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氧化碳课题.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9173041
  • 上传时间:2024-0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二氧化碳年级学科:九年级化学说课者:林毅单位与联系方式:福州亭江中学 fujianyidong@教学设计【引言】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

      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二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板书】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和水反应:                     H2O+CO2==H2CO3  【演示】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广西桂林著名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长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应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讲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  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  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不能供给呼吸 (3)与水反应:CO2+H2O==H2CO3 碳酸的不稳定性:H2CO3=CO2↑+H2O (4)与Ca(OH)2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 三、CO2的主要用途: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气体肥料、制干冰等。

      四、温室效应 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课堂中我将主要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从实验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明确“化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 但是由于本课时的内容安排较紧凑,实验较多,部分后进生思维可能会跟不上,所以我将通过课后来加强这些同学对知识的消化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