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城公务员招聘考试题历年行测真题及答案汇总(含详解)第1023期.docx
163页庆城公务员招聘考试题历年行测真题及答案汇总(含详解)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公文写作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_____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杭州西湖特别会议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A项,中共一大是党的创立的会议;B项,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项,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党员加人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D项,西湖特别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国共两党“党外联合”方针向“党内合作”方针的转变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大致界线是_____A: 秦岭B: 大别山C: 巫山D: 雪峰山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考点:中国的地形地势试题分析:巫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东西两侧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即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山是巫山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边地城市风貌的千姿百态,原本就是__的事情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A: 水到渠成B: 司空见惯C: 顺其自然D: 顺理成章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成语填空解析此题考查成语的语境搭配和不同侧重点辨析。
题干用“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指出原因,“城市风貌千姿百态”是其逻辑结果,两句之间存在逻辑的顺承顺理成章”比喻某种原因合乎逻辑或常理发生某种结果,强调的是合乎逻辑或常理,与题干逻辑结构符合顺其自然”强调的是不人为干涉事物发展进程,但题干讲的是城市风貌的形成,这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故不选;“水到渠成”本义指水流过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引申为只要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强调的是条件要充分,故不选;“司空见惯”比喻本来有些奇怪的事情,现在大家看惯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不符语境故正确答案为D4.某留学生在国外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盘子时要刷六遍一开始他还能按要求去做,刷着刷着,发现少刷一遍也挺干净,于是就只刷五遍;后来,发现再少刷一遍还是挺干净,于是又减少了一遍,只刷四遍事情传开后,再也没有公司聘用这个学生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来看,案例中该留学生的行为不符合_____的要求A: 办事公道B: 艰苦奋斗C: 诚实守信D: 奉献社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C[解析]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欺诈该留学生的行为明显违背诚实信用的要求。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人们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流的是_____A: 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B: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C: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D: 修水库把雨水蓄积起来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修水库蓄积雨水属于开源措施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_____A: 草稿B: 定稿C: 正本D: 副本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正本”是指具有法定效用的、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正式文本草稿”并不具有法定效用,“副本”不具备所有的生效标志,“定稿”具有法定效用,但并不具备所有生效标志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1,-5/7,12/25,-73/79,_____A: 233/241B: -233/241C: 221/231D: -221/231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分子、分母分别按规律变化,且各项正负交替分母:lx3+4=7,7x3+4=25,25x3+4=79,79x3+4=(241)。
分子:分母依次减去0、2、4、6、(8),241-8=(233)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我国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是_____A: 乡镇人民政府B: 街道办事处C: 县人民政府D: 村民委员会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B项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的派出机关,行使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赋予的职权D项村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人离开了文化,离开了文化的创造与积累,离开了文化世界的价值和意义,也就自然丧失了现实文化价值的意义,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本质反之,文化若离开了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这段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_____A: 文化与人的本质实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B: 人如果没有文化,则其就没有做人的资格C: 文化只能反映人的活动D: 没有文化,人也能通过其他途径实现人的本质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文段“反之”前后分别论述了人离开了文化和文化离开了人造成的后果,以此说明人与文化二者不可分离,即文化与人的的本质实现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故选A。
B项主观臆断,“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本质”并不意味着“没有做人的资格”;C项在文段中没有依据,事实上文化不只反映人的活动;文段第一句话即论述了人离开了文化,就不可能实现人的本质,所以D项也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10.管理者的能力素质、管理手段的高低与管理的幅度成_____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不可比D: 对比关系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管理幅度指一个人或组织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或机构的数目,又称控制幅度管理者的能力素质越强,管理幅度越大所以,管理者的能力素质、管理手段的高低与管理的幅度成正比故本题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某企业因生产任务较重,要求职工每天加班工作,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该企业侵犯了劳动者的哪些合法权益?_____A: 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B: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 休息、休假的权利D: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本题中企业职工长时间加班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导致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属于侵犯劳动者的休息权。
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在行政诉讼中,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可以不受理的案件是_____A: 某国家机关干部对降级处分不服B: 某企业对行政机关的收费不服C: 某公民对民政机关不发放抚恤金不服D: 某人对行政机关拒绝颁发营业执照不服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选项A符合第(3)项,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幼儿在认识b和d、土和士、方和万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靖,这说明_____ A: 幼儿方位知鞏不够精确 B: 幼儿观察的概括性不足C: 幼儿观察的细致性不够D: 幼儿感觉的适应能力不强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学前初期儿童的观察也往往不够仔细、认真,常常是粗枝大叶、笼统、片面他们能看见颜色鲜艳、位置突出、新鲜、有变化的物体,看不见虽然能代表事物实质却不显眼、不突出、比较细致的部分,有时甚至发生错误。
如小班幼儿把柿子当成西红柿,分不清蜜蜂和苍蝇,绵羊和山羊的事时常发生本题所属考点-学前儿童发展14.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按记录事件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_____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②当看到合作社成员名单有自己时,禁不住热泪满面③回家后,看见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④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A: ①②④③B: ②③④①C: ②④③①D: ④②①③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①“大包干”存在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 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 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②农业生产合作社存在于在建国后的三大改造时期三大改造起止 时间为1953~1956年③红卫兵存在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即1966~1976年④大炼钢铁运动发生于1958年据此可知,本题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②④③①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民族复兴精神之“钙”,是全面深化改革力量之源。
其中,体现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是_____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爱岗、创新、奉献、诚信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发展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这一时期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政策有_____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2758号决议,而题目要求的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期间,故②不选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_____A: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 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 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解析]斯大林体制适应了苏联当时相对落后的社会现实,在某一时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从长远看,它的弊端也是明显的,比如,不能调动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忽视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长期得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