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修改版)新天地-2.doc
13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新天地I标段工程结构施工图2、建筑施工手册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7、大体积砼施工规范GB50496—2009二、基本概况: 本工程底板厚度为1400m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面标高为—5.7m,单体底板施工总方量均超过1000m3: 强度等级为C30(加强带砼等级采用C45),抗渗等级为P6,剪力墙等级为C45为防止大体积砼产生开裂现象,基础底板采用补偿收缩砼(砼内掺入6%SJ-W高性能膨胀抗裂剂其中加强带部位砼掺入6%SJ—W高性能膨胀抗裂剂)三、施工准备: 1、为保证混凝土的防水功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抗渗标号与强度等级,同时又能保证混凝土按工程量的充足供应,项目部将从宿州市场上考查技术力量较强的商品混凝土厂家,并对其质量、供应能力、资料提供、服务态度、环保性等几方面综合评价,择优选择 2、为保证厂家能提供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项目部将与厂家就合同中增加以下技术条款: a 优先选用低水化热和低碱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应优先选用火山灰水泥) b 适当增加一定比例的Ⅰ级粉煤灰,以改善砼的和易性及减少水泥用量。
c适当掺加缓凝剂,减缓水化热放热速度,所用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要求d 选择适当水灰比(不大于0 e混凝土坍落度应适当,以140mm为宜. f 选用中粗砂的细度模数为2.5~3.2,砂含泥量小于或等于3%;选用粒径较大的骨料,石子含泥量不大于1%,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 g混凝土应满足泵送的有关技术要求 h优化砼配合比,尽量减少砼最高温升:温控的关键问题是严格控制砼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而引起的内部温升过大,以减少内外温差因此,首先要优化砼配合比,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并在砼中掺加粉煤灰及减水剂(双掺).r筏板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P6,为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使用425级低水化热矿渣水泥(3天水化热为224Kj/Kg),水化热比普硅低10%左右(普硅三天水化热251 Kj/Kg )j掺加粉煤灰:砼中掺加粉煤灰可以提高砼密实度和增加砼流动度利于泵送砼施工同时由于它们早期不参与水化反应,因此可降低水泥早期的水化热k掺加高效减水剂:砼中要求掺高效减水剂,减水剂标准应符合JC8076—2008标准加入减水剂减水率可达到15%左右,并可延长砼凝结时间.按以上要求配制的砼,称“双掺"砼,有利于泵送施工,减少水泥用量,亦有利于大体积砼的温控.上述各项技术要求由商品砼厂家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试配确定,并提供商品砼配合比通知单、原材料检测报告及原材质量保证书。
3、混凝土浇筑方案确定: 由于本工程单体筏板厚度为1400mm,单体混凝土方量均超过1000m3,已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单体每栋楼均拟计划采用2台汽车泵同时分层浇筑浇筑过程中将会产生相当量的泌水,消除该部分泌水,振捣密实、连续浇筑不形成施工缝,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将是浇筑过程中控制的三大关健因素消除泌水的办法将采用在底板侧壁砖胎模上开设泄水孔泄水,以及浇筑工人在浇筑及找平时将表面泌水用扫把赶到低洼处再抽掉的办法来实现 为降低底板内混凝土内外温差,将通过采用合理配合比及早期养护来实现会同商混厂家确定能保证混凝土强度又适当增加混凝土掺合料以降低水化热,(无具体措施)从而降低混凝土早期内外温差,消灭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早期养护将采用随浇筑随搓平随覆盖的方法通过覆盖塑料布和草帘或毛毯覆盖散水养护等方式,一来减少混凝土内水散失、二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会降低太多而引起内外温差超过25℃当腹膜养护超过72小时后,再利用地下室预留的钢板止水带蓄水养护,即采用蓄水养护法,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4、温差及裂缝控制 