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doc
5页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工作安排, 县妇联深入 街道 社区等地,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查阅资料、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对 县家庭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的根本情况:从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家长学历普遍偏低,中专、高中以下的占比 %,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 %父母共同教育孩子的家庭仅占 %但是随着学龄增长,家长陪护比率增高:小学生家长陪护率为 %,初中生陪护率为 %,高中生陪护率为 %的家长认为自己教育孩子是奖罚清楚(科学合理的),%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受家庭、家长的影响家长对家庭 教育指导的需求:%的家长希望学校召开家长会或家委会,%的家长希望参加家庭教育讲座或培训,%的家长希望参加亲子共读等亲子活动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建议:%的家长认为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有待加强,%的家长认为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二)家长教育方式的主要类型:一是大多重视分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惜花大量金钱和时间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书、报考校外班,对孩子的养成习惯、品格等教育不够重视。
二是隔代教育现象普遍许多父母忙于工作或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抚养,过分溺爱、迁就的“隔代惯”现象、相对的育儿理念等问题比拟多三是家教水平不高不少家长由于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俗,存在“心有余而力缺乏”的现象 (三)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情况:全县现有在校学生 人,在职教职工 人(含民办学校教职工 人),各级各类学校 所(含民办 所),目前全县还未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局部学校通过召开班级家长会、教师家访、组织亲子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召开班级家长会,相对来说,民办学校比公立学校做得好些,幼儿教育阶段比中小学阶段做得好些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县教育、妇联、团委、检察院、关工委等部门立足各自的职责在家庭教育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没有形成合力,全县也没有出台家庭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保障投入有差距现阶段我县的家庭教育工作都是依托学校、村(社区)级综合效劳平台等阵地开展活动,特别是在县城没有一个适合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固定场所同时,县财政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经费用于家庭教育 (三)家庭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我县局部学校还没有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日常教学中,也没有专门研发家庭教育的相关课程二是家庭教育师资力量缺乏,没有专门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专业团队,主要是班主任在从事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三是家校共育存在着家长与学校共育意识缺乏、家校共育形式单一、内容局限等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根底,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依托,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因此要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积极探索我县 家庭教育的好方法,形成“政府主导、家长主体、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一)健全家庭教育工作体系一是党委政府重视认真贯彻落实《 市齐抓共管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精神,把家庭教育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建立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定期听取家庭教育工作汇报,专门研究家庭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家庭教育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二是建立工作机制按照市相关文件要求,建立我县家庭教育工作会议联席制度,联席会议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县教育局、县人民检察院等十二个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县妇联,负责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究我县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确立各部门年度家庭教育实事,协调涉及多部门的工作问题,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稳步推进我县家庭教育工作。
三是强化工作保障通过聘请专家和招募志愿者等方式,组建我县家庭教育讲师团,打造一支过硬的专业团队,为家庭教育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大投入力度,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门经费,在家长示范性学校、“知心屋”建设、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硬件过硬,软件从实 (二)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一是依法履行家长的主体责任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广阔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良好教育,用心陪伴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二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效劳妇联、教育、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利用家长学校、儿童之家等阵地,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亲子实践活动等,帮助广阔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增强家庭教育本领,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 (三)推动家校共育工作一是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教育部门要整合优质教师资源,举办家庭教育知识培训班,重点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尤其是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不断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知识水平,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更好地效劳学生、效劳家长二是加强家校联系学校要通过建班级 群、群、上门走访等方式,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家长提供咨询效劳;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培训讲座,通过优秀家长现身说法、案例教学,发挥优秀家庭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人知识和树立先进教育理念;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观体验、志愿效劳和社会公益活动,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气氛。
三是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推 动学校建立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定期召开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会议,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效劳和实践活动 (四)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的气氛一是构建家庭教育村(社区)支持体系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等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效劳二是给予留守困难儿童更多关爱帮扶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贫困儿童,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各类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适合留守困难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效劳和关爱帮扶活动,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 新闻网、 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 宣传”“ 党建”“ 妇联”等公众号,全面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通过评选表彰“最美家庭”,弘扬好家风好家训,以典范的力量引领家庭教育新风气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