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毒的诊断标准方式.docx
7页中毒的诊断标准方式 【导语】“jiexee001”为你精心整理了“中毒的诊断标准方式”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中毒的诊断标准 1、毒物接触史:对应患者不明原因的急性症状表现,医生应该警惕患者可能是中毒,需要仔细盘问病史,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及时诊断患者中毒,为患者及时治疗赢得时间 (1)毒物种类或名称,进入的剂量、途径、时间,出现中毒症状的时间或发现病人的时间及经过 (2)发病的现场情况,有无残余可疑毒物 (3)有服毒可能者,应了解患者的生活情况、精神状态、经常服用药物的种类,身边有无药瓶,家中的药物有无缺少,服药剂量的估计 (4)可疑为食物中毒者,应调查同餐进食者有无同样症状发生 (5)对可疑一氧化碳(CO)气体中毒者,应了解室内炉火、烟囱及同室其他人的情况 2、体格检查 (1)神志:是清醒、朦胧、谵妄、还是昏迷,表情是痛苦还是烦躁 (2)血压、脉搏、心率与心律、呼吸(频率与节律,肺部有无罗音,呼出的气体有无特殊气味,如:有机磷中毒有蒜臭味,乙醇中毒有酒味,硫化氢类中毒有蛋臭味等)。
(3)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如扩大:见于阿托品、苯丙胺等中毒;缩小见于有机磷、吗啡、麻醉剂等中毒 (4)皮肤、口唇颜色(发绀、樱红、苍白或灰白)、口唇周围及口腔内有无腐蚀痕迹,有无药渍及气味,皮肤有无炎性损害、创口及注射痕迹,体表温度及湿度,皮肤干燥及脱水程度 (5)有无肌肉抽搐及痉挛,腹部有无压痛 (6)呕吐物及排泄物(尿、粪)的颜色、有无特殊气味 3、实验检查 (1)毒物鉴定:将呕吐物、洗胃液、尿、粪、血液等进行毒物分析 (2)根据病情需要做:血胆碱脂酶(CHE)测定,血液生化,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脑脊液,X线,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 中毒的急救原则 大量服化学制品、农药等会使人中毒而致死常是误服,也有自杀而服者不论何种中毒原因均应立即急救发现有人服毒后,要迅速做以下工作 问病人:立即询问病人服的何种药,服多少病人意识不清楚或拒不回答时立即查线索 查线索:迅速询查看病人周围,如床上、地上、桌上等处,有否遗留药瓶、药袋,缺了多少病人有服毒迹象,就应毫不迟疑地急救 一、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者病情急,损害严重,需要紧急处理。
因此,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应突出以下四个字,即“快”、“稳”、“准”、“动”快”即迅速,分秒必争;“稳”即沉着、镇静、胆大、果断:“准”即判断准确,不要采用错误方法急救;“动”即动态出现的症状,措施是否对症 二、急性中毒的急救技术 可分除毒、解毒和对症三步急救 (一)除毒方法 1.清除皮肤毒物:迅速使中毒者离开中毒场地,脱去被污染衣物,用微温水反复冲洗身体,清除沾污的毒性物质如为碱性物中毒,可用醋酸或1%~2%稀盐酸、酸性果汗冲洗;如为酸性物中毒,可用石灰水、小苏打水、肥皂水冲洗敌百虫中毒忌用碱性溶液冲洗 2.清除眼内毒物:迅速0.9%盐水或清水冲洗5~10分钟酸性毒物用2%碳酸溶液冲洗,碱性中毒用3%硼酸溶液冲洗然后可点0.25%氯霉素眼药水,或0.5%金霉素眼药膏以防止感染无药液时,只用微温清水冲洗亦可 3.吸入毒物的急救:应立即将病人脱离中毒现场,搬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同时可吸和氧气 4.食入毒物的急救:催吐,用手指、羽毛、筷子、压舌板触摸咽部,将毒物呕吐出来不清醒者忌用有条件的还可服用1%硫酸锌溶液50~101ml必要时用去水吗啡(阿朴吗啡)5mg皮下注射。
