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阅文献模板课件.ppt
34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第2.3节 查阅文献一、研究文献的定义与种类n(一)定义n 研究文献,简称文献,指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一切印刷品和视听材料二)种类n1、印刷型文献n包括:书籍、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与学术会议文集n2、声像型文献:录音、录像n3、缩微型文献:微型胶卷n4、机读型文献:磁盘、光盘、U盘n5、网络文献:互联网、局域网二、查阅文献的意义n50.9:32.1:9.3:7.7n1、有助于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n2、有助于研究者选择研究课题、形成研究假设n3、有助于研究者搞好研究设计n4、有助于研究者解释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三、查阅文献的基本步骤确定内容确定来源搜集文献并查阅 阅读文献剔除无关材料将有用材料排序或分类 做摘要或总结写文献综述准备文献目录四、研究文献的搜集n(一)搜集原则n1、时间上:逆时法n2、范围上:有限制,以权威性学术杂志为主n3、性质上:以第一手资料为主n4、代表性上:要代表各种观点、不同结论n5、领域上:有关的多领域、跨学科(二)搜集渠道n图书馆n资料室n读者服务部n学术会议n个人订购与交往n档案室n情报服务中心(三)搜集方法n1、检索工具查找法n(1)手工检索工具:目录卡片、教育论文索引、杂志年末一期上的目录索引、文摘等n(2)计算机工具检索n A.光盘检索与联机检索n B.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n a.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集n 关键词搜索n 主题搜索常用的搜索引擎n中文引擎: http:/n http:/ n http:/n n http:/n n中英文引擎: http:/nb.利用教育网站获得信息中国教育报()人教社 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教育科研网nwww.edu.gov 美国联邦教育部nc.利用网上教育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n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nhttp:/n n nd.利用网上图书馆查阅教育文献nhttp:/lcweb.loc.gov美国国会图书馆 nhttp:/ 瑞得超星图书馆n2、参考文献查找法(追溯查找法)n利用文章和书籍之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五、研究文献的阅读n(一)阅读原则n1、计划性原则n2、顺序性原则n3、批判性原则n4、同时性原则n(二)阅读的原则n1、浏览 分类筛选n2、粗读 了解观点与事实n3、精读 求深、求通、求精、求透、求创新六、文献的记录与利用n(一)书目登记n论文:序号作者/文章标题/杂志名称/年、期号、起止页码n书: 序号作者/书名/地址、出版社、出版日期、版数n举例:教材第39页(二)摘要n1、定义:n 摘要是在某一具体领域对从研究文献中获得的相关信息的总结。
n2、内容:书目登记,问题,对象,方法,结果和结论n3、长度:不定n4、举例:教材第40-42页(三)文献综述n1、定义n 文献综述,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它是在全面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进展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叙述和评论n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n2、格式n(1)绪言n(2)历史发展n(3)现状分析n(4)趋向预测n(5)改进建议n(6)参考文献目录n3、基本要求n(1)文献应当全面,引用材料应真实可靠n(2)材料与观点要统一n(3)要有针对性n(4)应提纲携领、突出重点n(5)可适当使用统计图表n(6)注意区别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自己的观点n(四)列参考文献n1、脚注n2、尾注n3、文中注释n(五)准备文献目录n除了包含参考文献,还要包含一些未直接引用但有用的文献n格式:同书目登记格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9第2.4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一、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n 研究方案是研究者对于一项研究课题总的想法和具体实施方法的阐述n1、研究问题的表述:提出背景、意义、假设、理论基础等n2、总结和概括有关研究成果n3、说明研究方法和措施:被试的选择、研究的设计方法、研究进度的安排等n4、制定研究时间表n5、明确研究的组织与领导 研究进度图实例 工作项项目 时间时间 (周) 0 4 8 12 16 20 24 281、定课题课题2、研究设计设计3、草拟问拟问 卷4、问问卷试测试测5、修正问问卷6、训练调训练调 研人员员7、实实施问问卷调查调查8、记录记录 整理结结果9、分析结结果10、撰写研究报报告二、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n(一)专题研究方案n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n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n3、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n4、研究的具体方法n5、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n6、课题组分工情况n7、主要研究阶段及研究成果形式n8、经济预算(二)教育实验研究方案n1、问题的提出与假设:包括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已有研究状况的综述、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实验变量的陈述等等n2、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研究设计、被试的选取、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操纵与测量等等n3、实验研究实施过程n4、数据分析方法与技术n5、时间安排n6、实验研究所具备的条件分析n7、预算:包括人力、物力、设备及各种间接费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4第2.5节 抽样方法一、总体、样本与抽样n(一)总体与样本n1、总体(N):在一项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n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基本单位,也称单位n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共同的可观察的特征n2、样本(n):从总体中按照某种方法抽取出来的用来代表总体的若干个体的集合n样本容量(n):样本所包含个体的数量nn 30为大样本,n30为小样本n样本容量大小取决于:n(1)研究类型(2)预计分析的精确程度n(3)允许误差的大小(4)总体的同质性n(5)研究者的时间人力物力(6)取样方法n描述研究、调查研究:n/N=10%,n 100n相关、比较研究:n 30n教育实验: n 30(二)抽样n1、定义:n 抽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根据对样本研究所得的数据,对全部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和推算,以达到对总体的认识n2、意义:n(1)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研究的经济效果n(2)缩短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时间,提高研究的时效性n(3)可对样本作较深入细致的研究 ,提高资料分析的准确性n(4)减少对总体的“污染”二、随机抽样方法(概率抽样)n随机抽样应遵循的原则n1、随机性原则:即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相等,任何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在选择上没有联系。
n该原则可以保证使样本和总体具有相同的结构n2、可行性原则n3、信息性原则(一)简单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n是对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个体不加任何限制的一种方法机会均等、相互独立n1、抽签法n2、随机数表法n5018 4937 2653 4732 9976 4836n3803 6574 9836 8360 6864 1693n1571 8425 6353 0385 1246 8026n4623 8791 2263 3463 2869 4932n8301 3083 8898 5273 3526 7115n3941 4926 7984 1287 2644 3910n9845 1982 8536 7662 3819 4931n6816 3941 0846 7361 5923 4462(二)等距随机抽样(机械、系统随机抽样)n1、将总体的N个个体按与总体特征标志无关的标志从1到N进行排序n2、确定抽样间隔K,把N分成n个小组:n K=N/nn3、决定起点R:随机确定(1R K)或计算确定 R=(K+1)/2或=(K+2)/2n4、在每一组中抽取第R个个体组成样本n三)分层随机抽样n1、分组:把总体按主要标志分成R组n2、确定每组抽取数目ni: ni=nNi/Nn3、在各组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小样本ni组成样本nn要确保 N1+N2+N3+ =N、 n1+n2+n3+ =nn(四)整群随机抽样n是以个体的自然组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如班级、学校、区、市、县等。
三、非随机抽样法(有目的抽样)n非随机抽样法:是为了达到研究目的而选择一个能提供丰富资料的样本的抽样方法n(一)全面抽样:n=Nn(二)最大差异抽样(配额抽样)n(三)极端个案抽样n(四)典型个案抽样n(五)同质抽样n(六)“滚雪球”抽样n(七)简易抽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