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农产品种植技术指导手册.doc
20页三农产品种植技术指导手册第1章 土壤管理与改良 51.1 土壤类型与特性 51.1.1 沙土 51.1.2 粘土 51.1.3 壤土 51.2 土壤改良措施 51.2.1 沙土改良 51.2.2 粘土改良 61.2.3 壤土改良 61.3 土壤养分管理 61.3.1 土壤养分检测 61.3.2 施肥原则 61.3.3 施肥方法 61.4 土壤水分调控 61.4.1 灌溉 61.4.2 排水 7第2章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72.1 品种选择原则 72.2 主要农产品品种介绍 72.3 种子处理方法 72.4 种子质量检验 8第3章 育苗技术 83.1 育苗基质选择 83.2 育苗方法与设施 93.2.1 育苗方法 93.2.2 育苗设施 93.3 苗期管理 93.4 炼苗与移栽 9第4章 水稻种植技术 104.1 水稻生长习性 104.1.1 苗期 104.1.2 分蘖期 104.1.3 拔节期 104.1.4 抽穗期 104.1.5 成熟期 104.2 播种与育秧 104.2.1 播种时间 104.2.2 播种量 114.2.3 育秧 114.3 田间管理 114.3.1 水稻移栽 114.3.2 水层管理 114.3.3 肥料管理 114.3.4 病虫害防治 114.4 病虫害防治 114.4.1 水稻病害 114.4.2 水稻虫害 12第5章 小麦种植技术 125.1 小麦生长习性 125.1.1 温度:小麦喜温凉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
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要求有所不同,播种至出苗需较低温度,拔节至抽穗期需较高温度 125.1.2 光照:小麦对光照需求较高,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在我国北方地区,小麦生长季节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生长 125.1.3 水分:小麦生长期间,对水分需求较大播种至出苗需保持土壤湿润,拔节至抽穗期为小麦需水高峰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125.1.4 土壤:小麦适应性较强,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5 125.2 播种技术 125.2.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优先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品种 125.2.2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而言,我国北方地区宜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 125.2.3 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播种方式,合理确定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在1525公斤之间 125.2.4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有利于土壤透气、保水和便于管理,撒播适用于土壤肥沃、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 125.3 田间管理 125.3.1 浇水: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及时进行浇水。
播种后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拔节至抽穗期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135.3.2 追肥:在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状况确定 135.3.3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与小麦争夺养分和水分 135.3.4 疏苗:在小麦三叶期进行疏苗,保持适宜的株距,提高通风透光性 135.4 病虫害防治 135.4.1 病害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传播对常见病害如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135.4.2 虫害防治:加强田间监测,及时防治小麦蚜虫、吸浆虫等害虫选用适宜的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防治 135.4.3 化学调控: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小麦生长,提高抗逆性 13第6章 玉米种植技术 136.1 玉米生长习性 136.1.1 温度:玉米喜温暖湿润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30℃,植株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228℃ 136.1.2 光照:玉米对光照需求较高,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株生长和产量提高 136.1.3 水分:玉米生育期间需水量较大,但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不同播种至拔节期需水量较少,拔节至抽雄期需水量逐渐增加,灌浆至成熟期需水量达到高峰。
136.1.4 土壤:玉米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136.2 播种技术 136.2.1 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翻、细耙,为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136.2.2 选用良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抗病、抗逆、丰产、品质优良的玉米品种 146.2.3 播种时间:一般以当地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进行播种,北方地区多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146.2.4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点播或撒播播种深度46厘米,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 146.2.5 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确定播种密度一般亩播种量为23公斤 146.3 田间管理 146.3.1 间苗定苗:玉米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定苗,拔除弱苗、病苗,保证植株健壮生长 146.3.2 中耕除草: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进行12次中耕除草,以改善土壤透气性和保持土壤湿度 146.3.3 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肥 146.3.4 灌溉排水:根据土壤湿度和玉米生育阶段,适时进行灌溉和排水,保证玉米生长所需水分 146.4 病虫害防治 146.4.1 病害防治:常见病害有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锈病、玉米纹枯病等。
