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中医特色护理【医院中医护理及保健知识】.docx
8页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中医特色护理针对糖尿病足、糖尿性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甲状腺肿大、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症的临床症状,采用多种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手段和方法,开展多项中医护理操作,如中药外敷,中药沐足,中药灌肠,伤科黄水外敷,中药热奄包治疗,红外线治疗仪等,把辨证施护的思路与方法融入整体护理之中,关注各个护理细节,把护理工作做细做好护理人员对不同病种、不同体质、不同时令实行针对性的辩证施护,进行健康宣教和饮食指导一、中医特色护理(一)中药外敷双涌泉改善循环1、疗法特色:通过中药外敷双涌泉穴调整全身气血运行,加强各脏腑联系,沟通内外,尤其可调整肾器、肾经及全身气血运行,并可起到引火归原之效2、作用:补肾助阳温经散寒止痛活血化瘀通络3、适应症(主要适用于阴阳气血亏虚、瘀血阻络、寒邪凝滞型)(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障碍、肌无力或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2)寒证、痛证、痹症4、禁忌症:皮肤过敏,易起血疹、水泡及局部皮肤破溃患者二)中药沐足改善下肢血液循环1、疗法特色: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类中药沐足,刺激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穴位),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效果。
2、作用:(1)活血化瘀通脉,舒筋活络,改善下肢血液循环2)刺激足部穴位及相应反射区改善脏器功能3、适应症: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闭塞及周围神经病变(适用于气虚、瘀阻脉络证,寒温均宜:症见肢端麻木、疼痛、感觉异常,恶热怕冷,肤色紫暗,肌肤甲错,轻度水肿,间歇跛行,舌淡暗伴胖苔白腻,脉弦滑或涩4、禁忌症: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皮肤局部感染病变、各种肿瘤,骨关节结核的局部、急性传染病、烧伤的局部、孕妇、足部有皮肤破损及烧、烫伤者、饥饿、极度疲劳或酒醉后三)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失代偿期)1、疗法特色:通过中药灌肠既解决了糖尿病肾病晚期病人服药难的问题,因证施药,同时中药灌肠亦可作为结肠透析的一种方法,使体内之邪从下而出,做到了邪有出路2、作用:健脾补肾改善脏腑功能利湿泄浊、活血化瘀使邪有出路3、适应证(脾肾亏虚、湿浊内停、瘀血阻滞证皆可应用):糖尿病肾病失代偿期4、禁忌症:严重心脏病(充血性心衰)、重度高血压动脉瘤、严重贫血、巨肠症引起的出血和穿孔、精神障碍、严重痔疮、不明原因的肠道出血、肠癌、结肠溃疡、肝硬变、早期妊娠、肠道手术不足半年,疝气等患者四)内外合治糖尿病足对糖尿病足病进行分期辨证论治的同时,辨证配合中药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中药敷贴(局部无破损时)2、中药足浴(局部无破损时)(五)四黄水外敷缓解痈肿红热疼痛1、疗法特色:根据“透皮吸收”的理论,利用药物不同的理化作用,通过“体表穴位-经络通道-络属脏腑”的传递,起到治疗病症的目的2、作用:凉血通络,缓解局部红肿症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3.适应症(阳证、热证):痈肿红热疼痛,如甲状腺肿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禁忌症:局部皮损、过敏者5、药物组成: 大黄、黄芩、黄柏、黄连粉末组成,加蜂蜜调敷二、中医养生法辅助治疗糖尿病根据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运用饮食养生(食疗、药膳等)、运动养生(八段锦、太极拳等)、情志调护等中医养生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摄,可以养神、裕气、保精、协调阴阳,从而达到协同治疗、控制病情的目的三、内分泌专科的辩证施膳(一)糖尿病1、阴虚热盛(1)饮食宜清淡,选用凉而滋润的食品如猪肉、兔肉、冬瓜、苦瓜、豆类、白菜、萝卜等,忌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并限制饮食;多食易饥者可选用沙参、玉竹、麦麸、玉米、黄瓜等食物溲赤便秘予生地炖瘦肉2)口渴者可用茅根金银花煎水代茶饮,以清热生津止渴平时也可用枸杞子煎水代茶饮2、气阴两虚(1)注意节制饮食,严格按医嘱调理饮食,饮食宜益气养阴之品,如兔肉、香菇、百合等。
