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梁思成的故事公开课.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70726631
  • 上传时间:2024-03-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梁思成的故事【文本解读】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科学之光”《梁思成的故事》是一篇散文,作者李辉用饱蘸激情的笔触写了梁思成不畏艰险丈量山西应县木塔以及拯救日本奈良城的故事,并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梁思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及作为建筑家对“建筑”的独特理解,让人在敬佩之余产生深深的思索相关课程标准】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基本内容2、体会梁思成深邃的精神内涵,品味其人格魅力3、学习梁思成精神,增强历史文化责任感评价任务】1.朗读课文,规范朗读字音和节奏,概括故事情节2.品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3.诵读课文,体会语言中的“智慧”课前预习】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2.熟读全文,思考本文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兴趣 教师导入语:同学们,有没有同学知道梁思成,谁来谈谈你的了解。

      梁思成是一个学识丰厚的人作为现代著名建筑史学家,他孜孜以求、身体力行,测绘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建筑;他刻苦钻研、呕心沥血,将智慧化作庄严神圣的国徽、雄伟壮丽的纪念碑等著名建筑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驰骋文字原野,深入解读梁思成 (板书课题:梁思成的故事)二.整体感知——初识梁思成 师:请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再次浏览课文,说说文章写了梁思成的哪些事件?注意捕捉相关语段,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浏览课文,说说本文写了梁思成的哪些事件?(方法提示:1、寻找相关段落;2、提取关键词语)(生默读课文3分钟)生1:第一件事是梁思成冒着危险勘测山西应县木塔;第二件事是梁思成抛弃国耻家仇保护日本古都奈良师:这位同学抓住了人物和事件两个要素,信息捕捉简洁而准确除了这两件主要事情,有没有略写的事件?生2:梁思成为自己勘测的河北辽代古庙被拆感到惋惜三、重点品读——走近梁思成师:写人离不开事件,具体事件是我们把握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让我们深情朗读,走近梁思成,请同学们先品读第6节“梁思成堪测应县木塔”这一部分,说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梁思成多媒体展示)品读“梁思成勘测应县木塔”部分: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梁思成。

      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师:先来展示一下老师的品读成果(多媒体展示)例如:他们爬到了塔顶,但塔刹还有十多米高,除了几根铁索外,没有任何可供攀援的东西这个句子写出了环境的险恶,条件的艰苦我从中读出一个敬业、无畏的梁思成师:老师采用的是抓住关键词语品析语言的方法,同学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品读成果生1:“梁思成第一个抓住铁索,两腿悬空地往刹尖攀援”,我从“第一个”“两腿悬空”“攀援”读出了一个勇敢,为了工作不顾安危的梁思成师:品读较深刻,能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感情?(生1有感情地读)师:读出了一种敬佩之情,好生2:“他就那么毫无顾忌地攀援,大风中,他摇摆着身体我从“毫无顾忌”“摇摆”读到了一个敬业、无畏、对工作热爱的梁思成师:重读关键词,把感情强化出来生有感情地朗读)生3:“那时,他顾不上九百多年历史的古塔木板已经枯朽,也未想铁索是否锈蚀或断裂我从“顾不上”、“也未想”读出了一个为了事业忘我、不畏艰难的梁思成生4:“大风中,他摇摆着身躯”我从“大风中”读到了环境险恶,更衬托他无畏的精神师:大家品得细腻,读得也很动情这段文字虽是莫先生的回忆,读来却历历在目,一个敬业无畏的科学家形象呼之欲出。

      老师读了特别感动,这感动还源于文字的背后有这样一段背景:梁思成在学生时代因一场车祸,由一个堂堂男儿变成了一个又驼又瘸的严重残疾之人,而他要堪测的应县木塔又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大的木塔,他在登塔时面临多大的危险呀!那么他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也要堪测木塔的思想根源是什么?请同学们从这部分找出直接提示他思想根源的语段生(齐):第10节师:齐读这一段,找出提示这一思想根源最关键的一句生齐声朗读)生5:最关键句子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师:原来梁思成是一个视建筑为生命的人,这是作者站在历史高度对他的评价,也是对前文记叙的升华师板书:视建筑为生命)师:梁思成视建筑为生命,而建筑则是客观存在的,他为什么要把建筑作为生命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直接提示这一原因的语句生1:“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师:建筑表现了创造者或人类的什么?结合你的阅历举例子说明生2: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辉煌,体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也体现着古代人类的文化师:语言凝炼哪位同学能从其他角度,再举例分析生3:中国的故宫,它不仅见证了明清两代的历史,它凝聚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皇权思想;另外它精巧的结构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师:建筑是一种艺术,是立体的绘画,是凝固的音乐它和音乐、绘画一样承载着历史文化,是人类精神和智慧的表现这正是建筑价值所在,也是建筑生命、灵魂的体现四、重点研读——走近梁思成师:正是因为梁思成视建筑为生命,深刻认识到建筑的价值,所以他才能比别人想的更深、更远,才能做出令世人钦佩的匡世之举,这一举动是?生(齐):保护日本古都奈良师:我们一起研读“梁思成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也就是文章14-22节:说说你又还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梁思成?同学们可以结合文中所写内容抓关键词语、句子来分析,也可以从写作方法(即怎样写)的角度来研读多媒体出示)重点研读——走近梁思成研读“梁思成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部分”:结合文中所写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梁思成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方法提示:可以从作者所写内容(理解具体词语、关键句子)的角度研读人物形象,也可以从写作方法(即怎样写)的角度来研读生放开声音,边读边思)(声音消失)师:同学们读完了,请大家和你小组的同学合作交流,并在组内推荐代表发言生热烈讨论,师巡回静听)师:好,让我们来碰撞一下思想的火花,哪一组先说?生1:他是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文章14节写他的妻子的弟弟、他和全民族都遭受日本侵略,而他仍保护日本的奈良。

