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DOC 38页)(共38页DOC).docx
38页……………………………………………………………最新资料推荐…………………………………………………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目 录第一部分 总 论 1一、并购的概念界定 1二、全球企业并购的回顾与展望 3(一)全球企业并购的回顾 3(二)全球企业并购的展望 3三、研究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的必要性 4(一)研究并购问题的必要性 4(二)研究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的必要性 6第二部分 并购的财务风险 7一、并购的财务风险的界定 7二、并购的财务风险的分类 8(一)从财务风险形成原因的角度,可分为制度性财务风险、固有财务风险和操作性财务风险 8(二)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可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 8(三)从并购过程的角度,主要包括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和整合期的财务风险 9三、并购的财务风险的内容 9(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9(二)融资风险 13(三)整合期的财务风险 15第三部分 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 19一、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界定 19二、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原则 20(一)柔性化原则 20(二)满意化原则 20(三)注重突变性原则 20(四)注重动态性原则 21(五)注重组织性原则 21三、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21(一)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防范 21(二)对融资风险的防范 25(三)对整合期财务风险的防范 28参考文献 31后 记 33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2021年7月29日星期四17:36:00第一部分 总 论一、并购的概念界定在研究并购的相关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并购的概念作以界定。
并购是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合称在西方,二者惯于联用为一个专业术语——Merger and Acquisition,可缩写为“M&A”兼并(Merger)在《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中解释为:“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或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一项兼并行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用现金或证券购买其他公司的资产;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股票;对其他公司的股东发行新股票,以换取所持有的股权,从而取得其他公司的资产和负债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Encyclopaedia Britannica,Inc.,volume8,15th Edition,1993,pp.34—35《大美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也对兼并一词进行了界定:“Merger在法律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织组合为一个企业组织,一个厂商继续存在,其他厂商丧失其独立身份唯有剩下的厂商保留其原有名称和章程,并取得其他厂商的资产,这种企业融合的方法和合并(Consolidation)不同,后者是组成一个全新的组织,此时所有参与合并的厂商皆丧失其原来的身份。
《大美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第十八卷,外文出版社(北京),光复书局,1994年版,第426页《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则做了较为简单的定义:“兼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不同的企业合并为一家这种合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最典型的一种是一家公司用现金、股份或负债方式来直接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资产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ume 9,MacMillan Co.& Free Press,NY,1972,p.249我国目前关于企业兼并的正式定义出自1989年2月19日由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中的第一条:“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李明:《转型经济期的企业兼并》,P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11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某目标公司(被收购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份,来控制该目标公司的法律行为收购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股权,一种是资产收购的途径有三条:①控股式,指收购公司通过购买目标公司一定的股份而成为目标公司最大的股东,从而控制该目标公司的方式;②购买式,指收购公司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股份而成为其附属的全资子公司,从而使收购后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享有支配权的方式;③吸收式,指收购公司通过将目标公司的净资产或股份作为股金投入收购公司而使目标公司成为收购公司的一个股东的方式。
由以上这些较权威的关于兼并和收购的定义,可以看出,兼并与收购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所谓兼并,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现金、证券以及二者的组合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组成一个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兼并后企业合为一体而收购则是指一企业按照上述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得另一企业的大部分产权,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收购后,企业并不一定要合为一体,仅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而已然而,由于兼并与收购有着共同的动机和逻辑,二者在定义上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而且经济学术语的运用也常常因为边界的扩展而更为模糊、兼容却也更为实用正如威斯顿所言:“传统的主题已经扩展到包括接管以及相关的公司重组、公司控制、企业所有权结构变更等问题上,为简便起见,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并购(M&A) 威斯顿等:《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一页关于并购,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普遍使用“Merger & Acquisition”或M&A词组来表达它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企业兼并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通过有偿方式吸收一家或多家公司,吸收方继续保留法人地位,被吸收的公司不再独立存在,资产转移到优势公司;二是指企业收购即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通过有偿方式吸收一家或多家公司,被吸收的公司仍独立存在,但公司的老板已属于优势公司;三是指企业合并。
