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敏性紫癜病例讨论.doc
2页病例讨论病例讨论病区医生意见: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出血性疾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血管壁异常、 血小板异常、凝血因子异常、纤维蛋白(原)溶解异常、病理性抗凝物质过多 和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该病人入院前后,通过检查,我们已经排除了:血小 板异常、纤维蛋白(原)溶解异常、病理性抗凝物质过多和复合性止血机制异 常目前可能的诊断有:血管壁异常?凝血因子异常?值得探讨的是:1. 病人 凝血因子 X 活性虽然降低,但尚未低至可引起如此大量出血的程度2.血管壁 异常引起的出血,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罕见内脏出血及肌间血肿所以今天 请各位老师来帮忙分析一下,凝血因子缺乏是否是引起该病人出血的原因?引 起病人出血的原因是什么?王鸿利主任: 1.病人首先表现为出血症状:腹腔内出血量为 3500ml 伴休克,在遗传性因子缺 乏的病人中不可能有如此大量的出血 2.根据手术过程说明术中出血加重,出血较多,但术后记录:“术毕血止” 如果凝血因子缺乏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即术后应该仍有出血现象 3.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12 天愈合,没有血肿,也与凝血因子缺乏不符合 4.VIIIc 31.8%一般不会引起该病人这样的大量出血根据我们的经验:VIIIc 〉5%,病人的出血就会不明显,所以说,此病人的出血与 VIIIc 无关。
5.APTT、PT 同时延长,见于因子 II、V、VII、X 缺乏,此病人经过测定,因子 II、V、VII 均正常,但凝血因子 X 活性 32%,抗体未检出所以需要确定出血 是否和因子 X 活性降低有关据统计,遗传性因子 X 缺乏症发病率为 1/100 万, 而且只有活性在 10%以下的纯合子才会出现大量出血与此病人因子活性不符 合无家族史,不支持 6.因子 XII 缺乏不会引起出血,且遗传性因子 XII 缺乏极少见 7..获得性因子缺乏的原因包括:(1)肿瘤:该病人多处淋巴结肿大,伴发热, 需排除肿瘤2)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更多见,且该病人抗体检测为阴性, 不支持3)药物(包括毒物):无用药史及毒物接触史4)感染(5)过 敏 建议:对患者行淋巴结穿刺或活检,排除肿瘤王振义院士: 我同意王鸿利主任的意见 1.腹腔大出血不是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可能是当时某个小血管破裂所致 2.肿瘤:该病人临床表现出血在前,而不是先发热和淋巴结肿大,不太符合肿 瘤的一般起病方式,我同意进行淋巴结活检,若为反应性增生,可以排除肿瘤3.病人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否考虑淋巴结出血?淋巴结增长过快、部分液化坏死, 在影像学上可能类似血肿的表现,所以说此病人淋巴结不见得是出血。
4.病人高敏 C 反应蛋白明显升高:高敏 C 反应蛋白与 IL-6 有关,可以激活巨噬 细胞 5.过敏性紫癜:某些因素可直接或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而导致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出血,即血管性紫癜,或者称为过敏性紫癜该病人有一过性 服用海鲜史,后诉腹痛,继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此病史很重要,虽然目前嗜酸 性粒细胞数目在正常值的上限,并且 IgE 为正常范围,但是过敏性紫癜的病因 需加以考虑 建议:淋巴结活检后加用激素治疗主持人糜坚青主任: 完全同意两位教授的意见 病人在发病前 1 周食用海鲜,而病人以前几乎没有食用过海鲜海鲜过敏的病 例不少见,且发病后的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所以,我们怀疑病人的发病与食 用海鲜有关,过敏的可能性极大,当然,现在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所以淋巴 结活检尽快安排进行活检后,加用激素治疗补记:一周后淋巴结活检报告:“右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应用激素治疗 后病情明显好转,两周后瘀斑消失,右颈部淋巴结基本消退,病人出院 目前诊断:过敏性紫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