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版七年级音乐下册部分教案(共16页).doc
1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国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中国娃》,激发做个中国娃的自豪感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带有中国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通称为“民通”歌曲歌词纯朴、直率,真诚地表露了华夏子孙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的热爱旋律采用了陕北民歌的素材,但有很大的创作成分,有歌演体的风格,其中装饰音、儿化音的运用使歌曲的韵味十分具有乡土气息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愉快的寒假生活就在新学期的上课中结束了,同学们在音乐方面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下面谁先把自己的成果拿来与大家分享?生:自由发言二、导入新课师: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我听到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也是大家很喜欢的三位男歌手演唱的,是什么歌曲?生:是《百家姓》师:不错,百家姓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姓氏的一个组合,也是表现我们中国人团结一心的四字经,是我们中国人才拥有的所以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高歌一曲《中国娃》,先请大家听一遍三、聆听与感受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倾听歌曲2、歌曲分析:歌曲的主要部分是“主唱”段头与尾的“童谣”是伴唱,这是流行歌曲的常用手法。
主唱部分为展开性的二段体结构,调式是六声徵调式,旋律明朗,流畅3、听后谈话:师:你们作为一个中国娃,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发言四、表现与鉴赏(跟唱、表演,表达对歌曲的理解)1、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一听,哼一哼歌曲的旋律,歌词里都唱了什么?2、讲讲对歌曲旋律的感受和歌词内容的粗略理解五、体验与探索1、学唱歌曲旋律先拍击节奏,然后随老师的琴声唱旋律教师纠正错误之处后再齐唱歌曲2、你唱了这首歌曲后有什么感受?3、寻找歌曲中具有特色的地方5、谈话表达对中国的热爱,用自豪的声音告诉全世界:我是中国娃,我爱中国这个家六、创造与表演1、学生自由结伴《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设计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好动,求知欲很强,特别喜欢流行音乐,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很浓,对音乐表现力比较差教学内容分析:第一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个自选歌曲演唱的单元少年时代应该是充满歌声的时代,歌声也不是单一不变的,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特别喜欢演唱的或者是特别想听到的歌曲所以,这一单元的歌曲选入了《中国娃》、《众人划桨开大船》、《孤独的牧羊人》、《森林水车》、《长城谣》,这些歌曲的选材无论是从歌曲的体裁,还是演唱形式都有很大的代表性。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每个孩子体验合唱的魅力,完成演唱任务,并对自己喜欢的歌曲完成自己的演唱设计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完成一个小合唱的设计同时,也可以启发孩子参与合唱的训练及指挥了解几种常用的拍子的记号以及它们的指挥图示,并加以练习教学难点分析:各声部音高音量的准确配合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娃》、《众人划桨开大船》导入:提问导入----中华民族有两大母亲河,有哪位同学知道她们的名字?学生回答:长江和黄河由黄河引入课题,我们喝的是黄河水,我们有相同的肤色,我们说着中国话,写着中国字,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娃板书:一、《中国娃》请同学们欣赏《中国娃》请仔细聆听讲解歌曲:这首歌曲由作词、作曲合作于1996年完成的,1997年CCTV春节晚会由著名歌手解小东演唱,并获得当年春节晚会歌曲类节目二等奖从此《中国娃》成为中国人最爱的爱国励志歌曲2004年,因这首歌协助儿基会创立《中国娃基金会》,并担任形象大使,旨在帮助各地中小学校建立中国娃音乐教室,致力于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用音乐启迪儿童心智课堂练习一:节奏练习 4/4X XX X XX ︳XX XX X 0 ︳XX XX XX XX ︳XX XX X 0 ‖学唱全曲。
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十双筷子就不容易被折断”接下来我们学习一首团结显示力量的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板书:二、《众人划桨开大船》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讲解歌曲:这首歌曲是由、王持久作词,陈翔宇作曲由付笛声演唱这首歌曲创作于1月《众人划桨开大船》是首励志歌曲,其所用的劳动号子风格流畅有力歌曲自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首唱之后,旋即红遍大江南北课堂练习:节奏练习4/4节奏一:XX X ︱XX XX XXXX X ︱XX XX XXXX X ︱XX XX XXXX X ‖节奏二:X XX XX X ︱XX XX X.X X ︱ X XX XX X ︱XX XX. X -‖学唱全曲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首歌曲都是励志歌曲,让我们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八、作业安排:把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设计并请家人朋友和老师欣赏九、教学资源:《中国娃》视频,《众人划桨开大船》视频课后反思:学生对于《中国娃》的演唱韵味一下子不能全部掌握尤其是北京话的味道也就是儿化音的处理对于《众人划桨开大船》热情很高,而对于音准的把握,以及强弱的对比方面要多加练习如果有时间,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多元化的艺术处理。
