计师事务所:失去了独立性 3、 信用评级公司 4、 董事会的妥协:强管理者,弱所有者,美国的信用问题,三、 勾结的直接动力:股票期权 四、 有利于勾结的环境 (一)会计制度的缺陷 (二)监管放松 (三) “刑不上大夫”,中国的信用问题,我国信用问题的现状: 一、商业交易中的信用问题 二、资本市场中的信用问题:1、上市公司的信用问题。
2、会计师事务所帮助作假 三、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四、个人信用问题 五、政府信用问题,信用问题对我国的危害,信用问题对我国的危害: 一、宏观经济层面的危害 1、信用缺失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2、信用缺失将进一步恶化内需不足的情况 信用体系发育不良抑制了投资需求的增长 信用缺失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信用失常和不足阻碍储蓄向投资和消费的转化,信用问题对我国的危害,二、阻碍我国金融市场向高级阶段发展 三、企业微观层面的危害 1、信用缺失增加了交易成本 2、信用缺失制约了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3、信用缺失是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对社会稳定的危害,我国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原因: 1、产权问题 2、信息不对称问题 3 、缺乏长期稳定的预期,我国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原因: 1、产权问题: 张维迎:“产权制度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 陈清泰: “明晰的产权是追求长期利益的动力,只用追求长期利益的人才会讲信誉;只用产权明晰,所有者到位,才有为追求长期利益而恪守信誉,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惩罚对方欺骗行为的机制我国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陈清泰:“如果产权主体不明晰,那就会失去为维护产权利益而坚守诚信的主体。
如果某人能够利用别人的产权发生信用关系,并在破坏这一信用关系中获利而又得不到惩罚,那么失信行为就会蔓延我们周围所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产权主体不到位相关私人产权明晰,但是产权保护程度不足,短期行为屡屡发生;集体产权模糊,国有产权清晰,但是企业内所有者缺位,使得一些经营者热衷于短期行为,不讲信誉我国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吴敬琏:许多国用企业仍然缺乏明晰的产权界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强烈维权意识他们一方面并不关心自己的信誉记录,把失信视同儿戏;另一方面,也不那么关心企业信用资产权益,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甚至以故意错误授信和放弃逃费债务作为监守自盗的手段我国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综上观念: “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 毁坏了信誉的产权基础,限制了自由竞争,必然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盟拐骗盛行我国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2、信息不对称问题: 主要体现在缺乏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信息系统我国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3 、缺乏长期稳定的预期:(1)企业的寿命周期2)政府干预扰乱预期3)执法不严、预期不稳:首先,法律不健全,对私有财产保护不力,会大大影响对自己未来财产拥有权的长期预期;第二,在司法和执法方面的种种问题,更是令很多人对长期的、好的预期有力保证产生了很大巨大的怀疑。
我国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特定原因: 1、我们的道德底线没有了郑也夫“ 2、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1/3是计划经济和改革早期遗留的问题;1/3是经济过热时期的盲目造成的;1/3是1994年经济过热得到治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走向有序的情况下形成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部分民营企业缺乏像样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是信用风险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周小川“ 3、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支持中国渐进改革与体制转轨的一种成本 “张杰“,温家宝说,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才能进步,我应该向大家说明我们从一开始搞改革,就包含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而且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最终也不能成功 温家宝说,从我上任的那一天起就确立了三个目标第一就是要建立科学民主决策的机制,包括集体决策的制度,专家咨询的制度,社会公示和公证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第二,我们政府还要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只有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才能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我们要使政府依法行政,做到合理、合法,程序完备,公开、公正、廉洁高效、诚实守信,责权统一第三,我们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包括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意见。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的一种形式,交易对手违约风险是指合同或协议的一方无法履行其在交易中的责任时给另一方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1 、不对称性 :当你承受一定的信用风险时,你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是不对称的不像你面对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的情况,例如:股票 不对称性决定了这个市场的很多特征 (1)信用风险难以充分分散化 (2)信用市场上“一边倒”特征2 、累计性:经济危机可能发生模式:资产泡沫破灭---企业不能偿还相互拖欠债务----大面积企业不能偿还银行贷款---银行不良资产不断累高---银行信用水平下降---存款人挤兑---银行出现流通性障碍,不能克服而破产-----经济危机 (1)信用风险是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一种风险2)在信用风险的多层次结构中,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是核心基础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3 、系统性:宏观经济政策因素是企业间商业信用总额变化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商业信用总额很明显是与全社会的信用风险呈正相关关系的所以,信用风险是受到宏观经济因素驱动的一种重要的系统风险 4 、内源性与行为因素,供应商,客户,公司,银行,,,,,,拒绝付款的风险,由于供应商的破产而导致无法供货或延迟交货的风险,拒绝付款的风险,,由于公司的破产而导致无法供货或延迟交货的风险,不归还贷款的风险,被取消借款的风险,和因银行破产损失存款的风险,,造成信用风险的原因及其双向性的本质,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当贷款者或是与其他授信人作出提供信用的决定时,它必须在信用风险和其他产生的收益之间寻求平衡。
一般来说,授信者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为了获得额外的销售额,多大的信用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2 、为了弥补潜在的信用风险,应该进行何种程度的提价 3 、企业总体承受的授信限额以及具体到对企业的每个客户的授信限额应是多少,是否应该调整现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