忌食辛辣、煎炸等燥热之品口渴欲饮者,可用沙参、玉竹,适量煎水代茶饮,具有养阴生津止渴作用也可用五指毛桃30g、灵芝15g或太子参20g、北芪30g煮水代茶饮2)自汗盗汗,气短懒言予淮山、北芪炖鸡溲赤便秘予生地炖瘦肉3、阴阳两虚:潮热盗汗者予以糯稻根生地汤,大便溏薄者予以莲籽、茯苓汤小便频者,宜食益肾固摄之品,如覆盆子炖猪腰,高梁枸杞子粥等4、气滞血瘀:饮食宜温热,适当增加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如金针菜、木耳、山楂、川芎鱼头汤等,忌生冷、油腻可用田七末3g隔日冲水服用5、我专科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体质、病情及辨证,发挥中医食疗的特色优热,与膳食科配合制定了一系列的药膳汤谱:(1)、灵芝五指毛桃炖脊骨——健脾补气,安神止咳,舒筋活络适用于平素气虚体质者或见气血不足的患者;消渴患者见失眠,咳嗽,腰酸背疼等2)西洋参炖兔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适用于平素气虚体质者或见气血不足的患者;消渴患者见口干口渴等3)沙参玉竹煲瘦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胃阴虚、津液不足见口干口渴等症者4)玉米须苡米芡实煲猪骨---清热利湿退黄,适合痰湿体质者;常用于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5)莲子芡实炖泥鳅---健脾益气、利水化湿,适用于疲倦乏力,头身肢体困重,浮肿,纳差、口淡,大便溏泻,舌体胖大者。
6)凉瓜蚝豉炖排骨---清热祛火、解毒明目、止渴消暑,适合湿热体质者二)甲状腺功能亢进1、气郁痰阻:饮食宜疏肝行气、化痰消滞之品如川贝粥、莲子薏仁鹧鸪汤,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之品,以免助火生痰2、痰结血瘀:加强饮食调理,尽量使食物符合病人的口味,以增进食欲,可进食理气活血化痰之品,如山楂、陈皮,贝母、川芎、当归、淮山等忌食辛辣之品3、肝火旺盛(1)饮食宜性凉为主,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如西瓜、梨、橙、柑、西红柿、黄瓜、冬瓜等平时可用夏枯草、麦冬、生地煎水饮汗出多时可用小麦、枣、糯稻根煎水饮2)中药宜凉服4、心肝阴虚:饮食宜滋阴、养心安神之品,如柏子仁炖猪心、雪耳莲子汤、淮山甲鱼汤、玉竹莲子瘦肉汤等三)甲状腺功能减退1、脾肾阳虚(1)饮食宜温补脾肾、温热的食物为宜,多选山药、莲子、核桃、龙眼、羊肉、鹿茸、狗肉粥、姜葱、胡椒等,忌生冷瓜果2)中药宜热服2、气血两虚:饮食宜益气养血之品,银耳羹、人参粥、牛肉粥、黄精、阿胶、大枣、当归炖鸡蛋等,忌辛辣、煎炸之品3、阳虚水泛(1)饮食宜温阳利水之品,多选山药、赤小豆、苡仁、冬瓜及新鲜蔬菜水果,忌食生冷之品2)中药宜热服四)痛风1、风寒湿痹:饮食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食物,如生姜粥、当归蒸羊肉;可多食姜椒或酌情选用药酒,忌生冷。
2、风湿热痹(1)烦渴者,可给生津清热之品,如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冬瓜汤或鲜芦根煎水代茶2)饮食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可食桑枝煮鸡、苡仁丝瓜粥,忌辛辣刺激之品3)中药宜凉服3、瘀痰痹阻:饮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素食为主,如金针云耳蒸鸡、胡萝卜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高胆固醇之品4、肝肾亏虚:饮食宜补益肝肾,滋阴清热多食猪牛羊脊髓、蹄筋、芝麻、银耳、鸡蛋、牛奶等,可食杜仲、黑芝麻等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