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状况调查.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27682249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1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状况调查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状况调查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关系总体来说,现在高校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务实、纯朴、和谐,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局面这样的不和谐局面在这个功利性、目的性较强的社会背景中,被高校规模扩张、教师科研成果、学生心理健康等表面现象所遮蔽,而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掌握现实生活中高校师生关系状况,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出对策建议,笔者在西安市内20余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253份,回收率83.5%,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及部分刚毕业离校的学生、在职任课教师及部分教学管理人员 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表现 调查显示,师生关系总体较好,教师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学生尊重老师、崇拜老师但师生之间主流的和谐关系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特性,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入探讨 师生之间情感的疏离性师生彼此情感交融、交往真诚、交流广泛而深入是关系和谐的前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也曾有过师生关系的“蜜月期”。

      但现在,在很多老师和学生那里,这种彼此密切融洽的关系仿佛离自己非常遥远,已经成为退休老教师的美好回忆老师只是在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在他面前,剩下的只是冷冰冰的教育体制、面无表情的教育对象和沉重的经济科研压力;而对学生来说,索然无味的课堂教学和行色匆匆的老师,在自然空间上拉开了与老师的距离,在情感上也互不交融人们之间情感的密疏与彼此交往的频度、深度呈正相关但问卷调查表明,高达83.5%的学生认为和老师的关系很平淡,只限于课堂交流,或者很疏远,没有交流,而且在课堂上交流的内容至多限于知识的单向传递即使与老师有交往,也只是一般性的学习方面的交流由于关系疏远,彼此陌生,当有了思想感情或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苦恼时,只有14.6%的学生首先与老师沟通,有61.8%的学生首先向朋友倾诉或上网发泄应该引起老师警觉的是,还有19.9%的学生会憋在心里,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发现他们的苦恼并给予帮助,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对老师的访谈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之外与学生交往很少,只有很少数的老师与学生有经常性的联系;对师生关系的现状,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彼此疏离 师生之间交往的功利性真实的师生关系的生成基于这样的共同目标:对真理的敬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升人的创造力、增强人对生活意义找寻与追求的能力。

      但市场经济激发的逐利性正在侵蚀高等学校这片“圣土”,本应纯洁、高尚的师生关系中一部分渗透着非常明显的等价交换、有偿服务的经济特征调查问卷中,有17.1%的学生表示会经常带礼品拜访老师,或者求老师帮忙时就送礼刘研究生而言,挑选导师时一般比较喜欢有重大课题和项目的老师大多数接受访谈的老师也认为学生急功近利,价值观、人生观都受到利益观念的影响从“老师”到“老板”不仅是称谓的变化,它折射出的更是师生关系的铜臭气息导师忙着申报课题,雇用学生参与具体工作,成为自己课题的“劳动力”研究生需要导师提供的项目与经费,以完成论文、获取学位、锻炼能力、增加就业资本 师生之间关系的消极性在大学校园里,这样的场景比较常见:离上课还有四五分钟,老师、学生从不同方向匆匆赶往教室下课铃一响,他们又从教室奔向不同的方向调查问卷显示,79.8%的学生基本没有或者很少有在课余时间与老师交流的机会虽然有75.3%的学生表示会在校园里与迎面而来的任课教师礼貌地打招呼,但大多数老师却认为学生缺乏基本的礼貌事实上,老师自己也叫不出学生的名字从与老师的合作态度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被动性,如果老师要求与学生一起做事,49.6%的学生会响应,也有8.2%的学生找借口不去。

      课堂上的表现也差不多,66.3%的学生表示只有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时才会回答问题,17.8%的学生绝对不会积极回答问题,远远高于积极回答问题同学的比例(仅2.4%)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不主动,只有25.1%的同学肯定老师能经常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 师生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性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负有教育的责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负有学习的责任两者的主体地位和社会责任是不同的但这不能妨碍师生人格的平等他们都需要尊重、需要爱、需要被理解但有33%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时不公平或者很不公平;69.7%的学生认为在请教老师问题时,老师存在不耐心、敷衍的态度,甚至有不屑的眼光这些都会使学生的人格受到伤害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履行教育使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高效工作的前提师生关系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需要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需要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情感交融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情感交融需要彼此的爱,老师要关爱学生,学生要爱戴老师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池塘里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亲朋之爱,主要表现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上。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要求相结合”情感交融需要双方深度的交往在真诚的沟通交流中,化解矛盾,消除隔阂、促进共识师生之间的宽容和理解也很重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在互相包容中寻找交流的共鸣点 和而不同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样态和谐高校师生关系并不否定师生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没有差异、没有不同,就是抽象的同一,就不会和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地位、负有不同的责任,他们对知识、方法、人际关系等问题的看法肯定存在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深度争论、批判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公正性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公正是公平、正义,也是指既要用同一尺度衡量所有的人或事,即一视同仁,又要保证这~尺度的正当性、合理性正义是秩序的首要美德学校规则、制度的设计和安排首先要体现正义原则,同时要给每个同学提供同样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遵守秩序,维护学校和教师的公信力和权威,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 民主平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时代诉求强化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并负有主导性的职责,这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常常渗入教学活动之外的其他活动中教师在其他方面仍然占据着许多优势条件,拥有相当程度的话语“霸权”和谐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自觉消解由于身份、年龄、知识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生成的话语“霸权”,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价值追求师生双方应该透过社会角色的“面具”,看到他们背后实质性的诉求,采用“换位”“移情”“理解”的方法和思路,去建立一种超越有差别的“角色关系”的平等“人格关系”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高校的教育管理活动在参与管理中,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习惯、形成稳定的独立人格,在参与管理的真切实践情感体验中获得快乐、习得知识、锤炼品行,增进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