(1)催吐禁忌:①服强酸、强碱中毒者②已发生昏迷、抽搐、惊厥者③患有严重心脏、食道静脉曲张和溃疡病者④孕妇应慎用 (2)洗胃:清醒者,越快越好,但神志不清、惊厥抽动、休克、昏迷者忌用洗胃只有在丈夫指导下进行 (3)灌肠:清洗肠内毒物,防止吸收腐蚀性毒物中毒可灌入蛋、稠米汤、淀粉糊、牛奶等,可保护胃肠粘膜,延缓毒物的吸收;口服炭末、白陶土有吸附毒物的功能;如由皮下、肌肉注射引起的中毒,时间还不长,可在原针处周围肌肉注射1%肾上腺素0.5mg以延缓吸收 (4)排除毒物;用以下方法可促使已到体内的毒物排除①利尿排毒:大量饮水、喝茶水都有利尿排毒作用;亦可口服速尿20~40m g/日②静脉注射排毒:用5%葡萄糖40~60ml,加维生素C500mg静脉点滴③换血排毒:常用于毒性极大的氰化物、砷化物中毒时,可将病人的血液换成同型健康人的血④透析排毒:在医院可作血液腹膜、结肠透析以清除毒物 (二)解毒和对症急救关于解毒和对症急救需在医院进行 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大量毒性较剧的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内,迅速出现中毒症状急性中毒多为违犯操作规程及设备故障或误服、误吸等引起。
其特点是发病快、变化速、对生命危害大 煤气(CO)中毒和食物中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遇见的是煤气(CO)中毒和食物中毒 (一)急性CO中毒 俗称煤气中毒:煤、煤气或其他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会产生CO,当空气中CO浓度增加时,所吸CO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机体的严重缺氧而死亡 其中毒环境常见于 (1)北方冬季用煤炉取暖,由于无烟筒或烟筒堵塞、漏气及使用木碳火锅、煤气淋浴器或用碳火取暖等,门窗紧闭,通风不好而发生CO中毒 (2)火灾现场产生大量CO,火灾区域内人员吸入后,因浓度过大,短时引起急性CO中毒 (3)工业生产过程大量CO,因缺乏安全设施或由机械失检漏气,引起急性中毒 (4)严冬关闭紧密的单车库内,连续较长时间发动汽车或废气取暖漏气,亦可发生中毒 (5)冬季用石灰水刷室内墙壁,用煤炉烘房时,门窗紧闭发生中毒 CO中毒后,最初感头痛、头昏,全身无力,恶心、呕吐、随中毒的加深而昏倒或昏迷、大小便失禁、面呈樱桃红色、发绀、呼吸困难,重者因呼吸循环中枢衰竭而死亡 现场急救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使中毒者离开中毒环境,移到通风好的房间或院内,吸入新鲜空气、注意保暖。
2、对清醒者给喝热糖茶水,有条件时尽可能吸入氧气 3、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且坚持在两小时以上,清理呕吐物,并保持呼吸道畅通对心跳停止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急救中心救治 4、早送高压氧舱治疗是CO中毒的特效疗法 (二)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吃了腐变食物、含毒食物,乱用工业品代替食品和烹调技术不当,投毒等造成 细菌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较多,食物被细菌(多为沙门氏菌属、嗜盐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污染,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多见于肉类食品,剩饭菜,乳制品等,以火腿、腊肠、罐头等食品引起食物中毒最为严重,是因缺氧环境中大量繁殖肉毒杆菌所致除引起呕吐腹泻外,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表现说话发声,吞咽动作发生困难,视物不清、失语、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其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同食者多在同一时间内先后发病呕吐、腹泻严重者,可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现场急救 1、即时补充丢失的水及电解质,鼓励多饮含盐饮料或糖盐水 2、轻者口服黄连素,氟哌酸或庆大霉素,重者送医院救治。
3、群体中毒者,应向防疫部门和卫生管理部门报告对投毒者还应向公安机关报告并收集残留食物,病人呕吐物,大便等标本,以备作毒物分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