为能随时跟踪混凝土内外温差,将对底板进行测温追踪在底板上进行测温点布置,对每点进行定时测温测温结果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到项目部技术组,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温差,具体措施以重新覆盖草帘或毛毯加更换低温水重新蓄水为主,养护时间加长,直至内外温差符合要求为止.5、单体栋号劳动力配备:砼工20人;壮工10人;瓦工技术工4人;电工2人;机修工2人;架子工4人;车辆指挥2人;钢筋工、木工各2人;后勤人员3人;项目施工员1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
上述人员均按两班人员配备6、混凝土试块取样:根据混凝土每次浇筑量,确定试块的留置组数:一次性浇筑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超过1000m3时,普通混凝土按每200m3留一组标养试块,同条件试块每次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留设不少于两组,抗渗砼浇筑试件留设按每500m3留一组标养试块不少于两组.筏板砼工程共留置7组标养试件2组同条件试件 7、测温点的留设 为能对底板混凝土温度进行跟踪,及时掌握混凝土内外温差,以便对异常情况即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本工程将采用埋设测温导线方式进行测温:A、在浇筑砼之前,将测温导线固定在筏板钢筋笼内,导线上端标有明显标记,以免浇注砼时将导线埋入砼B、测温导线上端应超出砼表面20cm.C、具体测温点布置详见附图测温要求:测温时应检查导线是否有损坏现象,避免出现测温不准确现象,记录实测的温度值,在砼入模开始5天内每2小时测一次,6-12天每天早中晚各测一次,12天后,视具体情况而定.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可随时增加测量次数测温时应随时做好下列记录:砼入模温度、每次测温时间、各测温点的温度值、浇水养护时间、有异常天气,如雨、大风等发生的时间.测温时,当砼内部温度与其表面5cm处温差超过25℃时,测温人员应立即向现场工程技术负责人反映,具体措施以重新覆盖草帘或毛毯加更换低温水重新蓄水为主,养护时间加长,直至内外温差符合要求为止。
四、底板部位混凝土施工流程及操作工艺: 泵车就位→插筋挂线,以控制混凝土浇筑面标高及平整度→斜面分层浇筑混凝土→分层振捣→铁钯钯平→大杠找平→排除泌水→铁抹、木抹搓平→养护→测温 1、砼的输送采用汽车泵,以避免因拖泵泵管冲动使钢筋变形2、按照10×10m的间距在底板筋内插Ф12钢筋棒,外露200mm,上边拉白线,作为砼浇注厚度的控制依据 3、采用分层法浇筑混凝土,每层浇注厚度不大于500mm,底层与上层砼浇注间歇时间不大于20h(不超过砼初凝时间)4、随着每层混凝土浇筑,随层用振捣棒进行振捣,要求每次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未初凝的混凝土中不小于50mm,以利于上下两层混凝土接触面密实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为棒长的1.25倍,振捣程序以坡面出现返浆,不再冒气泡时为准 5、随每层斜面的振捣,后面工人用铁耙将灰面耙平,标高以插筋上的挂线下返200mm为依据找平 6、灰面用铁钯钯平后,由抹灰工用2m长铝合金大杠对灰面进行准确找平7、灰面用大杠找平后,由于混凝土中水的比重小,早期将出现表面泌水现象.距底板侧壁较近处的泌水,将通过侧壁上开设的泄水孔流入集水坑中;板面中央的泌水由专人用软扫把扫入底板砼低洼区采用人工排出,待低洼处泌水清理完毕后再用砼找平。
8、排除泌水后,混凝土初凝前由抹灰工用铁抹子先将板面搓平压实两遍,再用木抹子将板面混凝土搓平两遍,在砼浇注约5h后再用木抹子将板面混凝土搓平一遍,以消除板面裂缝 9、当混凝土浇筑完表面搓平后应及时用塑料布满盖,以防水分散失.12小时后,覆盖草帘并洒水进行养护24小时侯采用蓄水养护法,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蓄水深度不小于100mm如水温过高,(高于70℃)应进行换水五、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点及技术措施: 1、商砼进场配合比通知单、运输小票验收、坍落度测试. 