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必考点解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同步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21页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2008年的雪灾让人们记忆犹新,如图所示是推土机清除盘山公路上积雪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土机的车轮缠绕铁链是为了减小摩擦B.推土机在匀速转弯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C.推土机开得越快,惯性越大D.推土机提升雪的过程中,操纵杆用到了杠杆原理2、下列叙述中 ,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的是( ) A.使劲抓杠铃但没有举起来 B.举着杠铃在水平地面行走C.将杠铃从地面举过头顶 D.举着杠铃原地静止不动3、关于物理课上的一些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用粉笔写板书时,粉笔断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学生用签字笔记笔记时,签字笔是省力杠杆C.风吹动书翻页,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D.用橡皮蹭掉画错的图时,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4、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B.C. D.5、下列数据较为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中学生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B.重庆南山一棵树的气压约为 C.一个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约为5ND.将两个鸡蛋举高1m克服鸡蛋重力做功约为10J6、小明家装修新房,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匀速向上提升,若将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提升了相同的距离。
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装置绳子端上升的速度相同B.两种装置中拉力大小相等C.两次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相等D.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7、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缓慢拉到顶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克服木箱重力做的功为800JB.木箱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25NC.斜面对木箱支持力做功为200JD.拉动木箱的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8、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 ) 甲: 乙: 丙: A.F1:F2:F3=2:1:4 S1:S2:S3=2:1:4 B.F1:F2:F3=2:4:1 S1:S2:S3=2:4:1 C.F1:F2:F3=2:4:1 v1:v2:v3=2:1:4 D.F1:F2:F3=2:1:4 v1:v2:v3=2:4:19、小明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若所用时间为30s,楼房层高为3m,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哪个值( ) A.1000W B.100W C.10W D.1W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连通器与液压机原理相同 B.使用简单机械省功C.使用简单机械一定省力 D.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GA=10N,GB=20N,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物体A上,使A向右匀速滑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N,拉力F为 N.(已知物体A、B和地面的表面粗糙程度都相同,摩擦力f与表面所受的压力 成正比,且 =0.2,不计绳、弹簧秤、滑轮的重力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2、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重力为GA、GB的A、 B两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若GA=GB,则FA FB;若FA=FB,则GA GB选填“>”、“<”或“=”)3、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2kg,杆秤自身质量忽略不计,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体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m和0.2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kg,若秤砣上粘有油污,则测量值比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要 (选填 “偏大”或“偏小”)4、如图所示,小明的爸爸用600N的拉力使重114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2m(不计摩擦及绳重),此时滑轮组的械效率为 体重为450N的小明也用此滑轮组来提升同一物体,但物体没有被拉动,当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0N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N5、如图,轻杆OA可绕O点自由转动,用细线将15N的重物挂在A处,小林在B处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住轻杆,OB和BA长度之比为3:5.下列问题中,轻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1)此杠杆类型与 (钓鱼竿/羊角锤)相同 (2)拉力大小为 。
(3)若仅增加物重,则拉力的变化量与物重的变化量之比为 (4)若拉力方向变为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则拉力将变 (大/小)理由是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置过程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如图所示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交警只用了30s的时间,指挥拖车在水平路面上将故障车匀速拖离了现场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6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做功2.7×105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求:(1)故障车在30s内通过的路程; (2)对故障车所做的有用功; (3)故障车在被拖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2、如图所示,重为5N的国旗在拉力F作用下,4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了一段距离,此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5W求:(不考虑摩擦)(1)拉力所做的功; (2)国旗上升的距离 3、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并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2m,物体重6×103N,汽车重G车=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5×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 (1)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3m/s,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多长时间?(2)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功多少J?(3)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W?4、现有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正前面有一辆因故障而停止的小货车,于是紧急刹车。
汽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到紧急刹车所需反应时间为0.5s,刹车后经过10s汽车停止,在刹车后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g=10N/kg求:(1)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这段时间,汽车运动的路程是多少?(2)如果汽车的质量为3t,正常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3倍,那么,汽车在反应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5、为了响应低碳,绿色出行的号召,岳阳市投入了大量的共享单车,极大的便利了市民的生活,如图所示,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背着书包骑着共享单车,在2min内匀速行驶了480m,假定共享单车的质量为10kg,小明和书包的总质量为50kg,骑车时受到的阻力为20N,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cm2,骑车时忽略空气的影响,在2min内,求:(1)小明骑车的速度; (2)小明骑车时的功率; (3)小明骑车时,该共享单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小勇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桌上,此时杠杆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为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将两侧的平衡螺母向 边调;(2)小勇在水平平衡的杠杆两边挂上钩码后如图乙所示,他应该在下列方法中选择______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将左侧钩码向左移动C.增加右侧钩码个数(3)进行正确操作后测出力和力臂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1/cm134432455435665小勇根据表中记录的多次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华说他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小华判断的依据是 2、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光明中学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如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实验小组钩码重G(N)动滑轮G′(N)拉力F(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50.40.3547.6%20.50.40.3843.9%310.60.6253.8%410.80.7146.9%520.60.9868.0%620.81.0662.9%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1)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下列的( ) A.滑轮的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2)分析3、4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分析3和 两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所提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 ,可能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A.推土机的车轮缠绕铁链是通过增加车轮与地面之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不是为了减小摩擦,A不符合题意;B.在转弯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也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C.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与速度无关,C不符合题意;D.推土机在提升雪的过程中,铲臂在力的作用下向上转动,是用到了杠杆的原理,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压力一定时,增加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惯性只和质量有关;推土机的铲臂利用了杠杆原理工作2、【答案】C【解析】【解答】A.人使劲抓杠铃但没有举起来,有力的作用,但杠铃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运动员对杠铃没有做功,A不符合题意B.举着杠铃在水平地面行走,对杠铃有向上的作用力,杠铃沿水平方向移动了距离,力与距离垂直,所以运动员对杠铃没有做功,B不符合题意C.将杠铃从地面举过头顶,有力的作用,杠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C符合题意D.举着杠铃原地静止不动,有力的作用,但杠铃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运动员对杠铃没有做功,D不符合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