      师:超越常人的冷静,他放弃了国耻家恨,他为什么放弃国耻家恨?生2:因为他是个目光长远的人,文章16节“那座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亲自指导设计的唐招提寺是他所知道的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建筑”生3:他站在世界的角度看问题,15节中“他知道,地球上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属于人类”师:抓住点睛之笔,诠释目光长远,精辟生4:他是一个热爱古建筑的人17节可以看出,他在建筑与国仇家恨之间选择了建筑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这里梁思成对古建筑的热爱与前文“勘测应县木塔”时所表现的对古建筑的热爱,两种热爱一样吗?生(齐):不一样生5:勘测应县木塔出于他的兴趣,是一种对职业的爱好;而保护日本奈良则是一种保护、爱护生6:前文“山西应县木塔”是自己国家的,梁思成是应该爱的;而这里保护日本奈良则是在梁民成面临国耻家仇怀着深仇大恨仍然去保护,是种大爱师:科学家是有国籍的,而科学则是没有国界的生7:文章19节梁思成所说的话也说明他是个爱憎分明和胸怀博大的人师:很好能用有感情的朗读再现他的精神吗?(生很有激情地读)师:有没有从写法上作探究的?生8:18节写美国军官司的困惑不解来侧面表现梁思成的精神师:善于发现的同学!通过刚才的研读,我们读到了梁思成超越常人的理性,瞩目历史的远见,这样的人才是一个文化视野广阔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具有文化的精神的人。

      同学们齐读15节,再次感受他的境界生齐读,师板书)师:多么精辟而深刻的诠释啊,此时此刻,我们心中不止是敬仰,更多了一份感动古来圣贤皆寂寞,一个超越时代的人一定是寂寞的,梁思成也不例外,他也有着不被人理解的深深的遗憾,这遗憾是什么?生(齐):辽代古庙被拆师:这遗憾化作一声叹息生(齐):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师: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会?1957年,北京47座城门角楼被拆,至今仅有3座残存据说当年梁思成奔走求告,竭力保护的北京城墙,城墙被拆的前一天晚上,他沿着北京城墙走了一夜,哭了一夜,这种遗憾多么令人动容!可叹的是,历史的遗憾至今仍在我们身边重演南阳康熙年间的天妃庙风韵不在,焦作怀商历史文化遗迹即将被改造,商丘明代原始城墙2002年被毁师边说边用幻灯展示图片)五、深情感悟——回望梁思成师:残缺的砖瓦、朽败的门窗、斑驳的墙壁、滋生的蔓草,它们在诉说人类历史的逝去,它们在诉说人类对文化漠视,它们更在诉说人类智慧的毁灭!在大力提倡保护文化遗产的今天,历史的烟尘渐渐消散,人类历史激情将逐渐隐退!怪不得作者站在历史角度这样诠释他: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此时此刻,你对梁思成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请用一两句话表达你新的认识或感悟。

      多媒体出示)深情感悟——回望梁思成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梁思成新的认识或感悟生1:梁思成,你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你的爱不仅对于家庭、对于职业,对于国家,更超越个人,超越民族,是让人为之震撼的!尽管很多的建筑被拆毁,但是你捍卫建筑事业的会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师:充满了敬意,又饱含思考生2:梁思成,你是个伟大的建筑学家,你用全部身心诠释了建筑的真谛!你更是一面旗帜,用你的精神感召着我们!师小结:这个世纪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梁思成!但梁思成不能只属于这个世纪,他属于世界,属于人类,属于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愿我们秉承他的文化精神,做一个世界主义者!五、布置作业1.熟练朗读全文2.完成《助学》相关题目、 【教后反思】 亮点:新课程要求教和学都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 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恰到好处的为课堂教学服务,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令我满意不足:在讨论环节中,耗费时间过多。

      建议: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录音、电视散文等形式补充有关必要资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