对每次浇筑混凝土时,首车进场的混凝土进行配合比核对,确定与设计及工程部位相符检查每车混凝土的运输小票,计算该车混凝土从出厂(商砼站)到工程现场开始浇筑的时间,确保该段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否则应对该车混凝土作退场处理对每车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坍落度测试,试测值要求与配比通知单上要求数值上下不超过20mm,否则该车混凝土作退场处理 2、为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发生离析和分层浇筑间隙时间过长,拟计划采用两台汽车泵同时浇筑. 3、底板分层铺灰时,每层铺料长度控制:每层浇筑厚度500mm,每小时浇注砼约为40m3×2,底板平均宽度按18m计算,即每层铺灰长度为40/(0。
5×18)=44m×2,为了便于操作铺料长度按4.5m计算4、养护顺序:由于浇筑时间较长,前后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早晚不一,应按照先浇的先养护,后浇的后养护顺序进行,以防早浇筑完的混凝土不能及时养护及晚浇筑完的混凝土养护过早 六、底板混凝土控制裂缝出现的措施 1、 混凝土选用较小水灰比,以使混凝土早期就有较大的强度,满足抗拉强度大于温度应力,从而不产生裂缝 2、 选用较大粒径的粗骨料,增强混凝土抗裂能力 3、 尽可能选在较低温度的天气浇筑混凝土,减缓混凝土的水化高峰出现 4、 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以利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分层散失一部分混凝土热量 5、 及时合理进行养护,早期利用薄膜覆盖,减少混凝土水分散失,并保持表面温度不与内部温度有较大差值 6、 后期采用蓄水养护,一使混凝土养护充分,二利用水较大的比热容,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发生较大变化同时,可在水中状态下,发挥混凝土的自愈能力,弥补较小裂缝的产生. 7、 养护水温度不得太低,避免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太多而与内部温差大于25℃ 8、为确保砼内外温差满足要求,现场拟计划采用河北省武强县红星仪表厂生产的精密温度棒,全程测量砼内外温度,砼测温孔布设密度单体工程不少于24个点,均匀布置,详见附后:测温点剖面图及测温孔平面布置图.9、 根据测温情况,在混凝土温度较高时(高于70℃),可及时换蓄温度较底的水养护,通过热交换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高于25℃ 。
七、(二)突发事件的处理及特殊气候条件的施工措施1、为防止各种因素形成的不利条件容易出现冷缝,对于这一情况我项目部招开了专题会议,似采用下下两种方式解决此问题:(1)、如果出现混凝土跟不上的问题,我们拟采用降低流水段的长度,每来一车在老的浇筑面上都浇上一点的方法进行施工.(2)、现场每天24小时有双人值班,时刻对这一问题进行控制如出现苗头及时与搅拌站联系,责令他们增派车辆.(3)、要求搅拌站派驻代表,对混凝土的供需情况进行调度2、电路故障: 事先与供电局联系是否有停电计划,如有停电计划则浇筑计划相应后延在供电局没有停电计划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停电的情况.工地内部派两名电工白天黑夜两班24小时值.工地现有的供电线路在没浇筑之前进行检查.把易出现的问题排除3、 各种振动设备出现的故障,我们现场双倍配置,如出现问题,及时换下来修理4、 特殊气候条件的施工措施备注:本次地下室大体积砼浇筑期间,恰逢春夏阶段,因此若遇特殊天气,只需考虑雨季及高温季节大体积砼浇筑预防措施.41雨季施工措施1、以预防为主,采用防雨措施及加强现场排水手段;加强气象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将因在雨天施工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施工内容避开雨中施工。
2、施工期间密切注意天气预报,暴风雨来临前,做好相应防护及加固措施配备足够的雨季防雨防潮材料和设备,包括潜水泵、塑料薄膜、彩条布、雨衣、雨鞋等3、安排好雨期施工项目,不宜在雨期施工的项目,应尽量避开雨期施工4、场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场区总排水区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设置,根据现场周边附近市政管网设置排水渠,渠深05、运输道路应做好路拱,压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