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

79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9448908
  • 上传时间:2017-10-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6.50KB
  • / 7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3三、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1、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Modern Physical Geograph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2C29A学 分 数:5 总学时:102 学时分配:讲课 68 实验 34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先修课程:地图学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现代自然地理学是和人文地理学并列的地理学两大分支之一,是地理学的重要基石,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地壳、大气、水文、土壤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和分异规律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相关部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规划课程奠定基础;并培养学生进行地理观察所需的能力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绪论(2 学时,讲授)地理学史简介(了解) ,自然地理学的分支,研究对象、分科及研究任务(掌握)(二)地壳(12 学时,讲授)1.地壳概述地壳的物质组成(了解) 。

      地壳的结构(掌握) 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掌握) 2.矿物矿物的内部构造和外表形态(理解) 矿物的化学性质(理解) 矿物的集合体形态和物理性质(掌握) 3.岩石岩浆和岩浆作用(掌握) 岩浆岩的产状(理解) 岩浆岩的成分(掌握)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理解) 岩浆岩的分类和肉眼鉴定方法(掌握)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掌握) 沉积岩的物质成分和颜色(理解) 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 (理解) 沉积岩的分类和肉眼鉴定方法(掌握) 变质作用的要素(了解) 变质岩的特征(理解) 变质作用类型力和主要变质岩(掌握) 变质岩的肉眼鉴定(掌握) 4.矿床矿床的概念和分类(了解) 内生矿床(理解) 外生矿床(理解) 变质矿床(了解) 5.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构造运动概述(理解) 岩石的变形和岩层产状(理解) 褶皱构造(掌握) 6. 山和地震火山(理解) 地震(理解) 7. 地构造学说简介板块构造学说(理解) 槽台说(理解) 地洼学说(理解) 地质力学(掌握) 8. 地壳发展简史地史研究方法(理解) 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单位(掌握) 各地质年代地史概况(了解) 三)行星地球(12 学时,讲授)1.地理坐标44经线和纬线(理解) ,经度和纬度(理解) ) ,地理坐标(理解) )2.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效应(掌握)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掌握) ,日地距离的地理意义(掌握) 。

      3.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形状、大小(掌握) ,地球形状、大小和质量的意义(掌握) 4.地球的结构性地球的外部结构(掌握) ,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掌握) ,地球圈层的起源(掌握) ,地球表面的结构性(掌握) 5.地外系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能量的来源(理解) ,引力对地表自然环境的影响(理解)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理解) ,小天体(包括宇宙尘、陨石)的环境效应(理解) 6.地内系统对地表自然环境的影响能量来源(了解) ,地内系统与地表系统的物质交换(了解) ,地内活动的其他环境效应(了解) 四)大气(4 学时,讲授)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组成(了解) 大气垂直分层(理解) 2.大气的基本性状主要气象要素(掌握) 、大气状态方程(理解)(五)海洋水和陆地水(10 学时,讲授)1.地球上的水分布(了解) 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了解) 世界洋及其分区(了解) 2.海水的化学成分和盐度海水的化学成分组成(了解) 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理解) 3.海水的运动海洋中的波浪(理解) 洋流和水团运动(理解)4.海洋资源和海洋环保5.河流河流水系和流域(理解) 水体要素(掌握) 河流的补给(理解) 。

      河川径流(掌握) 河流的分类(了解) 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理解) 6.地下水地下水概述(理解) 地下水的理化性质(理解) 地下水的运动(理解) 地下水的分类(掌握)特殊的地下水(了解) 泉(了解) 7..湖泊与沼泽湖泊与水库(了解、理解) 沼泽(理解) 8.冰川冰川的形成类型(理解) 冰川的运动与消融(理解) 六)土壤(10 学时,讲授)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的矿物质(掌握) 土壤有机质(理解) 土壤结构及其物理性质(掌握) 土壤的水分、空气和质量状况(理解) 土壤胶体和土壤的吸收作用(理解) 土壤溶液(理解) 土壤肥力及其调节与控制(掌握)2.土壤的形成和分类土壤形成因素(了解、理解) 土壤形成过程(掌握) 土壤分类(掌握) 3.主要土壤类型苔原土壤(了解) 森林土壤(掌握) 草原土壤(理解) 荒漠土壤(了解) 水成土壤和盐成土壤(了解) 岩成土壤(了解) 高山土壤(理解) 水稻土(掌握) 454.土壤分布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理解) 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掌握)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理解) 土壤的地方性分布规律(理解) 5.土壤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改造(掌握) 。

