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doc
26页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旨在围绕我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针对我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原始性创新和前沿探索性研究,瞄准前沿,以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突破为目标,加强技术储备,促进人才培养,推进我市优势学科建设一、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优先支持原则(一)瞄准若干代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我市具备相对优势的领域和学科,为进一步申报国家和省项目、提升我市应用基础研究水平而开展的工作;(二)科学技术意义重大、应用前景明确,针对我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关键性科技问题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 (三)促进我市新兴技术发展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并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基础研究; (四)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强,能促进我市新兴学科和优势学科发展、形成我市知识创新团队的应用基础研究五)项目执行期内预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或进入发明专利实审的应用基础研究二、申报要求(一)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请者必须是实际主持和从事申请项目研究工作的负责人,一般应具备副高级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申请者,应有两名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项目组成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应不低于30%申请者所在单位、合作单位应对申请项目作实质性审查并签署意见,并提供相应研究条件,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实施时间为2—3年,一般每个项目资助强度10万元左右,原则上申请经费不超过20万元;(三)2006年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实行限项申报制(具体申报限项数将通知有关主管部门);三、重点支持方向和内容(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主要支持能够使广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有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基础问题研究重点支持5C融合技术、软件、智能计算、网络信息安全、宽带无线通信、微电子、光电子及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方法的研究鼓励和支持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交叉的创新性研究15C技术(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ent)融合的数字化核心技术方法研究;2面向组件、服务架构(SOA)、多媒体与动漫等共性软件应用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3智能人机接口、智能化终端、普通计算等智能计算关键技术研究;4网络信息安全应用基础研究;5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制式及体系结构研究;6电子信息新材料、元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应用基础研究;7光学与光电子学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二)材料科学与技术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特别是源头创新的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应用基础问题研究重点支持对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和服役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鼓励和支持与化工、能源、环境、医药、信息产业等交叉的新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1先进材料制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2先进结构与功能材料的性能综合优化的研究;3先进材料在新领域应用的基础问题研究;4重要传统材料改性技术及高效、清洁生产的应用基础研究;5废弃材料资源化利用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6新材料体系的探索性研究三)先进制造技术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原始创新的先进制造技术若干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产品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支持我市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先进设计方法和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支持机械制造中关键工艺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1产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2制造系统建模、优化与仿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3精密、超精密与微细加工的应用基础研究;4关键零部件生产工艺与制造的共性技术研究;5微电子、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四)生物技术。
主要支持工业、海洋、医药和环境等领域的生物技术源头创新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获得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和支持具有国内和地区资源优势,带有平台效应和生物技术领域原创性、前沿性研究1新型工业用酶筛选、制备和关键技术研究;2重组蛋白新型表达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3生物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4环境污染中生物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5微生物功能组及代谢活性物质研究五)医药主要支持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中的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分离、鉴定、作用机理以及药物新试剂研究鼓励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医药工业的应用研究1药物新靶点、新合成方法、新作用机理和适应症研究;2药物原料及中间体的关键技术研究;3药物新剂型以及新型给药方式研究;4药物新工艺、筛选、评价、标准化及安全性评价的关键技术和基础性理论研究;5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关键技术研究;6生物医学功能材料及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六)医学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特别是源头创新的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对常见重大疾病的发病与诊疗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1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及肿瘤干细胞的应用基础研究;2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3重大和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SARS、登革热、禽流感、结核病等)的应用基础研究;4器官移植血液安全、创伤救治的相关基础研究;5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等重大、常见、多发病的应用基础研究;6、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