《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湘艺版音乐教材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听赏《哆来咪》和《雪绒花》2、准确、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3、了解"约德尔调"和中国民歌中的衬词、衬腔教学重点: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愉快地唱歌教学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欣赏《哆来咪》2、介绍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师:还有一首广泛流传的歌曲也是出自这部电影,就在我们这学期的教科书上,你们知道它的歌名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会唱的同学跟着唱一遍3、欣赏《雪绒花》师:这些歌曲组成了影片的精彩部分,其中还有一首歌曲也非常好听,它是上校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家庭教师玛丽亚带领着孩子们表演的一段木偶剧,非常的诙谐、动听,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二、歌曲教学1、听赏《孤独的牧羊人》2、介绍歌曲师:刚才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很多人物,你们能告诉老师吗?(请举手生:有牧羊人,有王子,有挑担的农夫,等等师:如果你是作曲家,你会给这首歌曲取个什么名字?(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师:为什么这首歌曲会叫做《孤独的牧羊人》?(生答......)师:高高的山顶上牧羊人一个人在山顶放养,没有人陪伴他,他只有用自己的歌声来驱散他的孤独和寂寞,但他的内心并不孤独。
他用自己嘹亮、明快而动听的歌声表达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由此而感染了一大群人,有王子、农夫、喝啤酒的人,最后还有个小姑娘和他唱起了二重唱3、自主学唱歌曲师:边听老师弹一遍这首歌的旋律,你们仔细地观察曲谱,并用"来"来轻轻地跟唱一遍4、听曲范唱,并轻声跟唱师:现在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曲,并试着把歌词唱出来播放课件)5、表现歌曲师:接下来,我们分成三组,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所有的"来咿噢嘟"齐唱,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唱得好你们讨论一下,你们这一组用什么样的感情来唱这一段歌曲教师伴奏,学生演唱6、介绍“约德尔调”师:歌曲创作者采用了"约德尔调"写成了这首曲子,使歌曲欢快、诙谐,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叫"约德尔调"师:在我们中国的一些民族中,除了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也常常穿插了一些语气词、象声词,甚至很多还是无意可解的语句,但一经和正词配曲歌唱,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时,它们就能表现出鲜明的情感,成为整个歌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区别正词,我们称之为"衬词",写谱时常用括号括起来,衬词的曲调,称为"衬腔"同学们,你们想想你们身边有哪些带衬词、衬腔的歌曲师生共同讨论演唱:(1)《康定情歌》(2)《青春舞曲》(3)《太阳出来喜洋洋》(4)《赶圩归来呵哩哩》(5)《脚夫调》、《众人划浆开大船》(6)《采磨菇的小姑娘》 三、课堂小结其实我们了解的国外"约德尔调"和在民歌中出现的"衬词、衬腔"都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一种歌曲表现手法,它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多留心,注意一下这些表现手法,多收集一些,我们可以开展一次演唱会森林水车教学目标: 感受外国歌曲的独特风格以及它所表现出的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为歌谣创编节奏并能读一读,并能有表情地读、唱重点难点: 学唱《森林水车》,并能加入打击乐器和表演动作读与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电脑课件:欣赏画面,并向同学们简介一下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名、作者、国籍等,让同学们对这首管弦乐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结合电脑画面初听歌曲,让学生注意聆听音乐二、感受与体验 1、初听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一下水车的外形、用途及作用,然后教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这首乐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学唱歌曲:请同学们在听后说一说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3、结合图片向大家介绍一下古老的水车,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更进一步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场景 三、创造与表演 1、让学生用色彩或线条来表现自己所听到的水车声、鸟叫声、流水声、太阳升起的感觉,可以画在课本上所出示的空格中让学生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画完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表现的是什么? 2、齐唱歌曲,学生随音乐自由表演,下课。
课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歌曲巩固练习,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歌曲难点的演唱,并能声情并茂地背唱在欣赏时,学生能用水彩笔或线条表现出自己所听到、感受到的内容;也能较好地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长城谣教学内容:欣赏长城谣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能准确地哼唱《长城谣》的旋律,通过学唱《长城谣》,了解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能用不同的声音、气息,有控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欣赏法、视听结合法、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正确哼唱《长城谣》的旋律;能有感情地朗诵、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朗诵歌词、学唱歌谱,能了解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歌曲的特点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 听听《长城谣》(一) 情感激发:1、带问题欣赏歌曲《长城谣》思考:同学们,今天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名的歌曲,边欣赏音乐边思考这首歌曲把你带到了哪个年代?生答2、视频欣赏《抗日战争》,背景音乐乐曲《长城谣》师介绍:是呀!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许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许多人不得不背景离乡,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的音乐家们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愤,用音符下了这一切说明: (二)情感体验:1、初听乐曲: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由作曲家刘雪庵在抗日战争时期看到人民苦难的生活写下的曲子叫《长城谣》让我们再次边听边思考:这首乐曲表达了作曲家怎样的情绪?生欣赏乐曲《长城谣》,回答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其实,这首器乐曲是由同名歌曲《长城谣》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