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法律知识点小结.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1980****057
  • 文档编号:274489198
  • 上传时间:2022-04-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8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法律知识点小结 法律知识点小结 法律—应当可以 一、应当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口诀:烧杀淫掠不经事,伤贩爆投应负刑 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情况下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口诀:偶尔发个小神经,精神正常应负刑 3.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口诀:喝酒虽然迷糊虫,敢作敢当应负刑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 口诀:他们还有点年轻,应当从轻或减轻 5.已满75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口诀:老翁过失杀了人,应当从轻或减轻 6.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口诀:防卫、避险超限度,应当减轻或免刑 8.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口诀:只有从犯享此福,应当从、减或免刑。

      9.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口诀:被迫犯罪不情愿,应当减轻或免刑 10.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口诀:中止犯罪主观轻,没有损害应免刑,及时收手不干了,造成损害应减轻 11.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口诀:教唆小孩去犯罪,思想太坏应从重 12.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假释 口诀:故犯结束没5年,不长记性又故犯 觉悟太低应从重,缓刑假释都不用 二、可以 1.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口诀:老翁故意要杀人,可以从轻或减轻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口诀:半疯半癫不免刑,可以从轻或减轻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口诀:盲聋哑人、预备族,可以从、减或免除 4.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5.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口诀:教唆不成、未遂心,可以从轻或减轻 6.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8.一般立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重大立功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口诀:自首立功样样行,可以从轻或减轻 由此总结,大家可以对“应当”“可以”进行记忆,但是种类比较多,在学习后面我们要学会用排除法,“应当”的种类明显多于“可以”,所以建议大家更多地记忆“可以”的种类,用排除法做题 刑罚与行政处罚 一、刑罚与行政处罚 (一)主体不同 行政处罚由国家行政机关实施,刑事处罚则由国家司法机关实施二)范围不同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主体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而尚未构成犯罪行为人的制裁,而刑罚是司法主体对刑事犯罪的 制裁所以,行政处罚以相对人违法而尚未构成犯罪为前提,刑事处罚则以个人或法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 (三)性质不同 行政处罚属于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而刑罚是一种司法行为四)种类不同 行政处罚的形式有七大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形式。

      刑罚形式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形式有5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形式有4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二、刑罚 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一)主刑 主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我国的主刑有五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1、管制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由地方社区矫正机构进行,即县级司法行 政部门执行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动中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管制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2、拘役 拘役,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自由刑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得超过1年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享有两项待遇: ①探亲;②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3、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在一般情况下,对犯罪分子所犯的一种罪行一次判处的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15年,最低不能低于6个月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4、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终身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是无期徒刑的最突出特征 5、死刑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死刑是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口诀:未满十八加怀孕,七五老翁不死刑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二)附加刑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在附加适用时,可以同时适用两个以上附加刑。

      我国的附加刑有四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1、罚金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2、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根据我国《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下列4项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3、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部分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抚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以维持犯罪分子个人和所抚养的家属的生活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4、驱逐出境 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

      三)假释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 (四)累犯 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 1、一般累犯: 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2、特别累犯: 是指因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三、行政处罚 第一,声誉罚:警告 第二,财产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第三,能力罚: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第四,人身罚:行政拘留 我国的刑罚制度 我国的刑罚制度 一、自首 (一)概念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一般自首———刑法)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特别自首/准自首———刑法)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二)条件 1.时间自动投案的时间既可以是犯罪事实被发觉以前,也可以是犯罪事实被察觉之后 2.自首投案的方式和动机犯罪分子出于真诚悔罪自动投案的自首,犯罪分子虽有投案的诚意,但由于伤病不能投案的而委托他人代为投案,或首先以信电投案的等一切方式,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和出于何种动机都属于投案自首至于被公安机关、群众围攻,走投无路,当场投案的,以及经司法机关传讯,采取强制措施归案的,都不是自动投案 3.犯罪分子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本质特征犯罪分子供述的必须是自己实施并由自己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自首时,不仅要求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而且要交代所知的共同犯罪,如果是主犯必须揭发同案犯的罪行否则,不构成自首 4.犯罪人愿意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追诉犯罪人主动地听候司法机关的侦查、起诉、审判活动是衡量犯罪人是否悔改的重要表现之一 5.可供自首对象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2)其所在单位 (3)城乡基层组织 (4)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 (三)自首与坦白 1.二者的联系 (1)二者都以犯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 (2)二者在犯罪人归案之后都能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3)二者的犯罪人都具有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4)二者的犯罪人都可以得到适当的从宽处罚; (5)二者都是法定从轻处罚情节 2.二者的区别 (1)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坦白是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2)自首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