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烟草商业XX年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DOC 19页).docx
19页安徽烟草商业XX年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XX年,全省烟草商业经济运行突出显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要求,突出体现了行业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突出发挥了计划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以企业转型为目标,以市场取向为动力,以品牌成长为重点,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年度经济延续了平稳健康的运行态势、呈现了又好又快的勃勃生机 一、基本情况 1、卷烟销量 卷烟总量增长提速,市场份额平稳过渡XX年,全省累计销售卷烟176.5万箱,同比增销6.8万箱、增长4%,增长速度较06年2.7%、05年2.8%的步伐明显放快从全国大环境来看,我省销量规模居第九位,增幅居第十八位,“满足需求、稍紧平衡”的策略得到深入贯彻 累计销售省外卷烟29.1万箱,比重16.5%,同比增长30%、增销6.8万箱,增量囊括了年度的自然增长。
省产卷烟销售147.4万箱,比重83.5%,同比基本持平,规模连续四年维持稳定 2、低档卷烟 运营思想理性回归,政策调整见到实效全省累计销售低档卷烟65.3万箱,超额完成国家局下达任务,同比下降2.7%,较06年9.3%、05年12.1%的降幅显著回落销售转机的实现得益于宏观政策,尤其是适销品牌的价格调整但低档消费对品牌的过度依赖表现充分,钟鼎、黄迎客松等品牌退出带来的振荡和品牌缺位引起的波动,使一些地区的平稳、协调运行长时间承受了很大压力,至今余痛未消 3、卷烟品牌 品牌规模迅速积聚,黄山品牌突飞猛进年度销售全国名优卷烟85万箱,同比增长61%;省外销售规模超过1万箱的品牌达到10个,同比增加3个全省以“双百工程”为契机,大力培育黄山品牌年度累计实现销量60.5万箱,剔除皖烟、迎客松整合品牌的影响,同比增长58%黄山品牌增幅虽处于全国前列,但自主增长仍显薄弱,竞争能力仅居于销售额全国前40个品牌的第19位,尤其是竞争能力中关键效益指标居23位、成长指标居24位 4、烟叶生产 特色种植体现亮点,复烤企业稳中求进年度落实烟叶种植面积11.97万亩,收购烟叶32.2万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收购上等烟叶比重28.2%,好于全国接近40%上等烟的年度大环境,较好地体现了“稳得住”的发展要求;落实特色烟叶开发面积6500亩,其中有焦甜香烟田达1200亩,同比增长243%,收购特色烟叶3400担,同比增长240%。
烟叶复烤172万担,同比下降1.6%;实现利润5082万元,同比增长36.1%;在扭转了06年效益下滑不利局面的同时,着眼长远、稳中求进,特别是华环公司在困难和不利环境面前,积极应对、主动出击,探索并完善服务好、维护好国烟中华品牌的复烤模式,收到了成效,受到了好评 5、市场管理 高压态势持续保持,机制作用显现神威专卖执法主体建设力求探索、完善并发挥机制作用,巩固政法烟草联合打假机制,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首创行政执法联合机制,市场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省累计查处涉烟案件31735起,其中10万元以上案件76起,同比略有上升;查处涉案卷烟17251件,同比增长2.1%,其中,假冒卷烟14459件,同比增长18.3%;网络案件25起,同比增长25%;捣毁制假、匿假窝点506个,判刑168人,劳教2人,拘留326人 6、劳动效率 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改革成效初露端倪XX年,全省万箱用工55人,同比减少16人;全省实际三项费用13.5亿元,同比下降1.8%,其中营业费用下降19%,管理费用上升8.9%;成本费用利润率25.8%,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劳动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改革的推动,但也要正视效率提高与服务降低可能同时存在的现象。