即几家企业联合创建一个新的法人企业,原有各家企业的法人地位不复存在” 彭进军:《股份制企业兼并与收购》,P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在国际上,兼并与收购也通常被称为Merger & Acquisition,缩写为M&A其中,“Merger又译作‘合并’,是指两家以上的公司结合成一家公司,原公司的权利与义务由存续(或新设)的公司承担;Acquisition又译作‘买收’,是指并购企业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营业部门或股票可以看出,国际通用的兼并与收购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广泛的概念” 刘文通:《公司兼并收购论》,P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结合国际通用的概念和我国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并购的本质就是主并企业通过兼并或购买目标企业而使自己从外获得发展途径的经营方式故笔者借鉴他们的观点将并购的概念界定如下: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简称,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企业通过获取其它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从而取得对该企业控制的一种投资行为二、全球企业并购的回顾与展望(一)全球企业并购的回顾一般认为,企业并购在西方工业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出现自19世纪末至今,全球已发生了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此次并购的主要特点是以横向并购为主,即多发生在有竞争关系、经营领域相同或产品相同的同行业之间的并购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15-1930年间此次并购的特点是以纵向并购为主,即在生产和经营方面互为上下关系的企业间的并购其形式是大企业并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并购交错共存第三次并购浪潮是在五六十年代,60年代后期为高潮阶段此次并购的特点是以混和并购为主,即大的垄断公司之间互相并购,产生了一批跨行业、跨部门的巨型企业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于1975-1992年间此次并购的最大特点是并购后所形成的产业规模之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并购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第五次并购浪潮始于1994年,自1998年起,特别是1999年以来,并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二)全球企业并购的展望自1999年以来,企业并购势头越来越猛,重大的并购案例接连不断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巨型并购案屡见不鲜除此之外,以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为特征的“新经济”时期的企业并购还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动向经济学家们把从1994年开始的大规模企业并购称作第五次大并购热潮此次并购的最大特点是并购后所形成的产业规模之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并购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并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
其中较为主要的表现为:1.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企业并购西方经济界普遍认为,1998年以前的企业并购浪潮,严格地说只能称为美国企业并购浪潮因为在以上几次的并购中,美国之外的欧洲和亚洲等区域基本上都未卷入自1998年起,特别是1999年以来,企业并购浪潮几乎席卷了欧、亚各洲2.欧洲企业出现并购狂潮目前,欧洲大陆的企业正在向美国企业在80年代所经历过的方向发展1999年初以来,欧洲企业的经理们怀着对企业大帝国的向往,正重新树立起传统的团队精神并把效率和股票价格作为自己追求的新目标在欧洲,以1999年为例,其国民生产总值中的20%是通过企业联盟实现的3.发展中国家也加入了企业并购浪潮发展中国家企业受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和为了迎接来自外国企业的挑战,也加快了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的步伐1999年以来,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几个东南亚国家,在银行业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并购之风日盛另外,此次全球并购浪潮还有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它是一种战略驱动型的经济活动,是企业着眼于未来竞争的战略性行动,不是出于目前的经营或财务压力而进行股票市场炒作的短期战术行为因此,经济专家们指出,只要跨国重组和结构调整没有完成,全球性的并购活动就会继续下去。
而且此次并购浪潮是以合作型和换股方式为主,并不需要大量的现金投放和股市大战,因此不会出现大的股市动荡这一特点也为此次并购浪潮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全球经济舞台上并购浪潮的如火如荼,我国的企业亦步亦趋几年前还是陌生的话题,如今也已是家喻户晓我国企业并购的实践证明:企业并购不仅是实现产权重组,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和积极方式,也是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必然选择这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结果,也是各类企业利用市场经济条件谋取自身发展和获得高额利润的客观需要三、研究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的必要性(一)研究并购问题的必要性 并购作为市场经济中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由于所费的时间短、可迅速发挥其作用而得到迅速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相关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的不可分割性,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科研费用的不断提高等,都迫使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迫使企业以适当的规模进行生产经营,为此,需要资本快速的相对集中又由于并购往往是优势企业吞并劣势企业,这不仅有利于资本集中,而且还有利于社会对资本的有效利用,并使资本获得快速集中可见,企业并购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1.并购是资本运营的主要形式全球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即是明证英国经济学家阿兰(Alain)在分析近百年英国企业并购史时也指出:并购是优势企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就其某一方面说,它补充了内部增长,并且可以说是一种文明地改变失败企业倒闭命运的方法马君潞:《金融自由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166页从中国情况看,各种形式的企业资产重组,不仅可以给缺乏生机的国有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也能推进企业产权的流动与重组,提高整个国有资产存量资源的配置效益,同时对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