发觉病害,应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 146.4.2 虫害防治:常见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146.4.3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适时喷洒农药等在防治过程中,注意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方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14第7章 蔬菜种植技术 147.1 蔬菜种类与生长习性 147.1.1 叶菜类蔬菜 147.1.2 根菜类蔬菜 157.1.3 茄果类蔬菜 157.1.4 瓜类蔬菜 157.1.5 豆类蔬菜 157.2 育苗与定植 157.2.1 育苗 157.2.2 定植 157.3 田间管理 157.3.1 水分管理 157.3.2 肥料管理 167.3.3 病虫害防治 167.3.4 植株调整 167.4 病虫害防治 167.4.1 病害防治 167.4.2 虫害防治 16第8章 水果种植技术 168.1 水果种类与生长习性 168.1.1 常见水果种类 168.1.2 水果生长习性 178.2 栽培与管理 178.2.1 选址与土壤 178.2.2 栽植 178.2.3 灌溉与施肥 178.2.4 整形修剪 178.3 病虫害防治 178.3.1 病害防治 178.3.2 虫害防治 178.4 果实采收与储运 188.4.1 采收 188.4.2 储运 18第9章 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189.1 经济作物种类与生长习性 189.1.1 蔬菜作物 189.1.2 油料作物 189.1.3 纤维作物 189.2 栽培技术 189.2.1 土壤选择与整理 189.2.2 播种与育苗 189.2.3 种植密度与方式 189.3 田间管理 199.3.1 水肥管理 199.3.2 病虫害防治 199.3.3 中耕除草 199.4 病虫害防治 199.4.1 农业防治 199.4.2 生物防治 199.4.3 化学防治 19第10章 现代农业技术应用 1910.1 精准农业技术 1910.1.1 土壤养分检测与分析 1910.1.2 植株生长状态监测与评估 1910.1.3 精准施肥与施药技术 1910.1.4 农田水分监测与管理 1910.2 生物技术 1910.2.1 转基因技术 2010.2.2 组织培养技术 2010.2.3 酶制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010.2.4 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农药 2010.3 节水灌溉技术 2010.3.1 喷灌技术 2010.3.2 微灌技术 2010.3.3 滴灌技术 2010.3.4 节水灌溉制度与管理 2010.4 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2010.4.1 农田耕作机械化 2010.4.2 播种与栽植机械化 2010.4.3 收获机械化 2010.4.4 农产品加工机械化 2010.4.5 农业自动化与智能化 20第1章 土壤管理与改良1.1 土壤类型与特性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肥力状况。
了解土壤类型及其特性,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1.1.1 沙土沙土质地较轻,排水功能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其有机质含量较低,需加大有机肥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1.1.2 粘土粘土质地较重,保水保肥能力强,但排水功能差,容易造成土壤缺氧粘土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但需改善其通气性,以提高作物生长速度1.1.3 壤土壤土质地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间,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和排水功能壤土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农业生产中较为理想的土壤类型1.2 土壤改良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1.2.1 沙土改良(1)增施有机肥:提高沙土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2)施用土壤改良剂:如泥炭、腐殖酸等,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3)种植绿肥:利用豆科、禾本科植物等,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1.2.2 粘土改良(1)深翻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作物生长速度2)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3)合理排水:改善土壤湿度,降低土壤湿度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1.2.3 壤土改良(1)保持土壤湿度:合理灌溉,避免土壤干旱或过湿2)轮作:合理轮作,减少土壤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
3)施肥:根据作物需求,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1.3 土壤养分管理土壤养分是作物生长的基础,合理管理土壤养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1.3.1 土壤养分检测定期进行土壤养分检测,了解土壤养分状况,为施肥提供依据1.3.2 施肥原则(1)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合理搭配有机肥和化肥,提高土壤肥力2)针对性施肥: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制定施肥方案3)适时施肥:根据作物生长周期,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1.3.3 施肥方法(1)基肥:播种前施入土壤,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2)追肥: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需求进行补充施肥3)叶面肥:快速补充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提高作物生长速度1.4 土壤水分调控土壤水分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合理调控土壤水分,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1.4.1 灌溉(1)根据作物需水量,合理制定灌溉计划2)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3)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影响作物生长1.4.2 排水(1)改善排水设施,降低土壤湿度,避免作物根系受损2)合理利用排水,减少水资源浪费3)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质量第2章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2.1 品种选择原则品种选择是农产品种植的关键环节,关系到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