7、资产运营 资产管理卓有成效,运营效率节节提升截止XX年12月底,全省商业资产总额11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80亿元,占71%;总资产贡献率52.6%,同比持平;净资产收益率36.3%,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收益率321%,同比增加77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5次;国有资产保值增殖率141.3%,同比增加6.7个百分点资产运营水平整体处于行业前列,一定程度上与我省近年来推动企业转型、管理考核及清理多元化经营有很大关系 8、经济效益 卷烟结构大幅拉升,经济效益再创新高全省累计实现卷烟含税销售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1%;卷烟批发条均价52.8元,同比增长16.4%;卷烟毛利率26.8%,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税51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37%结构、销量仍然是效益增长的主导因素,贡献度分别为64%、15%;单纯由成本降低还原的效益依然微薄,粗放管理的特征仍然明显 二、基本评价 1、适应性提高,但非市场因素依然存在 XX年,是全国烟草行业市场化进程中由“鸣锣”转向“开道”的实质性年份国家局以交易方式为突破口,全力倡导并推动“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试点工作,姜成康局长提出并确立“放开衔接、适度引导、定向整合、促进发展”的交易模式变革十六字方针,指明了行业把握市场真实需求、顺应市场消费需求的方向和路径。
我省在合肥试点、扩大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尝试需求市场调查、物流一体化、营销主体建设等一系列做法,行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大为改进具体表现及指标绩效如下:更加顺应消费需求,年度6.8万箱的销售增量和省外烟30%的增幅,成就了历史之最;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人为硬性调控市场的时间明显缩短了、力度明显减弱了;更加贴近市场走势,货源投放均衡有效、有条不紊,波谷月份与波峰月份落差由去年的13万箱缩小到10万箱;更加注重维护消费者利益,重点品牌得以快速成长,苏烟、XX、中华最为强劲;更加科学实施调控,五年来,三季度卷烟销量环比二季度首次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上半年销量比重也理性回归到52.8%,反周期的季节特征基本消除;更加注重客我关系,客户盈利水平稳中有升、全面进步,零售满意度88.7%,货源满意度95.7%一系列运行指标和现象无不标示着全省行业发展指导思想的悄然变化,无不彰显着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巨大成效 年度销量增长前三名的合肥、铜陵、巢湖三个单位,正是从三个侧面反映适应性提高的经典案例合肥:年度实现销量16.2万箱,超计划预期1.2万箱,超06年销量1.5万箱,增幅达两位数,位次由去年的第12位跃居今年的第1位。
现象表明,其率先在全省试点“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的革命性是超乎想象的铜陵:在连续两年销量增幅居第2位的基础上,又实现了8.6%的全省第二销量增幅究其原因,还是与其倡导、践行并坚持顺应市场、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密不可分巢湖:在过去压力很大的前提下,年度销量增长5.8%,位居全省第三;省外烟比重在先行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扩展,比重达到24.8%,高于全省平均8.3个百分点这其中,一定和它开展营销主体建设试点、主体功能初步发挥是联系在一起的 尽管市场化努力取得明显进展,但非市场因素这只“手”的作用和影响仍然不可小视部分单位年初“开门红”的惯性思维挥之不去,年末调控“硬着陆”的简单做法没能废止;一些地方的品牌引入人情味浓,市场需要的进不来,卖不掉的总是有;局部地区的捆绑销售屡禁不止,公平货源困难重重等 2、协调性增强,但扭曲的痕迹依然可见 宏观协调一方面,我省烟草商业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全省宏观经济的持续好转而实现的年度国民生产总值13%、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15%的增幅都是近年新高另一方面,我省烟草经济与行业经济的发展保持了高度一致年度销量4%、利税34%、利润37%的增幅与全国基本保持了同步。
