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利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4页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利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盛液溴的试剂瓶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其目的是A、制得溴水 B、防止液溴挥发C、将液溴隔绝空气 D、比较水与液溴的密度参考答案:C2.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4g Mg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 常温常压下,5.6L 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C. 0.1L 0.5mol/L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AD. 18g H2O含有10NA个质子参考答案:DA. 2.4g Mg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A不正确;B. 常温常压下,无法计算5.6L CO2气体的物质的量,B不正确; C. 0.1L 0.5mol/L CH3COOH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因为醋酸是弱酸,所以溶液中含有的H+数小于0.05NA,C不正确;D. 水分子中有10个质子,18g 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0NA个质子,D正确。
本题选D3. 在石油工业中,将重油制成乙烯的方法是A.裂化 B.裂解 C.干馏 D.分馏参考答案:B4. 无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l3+、Ag+、NO3-、Cl- B. Na+、K+、NO3-、Cl-C. K+、CO32-、OH-、Ba2+ D. Na+、Cl-、SO42-、Fe3+参考答案:B【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以及溶液的酸碱性分析解答详解】A. Al3+、Ag+在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且在溶液中Ag+、Cl-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Na+、K+、NO3-、Cl-在酸性还是碱性溶液中均不反应,都能大量共存,B正确;C. 在酸性溶液中CO32-、OH-都不能大量共存,且在溶液中CO32-与Ba2+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 在碱性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答案选B5. 下列各组给定的物质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的是 ( ) A.BF3 B.SO2 C.PCl3 D.HClO 参考答案:C略6. 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参考答案:A7. 下列反应中不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Ag2O+Zn=2Ag+ZnO B.2MnO2+Zn+2NH4Cl=ZnCl2+Mn2O3+2NH3+H2OC.H2SO4+Ba(OH)2=BaSO4↓+2H2O D.CH4+2O2+2KOH=K2CO3+3H2O参考答案:C略8. 在N2+3H2 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在此时间内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0 mol/(L·s)。
则此一段时间是( )A.1秒 B.2秒 C.0.44秒 D.1.33秒参考答案:A9. 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 ( ) A.3-甲基-4-乙基戊烷 B.3,3,4-三甲基己烷 C.3,4,4-三甲基己烷 D.3,5-二甲基己烷参考答案:B略10. 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A.易溶于水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C.都是晶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参考答案:D解析:所有铵盐受热都分解,但并不是都能放出氨气1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浓硫酸加入蔗糖固体中 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C.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D.氨气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参考答案:B略12.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A、Cu B、SiO2 C、Al2O3 D、FeS参考答案:B略13. 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
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 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C. 232Th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 D. 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232Th的质量数是232,故A错误;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Th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故B错误;232Th转换成233U是原子核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230Th和232Th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14. 将新制氯水分别滴入下列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韵是( )选项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实验现象结论A滴有KSCN的FeC12溶液变红C12具有还原性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12具有酸性C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12具有漂白性DKI淀粉溶液变蓝C12具有氧化性 参考答案:D【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滴有KSCN溶液变红,说明存铁离子,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B、氯水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溶液褪色是次氯酸根离子的强氧化性;C、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而褪色说明次氯的强氧化性;D、氯水滴入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生成碘单质.【解答】解:A、滴有KSCN溶液变红,说明存铁离子,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体现氯气的氧化性,故A错误;B、氯水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溶液褪色是次氯酸根离子的强氧化性,而不是氯气的酸性,故B错误;C、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而褪色说明次氯的强氧化性,而漂白,故C错误;D、氯水滴入KI淀粉溶液变蓝,说明生成碘单质,氯气氧化碘离子变成碘单质,说明氯气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D.15.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最终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 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40 mL:(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 ④冷却 ⑤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倒转摇匀 ⑨装瓶 (2)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________ .(3)某同学欲称量一定量的NaOH固体,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 g,(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__ _.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NH3)xCly(x,y均为正整数,且x+y=7),其中Co的质量分数为0.2526.为确定x和y的值,取两份质量均为0.2335克的该化合物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将一份试样溶于水,在硝酸存在的条件下用AgNO3溶液滴定,生成0.1435gAgCl沉淀.在另一份试样,先用盐酸处理使NH3转化为NH4+,而后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用足量盐酸吸收逸出的NH3.吸收NH3共消耗10.0毫升0.4000摩/升HCl溶液. (本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0 N 14.0 Cl 35.5 Co 59.0 Ag 108) (1)计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2)写出其名称 参考答案:(1)Co(NH3)4Cl3 (要过程)(4分)(2)一氯化二氯四氨合钴(III)(2分)18. 镁与一定浓度的稀硝酸反应时,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H4NO3现将一定量的镁粉投入200 ml 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溶液并微热,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的生,同时有氨气逸出,且逸出的氨气全部被稀硫酸吸收,稀硫酸增重0.17g 试回答下列问题:(已知:4Mg+10HNO3===4Mg(NO3)2+NH4NO3+3H2O)(1)发生还原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mol2)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g3)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1参考答案:(1)0.01(2分)(2) 0.96(3分)(3) 0.5(3分)19. (6分)某有机物A蒸气的密度换算为标准状况下为2.68g/L,其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40%、6.6%,其余为氧元素。
(1)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2)若该有机物有水果香味,写出其结构简式 (3)若该有机物能与Na2CO3溶液反应,写出其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1)C2H4O2 (2分) (2)HCOOCH3 (2分) (3)CH3COOH (2分)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