      土壤侵蚀和防治(理解) 土壤污染和防治(理解) 七)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12)1.生物与环境理解生物环境 、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理解限制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掌握光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温度对生物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空气与生物的关系、土壤与生物、生物因子的作用,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的环境改造作用2.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理解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水平分布格局、种群的数量动态 ,掌握概念、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生物群落的结构、生物群落的演替、生态位、群落的分类3.生态系统认识组分结构、掌握营养结构,掌握生产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掌握生态平衡、形成机制、理解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4.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掌握主要特征、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理解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八)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综合研究(讲授 6 学时)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要素内在联系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掌握地域分异的概念、地域分异因素、地域分异规律,理解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区域性地域分异规、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3.综合自然区划掌握自然区划的特点、区划的原则与方法、综合自然区划的单位等级系统中国自然区划4.土地类型掌握土地分级、土地分类四、教学方法建议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重点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公式和一些难点,主要讲清其物理意义,对数理计算和推导作一般了解在内容上,既注意适当反映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科学近年来的新发展、新成就,更要注意当前及今后教材改革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自然地理学的基础问题,使教学内容具有—定的超前性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尽可能多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幻灯、录像、挂图、CAI 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自然地理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本课程除课堂理论讲授外,还必须加强课堂实验和野外实习、考察,以培养学生野外实地工作能力和有关基本技能为此,本大纲在课堂教学基本完成后还安排 2 周野外实习、考察(区域环境与资源野外实习)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考核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包括平时和期末考核,最后按 1:4 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分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教材1、 《现代自然地理学》 ,马建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指导》 ,杨士弘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46(二)主要参考书目1、 《自然地理学》 ,伍光和主编,高教出版社,20002、 《自然地理学》 ,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3、 《地球概论(第三版) 》 ,金祖孟、陈自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综合自然地理学》 ,刘南威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5、 《自然地理基础》 ,丁登山等,高教出版社,19926、 《自然地理基础》 ,武吉华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 《普通水文学》 ,邓缓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8、 《气象学与气候学》 ,周淑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9、 《气候学》 ,罗汉民,气象出版社10、 《综合自然地理学》 ,陈传康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1、 《地质学基础》 (第三版) ,宋春青,张振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科学探索者·地球内部》,Padilla, M. J.主编, 吉云松、王张华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3、《科学探索者·地表的演变》,Padilla, M. J.主编,李绿芊、王张华、王莹、夏至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4、《This Dynamic Earth: the story of Plate Tectonics》, Jacquelyne Kious, W. and Robert, I. Tilling, U. 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 U. S. Geological Survey, 1996.15、《四大起源之迷·地球》,金性春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自然地理学原理》,蒙克豪斯,F.J.编著,丁登山、金永春、石高俊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7、《自然地理学基础》,丁登山主编,汪安详、黎勇奇、张月娥、叶玲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8、《植物地理学》,武吉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9、 《土壤地理学》 ,李天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0、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 ,龚子同等,科学出版社,1999。

      21、 《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 ,陈炳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第一版) ,1996(第四次印刷) 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现代自然地理学(Modern Physical Geography)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编号:112C29A课程总学时:102实验学时数:34实验周学时:2开设实验项目数:17课程总学分:5实验学分:1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本大纲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拟订旨在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自然地理学各项实验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验(实习)的结果分析原因二、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47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 实验项目内容简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1 矿物观察 验证 必修 认识主要造矿和造岩矿物的物 理性质 掌握 2 学时2 岩石观察 验证 选修从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等方面鉴定主要岩石 理解 2 学时3 地质罗盘的 使用方法 操作 必修观察罗盘的结构性能,在室内利用模型练习使用罗盘,测量产状要素及测方向、定位等方法掌握 2 学时4 读褶皱地区 地质图 综合 必修 分析九曲镇幅地质图,并写出 简要读图报告 掌握 2 学时5 读断层地区 地质图 综合 选修 分析>幅地质图,并 写出简要读图报告 理解 2 学时6气象要素观测(一)——气温与湿度的观测操作 选修 用通风干湿表测温度和湿度 理解 2 学时7气象要素观测(二)——气压与风的观测操作 选修 用空盒气压表观察气压;轻便 风速表测风速 理解 2 学时8 云的观测 验证 选修 对照中国云图认识各类云,并 观察天空中的云 理解 2 学时9 等压线图的 绘制 综合 选修 按技术要求绘制等压线 理解 2 学时10 等高线图的 绘制 综合 选修 按技术要求绘制等高线 理解 2 学时11绘制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关系曲线图综合 必修 绘制各大洋水温-深度曲线,并分析其特点及成因 掌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