工商协调着眼于构建新型的工商关系,加强工商互动,协调程度明显提高,品牌纽带作用得到加强省内工商精诚协作、适时启动“双百工程”,打造黄山品牌,品牌整合顺利完成,市场营销创造了骄人业绩,品牌的规模优势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拉升省内市场实现黄山销量60.5万箱,同口径增长58%,增销22.2万箱,其中阜阳、XX、滁州增幅居全省前列,同口径分别增长139%、112%、78%黄山实现全国销量105.3万箱,实现销售收入103.4亿元,“双百”目标顺利达成 当然,通过分析我们也能看到:1)黄山品牌的销量增长一半是在省内实现的,44.8万箱的增量有22.2万箱来自于省内;2)“黄山”品牌销量增长主要体现为一品黄山的增长,年度一品黄山累计增销32.4万箱,占增量的72%;3)黄山品牌的结构提升主要来自于皖烟的省内市场贡献,年度黄山皖烟增长近3.8万箱,拉动“黄山”整体结构提升3.4元/条左右,省产卷烟对省内市场由规模性依赖转为结构性依赖;4)黄山的品牌核心在于中低价位的一品黄山,年度一品黄山69.6万箱的规模、66.1%的比重格局,不利于黄山品牌的做强做优 另外,8%的实实在在的零售毛利增加了批零协调,2.4%的增幅落差增加了区域发展协调,141.3%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增加了资产经营与生产经营的协调等都是协调性增强的具体例证。
虽然经济增长有其客观的一面,但更多体现的还是高位增长、风险运行一是结构的扭曲,均价增长由往年的4元提高到7.5元,尤以皖北最为剧烈、个别单位12月份均价增长竞达18元,超乎于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和行业的一般增长;二是价位的扭曲,年度增长集中在二类以上卷烟,年度低档卷烟由于考核的死拉硬保基本趋于稳定,两头的共同作用导致中间价位的结构扭曲,50—100元价位由于缺乏内在动力和主导品牌,凹陷严重;三是需求的扭曲,低档烟中的低端有表现、主销品牌的畅销程度有表现、把握市场的人为因素也是表现 3、稳定性增加,但增长方式的转变依然不够 年度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增加,首先反映在指标形态上:一是销量稳定增长,年度4%的增幅延续了近几年来的平稳增长态势;二是低档卷烟快速下滑的态势得到了控制,年度2.7%的降幅创下了近6年来最好水平,满足了消费、稳定了市场;三是经济效益增幅保持了稳定,利税34%、利润37%的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四是市场结构的调整保持了稳定,3.4个百分点省外烟比重的增加,既兼顾了省产品牌,又符合了渐进开放的市场要求其次反映在市场形态上:一是执法主体建设的深入开展,特别是持续的高压态势、执着的案件经营、联手的行政执法等创造了更为稳定、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
年度查处案件17.2%、涉案金额2%的下降率说明市场进一步好转,渠道更加稳固二是“双百”工程的实施,省产品牌格局更加明朗,黄山品牌一举成为全省第一大品牌,领军省产卷烟,改变了省产品牌诸侯争霸的局面,品牌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三是省外重点名优品牌的平稳增长,实现了对省产品牌的平稳替代全省销量超过1万箱的省外品牌达到10个,其中,红梅、XX山超过3万箱除此之外,中华、苏烟、XX等高档品牌的增量也较为可观,三品牌以13.8%的省外销量创造了50%的省外毛利其中,苏烟增长尤为迅速,短短三年时间的发展就与盖中华旗鼓相当尽管传统品牌增长可观,但丰富多样的高端需求满足程度并不算高中华、苏烟垄断300元以上价位90%市场的事实说明,一方面高端价位的品牌进入是有门槛的,一方面消费需求的满足是有限的 无论从指标形态还是市场形态看,全省烟草商业经济增长均显现出稳定性特征,增长的有效性提高,有质量的增长趋多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有主观努力的因素,但更多的体现为环境的主导作用,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环境等近几年来,行业的规范整顿和深化改革为经济增长释放了巨大潜能,安徽持续的风调雨顺以及持续保持的两位数经济增长,拉动了行业经济的快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