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设计分类及配植原则.docx
19页植物分类(一)植物设计分类及配植原则1、种植形式上分:规则式,自然式 2、规则式:中心植(孤植)、对植及行列植3、自然式:丛植(树丛)、群植(树群)、片植(林植或纯林、混交 林)(二)规则式一中心植中心植(孤植)特点:单株配植,也可2或3株紧密栽植,形成单 株栽植效果,但必须同一树种选择要求:树种姿态优美,色彩鲜明,或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 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如:轮廓端正的雪松、金钱松;姿态丰富的罗汉松、五针松、油 松;有观干价值的白皮松、梧桐;有花大而美的白玉兰、广玉兰;具观 赏价值的银杏,槐树,元宝枫,鸡爪械,七叶树,榆树,榕树不正确表达3株丛植 3株重点演示推敲大小(不要太等量或失衡一最大、最小不要单独成组)、位置(不要成直线或等边三角形) 搭配技法:统一中求变化,先统一再变化(大小、高低、聚散、色彩、种类、轮廓)统一:A聚散-最大和最小稍近,中等稍远B种类、色彩-树种相同或相似变化:A大小、高低-大、中、小有差异B轮廓-姿态有差异平面轮廓呈不等边三角形,"2 + 1"式分组设置最大和最小为一组,中等大小为另一组,整体造型呈不对称均衡(自然)避免:在同一直线上,等边三角形,避免体量相当或失衡3株丛植正确与不正确对比正确表达不正确表达4株丛植4株重点演示推敲大小(不要太等量或失衡一最大、最小不要单独成组,不要2+2分组)、位置(不要成直线或等边三角形)搭配技法:统一中求变化,先统一再变化(大小、高低、聚散、色彩、种类、轮廓)统一:A聚散-形成组景的感觉B种类、色彩-树种为一种或两种,最多不超过两种变化:A大小、高低、聚散-大小有差异B轮廓-姿态有差异平面轮廓呈不等边四边形或不等边三角形,“3 + 1”分组设置。
第二大树为单株一组,另3株同3株丛植法避免:2+2分组,最大最小单独成组5株丛植5株推敲思路与4株一致搭配技法:统一中求变化,先统一再变化(大小、高低、聚散、色彩、种类、轮廓)统一:A聚散-形成组景的感觉B种类、色彩-树种为一种或两种,最多不超过两种变化:A大小、高低-大小有差异B轮廓-姿态有差异平面轮廓呈不等边三角形、不等边四边形或五边形,"3 + 2〃或"4+1"分组设置,任3株不处于同一直线3+2”分组中,最大树木在3株组,另2株同2株丛植法,3株同3株丛植法避免:2 + 2 + 1分组,最大最小单独成组二、群植(多个丛植在一个空间就是群植)群植一20-30株或更多的乔木或灌木混合栽植,在视觉上可见,故树 群有一定的规模上限树群的主要形式是混交树群,最多可分为五个层次:乔木层、亚乔木层、 大灌木层、小灌木层、多年生草本植被配置的基本原则:乔木层在中央,亚乔木层在外缘,大灌木、小灌木在 更外缘;常绿树在中央,落叶树在外缘,叶色及花色华丽的植物在更外 缘,使不致相互遮掩搭配技法:统一中求变化,先统一再变化(大小、高低(五层搭配:乔木 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地被)、聚散、色彩、种类、轮 廓) 统一:A聚散-符合2-5株的种植规则B种类-树种不宜过多,以免杂乱C色彩-整体统一,有变化变化:A大小、高低-五层搭配B轮廓-平面空间上表现为林缘线,在立面空间上表现为林冠线林缘线:平面空间的构图与国合林冠线:立面空间的前后与高下不同树形组成起伏变化的林冠线针阔叶混合组成的林冠线阔叶植物组成的林冠线针叶植物组成的林冠线三、片植有两组及多个群植单元组合在一起,单一树种或两个以上树种大量成片 栽植(上百棵)。
如中国传统园林中喜爰的竹林、梅林、松林,都是面积 不大的纯林密林:郁闭度为0.7-1.0的树林,不允许游人入内,道路密度为5-10% 疏林:郁闭度为04-0.6的树林,多为单纯乔木林密林疏林与草坪结合形成疏林草地,是最常见的疏林设计形式,以供游人在婆娑 的树荫下游憩应用:主景、配景、背景2-5株配置原则在多丛的组群中,要遵循:1 .不要等量2 .不要失衡3 .不要在一条直线上4 .尽量不要出现等边三角形或等边多边形5 .统一有变化(统一 :1.成组景2.种类不要太多3.色彩有统一基调,局部有变化4.轮廓有变化,边缘自然5.大小、高低有变化,多层搭配)常用尺度:依场地大小而定,体形略大,最好保留原有大树,满足观 赏空间(一般是4倍的树高)乔木:略大于常用大乔木尺度,冠幅210米,主杆分枝之3米中小乔木:冠幅5-8米灌木:冠幅3-4米比例尺:通常比例 1:200, 1:250,1:300,1:5002、功能:林荫和作为观赏的主景场地位置:开阔草地中心;河边,湖畔,用水作背景;建筑院落或 广场中心;桥头和道路转弯处,引导行人视线作用;3、表达与阴影:与单体乔灌绘制技法一致(三)规则式—对植和行列值定义:一种或多种植物元素组合,按照某种形式排列 设计核心要点:阵列感(规则、对称、均衡)--给人感觉庄严、整齐对植:行列植:尺度:在单体中与常用植物冠幅和高度一致。
间距:根据常用大小而定,一般大乔木5-8米(主干分枝22.5米),中小乔木3-5米,大灌木2-3米,小灌木1-2米比例尺:通常比例 1:200, 1:250,1:300,1:5002、设计中技法:中轴相对分明,排列有序,树冠体形整齐,几何形式 多样,相对均衡协调,色彩相对鲜明,轮廓富于变化场地位置:常用于园区入口,建筑物入口,道路两侧,广场或桥头两旁3、表达与阴影:与单体乔灌绘制技法一致演示规则式植物组合的画法一线:位置:广场、入口、道路中间、一侧,作用:引导、聚焦、分割 二线:位置:入口、道路两旁,作用:引导、分割 三线:位置:广场入口道路 作用:引导、聚焦、分割二三秋夜景观学习网演化要点:空间的尺度和功能,决定了植物数量,大小以及形式刍然式植物的平面表现及原则 自然式植物分为三类基本形式:丛植、群植、片植 丛植群植片植QLJGW.COM格秋凌景观学习网一、丛植丛植(树丛):分为单纯树丛和混交树丛两类,是园林设计中使用最多的种植形式单纯树丛混交树丛丛植基本形式:两株,三株,四株,五株(组景、自然)组合原则:统一中求变化,先统一再变化,变化不能破坏统一性(大小、高低(五层搭配: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地被层)、聚散、色彩、种类、轮廓)应用环境:主景,配景,背景2株丛植搭配技法:统一中求变化,先统一再变化(大小、高低、聚散、色彩、种类、轮廓)统一 :A聚散-间距小于两树冠半径之和B种类、色彩-树种相同或相似变化:A大小、高低-大小有差异B轮廓-姿态有差异2株丛植正确与不正确对比正确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