七)农业主要支持在动植物育种、生物资源与农产品特性以及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能促进广州农业品种升级换代的育种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鼓励和支持应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生物质和农产品资源高效深度利用的基础性研究,鼓励和支持人兽共患病病原及发病规律的研究,支持围绕广州市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的基础研究1广州特色动植物抗性机理和育种新方法的研究;2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功能鉴评研究;3重要动植物病虫害和人兽共患病的发生规律研究;4动植物组织胚胎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5广州特色农产品基础成分和保鲜加工新方法的研究;6农产品安全监控与检测新方法研究八)能源、城市与环境以广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主要支持具有一定的基础和重要发展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与洁净能源、节能、城市建设与管理、减灾防灾与环境保护等问题相关的关键方法与技术研究1新型终端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2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集成与优化研究;3城市建筑与节能一体化的关键技术研究;4重大工程安全预警及健康诊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5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应用基础研究;6城市减灾防灾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7城市交通评价方法与优化技术研究;8景观与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9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的综合利用研究;10城市污水及废气处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四、附件材料(一)查新报告:必须提供具有查新资质单位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其中一份原件,查新报告当年有效;(二)可以提供的附件材料:1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等(复印件有效);2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授权证书(须附专利权利要求书)、专利受理通知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复印件有效);3与项目和申报单位有关的其他参考材料:如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奖励证明等(复印件有效);4其他材料附件2科技攻关计划申报指南本计划紧密结合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开展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解决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科技问题为目标一、申报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应具备的条件:(一)有明确的推广应用或产业化前景;(二)有比较扎实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和条件;(三)申报单位拥有必要的成果商品化基础和条件,或者有明确的成果转化计划与措施;(四)申报科技攻关计划且申请支持经费大于50万元(含)的项目,申报单位须自筹部分经费:申报支持经费大于50万元(含)小于100万元的项目,自筹资金比例不得低于计划新增经费的50%;申报支持经费大于100万元(含)的项目,自筹资金比例不得低于计划新增经费的70%,项目申报或参加单位必须提供自筹资金承诺函。
二、科技攻关计划重点支持技术领域(2006年)(一)电子信息1现代通信技术(1)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3G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移动多媒体终端,数字集群系统及终端(2)移动通信增值业务与网优:3G网络仿真平台与网优及其软件开发,(3)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及运营支撑技术,移动电子商务,3G无线资源管理(4)移动通信新技术:软件无线电和虚拟无线电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分集技术,3G增强型技术(HSDPA、1X EV-DV),后3G技术(MIMO、OFDM)(5)定位技术:GPS终端及应用技术,基于移动通信网的定位技术,北斗终端及应用技术(6)光通信技术: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及设备,全光网关键技术及产品,无源光网络(7)基于IP技术的终端产品:VOIP技术及产品,可视,视频会议终端(8)新一代通信网络关键技术:NGN(下一代网络)技术及系统,智能网技术,Tbit级高端路由器(9)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应用:无线LAN;wi-Fi;wi-MAX;蓝牙(BLUETOOTH)技术,超宽带(uwB)等(10)通信安全技术2数字视听技术及产品(1)DTV(数字电视)与HDTV(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及产品:DTV与HDTV接收系统(含STB和监视器),HDTV信号处理技术、显示技术、核心组件设计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2)数字有线电视(CATV)和全业务网(FSAN)技术:HFC接入网及 CABLEMODEM技术,CA(条件接收)技术及应用,CATV网QoS技术(3)视频点播技术与交互式电视系统技术及应用(4)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基于IP网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数字视频录像)技术及产品(5)先进音视频编码技术(6)平板显示技术及应用:高中分辨率的中大尺寸TFT-LCD显示技术,PDP信号处理技术,FPD核心组件的硬软件及系统设计,LCOS背投系统技术,OLED显示技术,DLP投影核心组件技术,户外大屏幕显示技术(7)数字视听其它相关技术及产品:MIDI技术的应用,数字功率放大器,数字家庭影院系统,数字放影机,数码摄像技术与产品,数字家庭接入网关技术及设备。
3应用电子技术及产品(1)汽车电子技术及产品(2)智能交通技术及设备:车载信息智能终端及服务平台等(3)金融电子设备及系统(ATM、POS终端、清分机)(4)船载电子及导航设备(5)医疗电子应用技术及设备(6)智能卡和RFID(电子标签)技术及应用(7)环保电子技术及应用(8)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含电力载波)(9)电源技术与设备:电源管理技术,新型及专用开关电源技术与应用4计算机硬件及嵌入式系统(1)专用计算机(2)计算机板卡(3)嵌入式控制模块及其支撑软件5集成电路技术(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数字家电IC设计,通信IC设计,嵌入式控制芯片的设计2)集成电路测试封装技术6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技术(1)敏感元件(2)SMT及片式元器件(3)先进新型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