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2022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一单元第3讲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docx
12页第3讲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纲清单] 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一、郡国并行制1.时间:西汉初期2.内容: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在局部地区分封诸侯王,地方上郡县、封国并存3.后果: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动摇中央集权4.解决:汉武帝时期根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二、唐朝三省六部制1.职能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作用(1)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2)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图解示意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三、行省制度1.目的:改变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2.措施(1)中央直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宣政院管辖西藏等地区,其余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2)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3)实行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区划3.影响(1)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开端四、选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依靠门第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真正有才学、但出身卑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3.隋唐:科举制(1)形成: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影响: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图解示意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1.唐代的中书省与元代的中书省职能相似,都是决策机构答案 “都是决策机构〞表述错误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唐朝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尚书省2.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开展,都是直线行政,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答案 “都是直线行政〞表述错误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行省制是元朝开创的以省统领多级地方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3.三省六部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相似,都表达了行政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 “都表达了行政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说法不恰当二者形式上相似,都表达了分权的特点,但本质却不同前者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后者的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制约与平衡〞的说法是用来表述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4.汉代的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由地方士绅向上推荐,没有考试这一环节答案 “没有考试这一环节〞说法不准确汉代的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员推荐,被举荐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5.九品中正制实施的过程中始终重家世,轻才能答案 “始终〞说法错误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家世、道德、才能并重,后来,才德标准逐渐被无视,家世那么越来越重要考点一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获取材料信息]——汉至元地方行政管理的“变〞与“不变〞材料 历代地方行政机制朝代行政机制秦、西汉郡—县东汉州—郡—县唐代道—州—县宋代路—州—县元代省—路—府或州—县信息获取:(1)“变〞:地方行政区划的层级逐渐增多(或增加),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行政区域不断缩小,其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行政单位2)“不变〞:中央对地方层层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使其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根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正确认识汉代的郡国并行制材料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发现问题:西周分封和汉代分封在形式和实质上都有所不同要求: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汉代受封的诸侯国以下仍是郡县制;受封的列侯其侯国直属中央,地位相当于县连线高考 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2022·江苏高考)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点拨 A项正确,“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说明汉武帝把铸造货币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项错误,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的是秦朝C项错误,“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是指提高百姓的赋税,与铸币权力的归属不相关D项错误,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是在明清时期答案 A认知深化 汉代政治的特点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中,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成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专政和窦太后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运用材料说明问题]——元朝的行省制材料 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行政区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中央常责令各行省“不详事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要求“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
——?元典章?卷四要求:据材料和所学,概括说明元朝行省的权力构成的特点是什么?行省制的实行有什么意义?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特点:中央派出机构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行省具有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意义:有利于地方充分发挥自主权;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局部地方分权的新体制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主要地方行政制度比较点地方分权体制中央集权体制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的时代西周秦朝确立,贯穿整个封建时代元朝确立,沿用至今和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受中央控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在西周早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容易造成分裂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相同点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目的都是为了稳固统治③都曾产生过积极作用考点二 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 [概念解读]——与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相关的历史概念1.政事堂政事堂制度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讨论军国大政,最后由皇帝裁定的制度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政事堂不仅是中书、门下议事和决策的机构,也是各省重要官员参与朝政的机构政事堂讨论军国大事时,有三省六部以及御史台等高级官员参加,使一些问题得到既慎重又迅速地解决,大大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唐代政事堂的主要职责是“议事〞“议定〞“评章〞,它也是宰相协助皇帝进行议事决策的机关,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机构,也是唐太宗“询谋于众,而不自用〞的一项重要措施2.察举和征辟察举是西汉选官常用的方式,指的是由地方官员将其辖区内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的方式此外,皇帝和高级官员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做官由朝廷征聘的官员为“征〞,由高级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为“辟〞,二者统称为征辟3.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中正〞是评品人才的官职名称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这些人才被评为九等,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
该制度创立之初,注重家世、道德、才能,后逐渐流于形式,被门阀士族所操纵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际上也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开展 [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全新视角认识三省六部制材料 “三省六部制〞,简单地说,就是朝廷下面设立三个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最大的特色归结为一句话:追求体制内最大限度的民主,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别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做到理性决策,而且切实可行以德治国的国家中枢权力机构最重要的是决策民主,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发现问题:史学主流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是皇权集中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