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玉30高产栽培密度肥料适宜用量及群体质量指标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2634430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8.9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玉30高产栽培密度肥料适宜用量及群体质量指标研究    何红梅 王国平 吴晓卫 薛辉琴摘 要 苏玉30是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本地引进种植3年,其抗倒伏、抗高温、抗病害等抗逆性较强但在本地如何夺取高产,在密度肥料使用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了探索高产栽培的密度、肥料以及群体质量指标,特进行了本设计研究Key 苏玉30;高产栽培;密度肥料用量;群体质量指标;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供试玉米杂交种苏玉30由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提供,采用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方法,选择氮肥(x1)、密度(x2)两项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产量为目标函数(y),试验的编码水平见表1,共设9个处理,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4m21.2 试验概况试验于2016年设在江苏沿海地区东台市黄海原种场试验田内;沙壤土,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肥力中上等,前茬为冬闲田4月6日开沟直播,4月18日出苗,出苗整齐6月25日吐丝,8月5日收获,全生育期122天氮肥作基肥、穗肥二次施用,其运筹比例为4︰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吐丝期和完熟期测定叶面积;完熟期进行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每小区30穗)测定。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的分析方法分析结果2 结果与分析2.1数学模型的建立根据试验结果,建立纯氮用量(x1)、种植密度(x2)与产量(y)关系的回归数学模型为:F回=9367.5+730.2x1+1180.2x2-113.3x12-1793.3x22+167.3x1x2,复相关系数R=0.9998★★经方差分析(表2)可知,F回=1601.80>F0.01(5,3)=28.24,说明试验因素所产生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可以用来预测2.2主因子效应分析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并对变量进行了无量纲处理,因此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该因素对产量作用的大小b2|>|b1|,|b22|>|b11|表明密度对产量影响程度,线性效应和曲线效应均大于氮肥,F测验亦同样说明了这一趋势交互效应为正值并达极显著水平,表明苏玉30增氮的增产效果在密植条件下大于稀植,增株的增产作用在高氮条件下大于低氮故苏玉30要获得高产,生产上首先要注意合理密植,种足株数,重视氮肥的施用2.3单因子效应分析采用降维法分析氮肥、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即将其中一变量固定在零水平,看另一自变量和产量的关系其偏回归解析模型如下:Y1=9367.5+730.2x1-113.3x12,Y2=9367.5+1180.2x2-1793.3x22。

      按上述二模型计算出不同水平时产量效应列于表3由表3可以看出,密度在82500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9509.27公斤/hm2,随着密度加大,产量降低纯氮在300~375kg/ hm2 时,产量增长幅度大2.4两因子交互效应分析根据回归模型计算出不同因子水平时产量效应列于表4,由表4可看出,同一密度水平下随着施氮量增加,产量增加;在同一施氮水平下,密度-1—0.5,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大;当x2编码值大于0.5,即高于82500株/hm2时,产量随着密度增大而下降;密度在0—0.5时,即67500~82500株/hm2时,不论施氮为何水平,产量都达到8499kg/hm2以上密度与施氮交互效应的最大值出现在82500株/hm2,施氮375kg/hm23 模型综合选优运用频数分析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在-1≤xi≤1的约束区间内,步长取0.5,有52=25套组合,其中单产≥9000kg的组合有9套,其xi的取值频率分布见表 5,由表5可知在本地区生产条件下,苏玉30要获得单产≥9000kg的产量,其种植密度应为71817-89848株/ hm2,纯氮用量303.0~364.5kg hm2。

      df =8 t0.05 = 2.3064 氮肥、密度对苏玉30有关性状的影响苏玉30有关性状与氮肥、密度的关系分别建立了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对方程及其系数检验结果(表6)表明,回归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方程与实际拟合较好,一次项回归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且|b2|>|b1|,说明密度对群体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程度大于氮肥增施氮肥,有利于促进叶面积的扩大,提高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延长绿叶的功能期,叶面积衰减慢,花后光合势强、空秆少、保足穗,穗粒数多、千粒重高,果穗增长、增粗,秃顶减小;而增加密度更有利于提高群体叶面积,花后光合势和籽粒库容量,但随着密度的增加,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果穗变短、变细,秃顶加长,因此要合理密植、足株栽培5 苏玉30高产的主要性状指标根据苏玉30单产≥9000kg的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编码值),代入性状方程(表6),可得出苏玉30高产的主要性状指标5.1 穗粒结构指标公顷穗数68040—83610穗,平均75855穗;穗粒数398.7—455.1粒,平均432.0粒;千粒重297.9—308.6克,平均303.6克5.2 群體性状指标5.2.1 叶面积指数(LAI)。

      吐丝期4.11—4.84,平均4.50;成熟期2.27—2.52,平均2.415.2.2 花后光合势(LAD)117.9—136.2万m2.d/hm2,平均128.0万m2.d/ hm25.2.3 籽粒库容量总实粒数 3081.3—3313.4万粒/hm2平均3241.7万粒/hm25.2.4 穗部有关性状指标果穗长18.75—19.85cm,平均19.34cm;果穗粗4.45—4.52cm,平均4.49cm;秃顶长1.60—2.02cm,平均1.79cm6 结语与讨论6.1 本研究建立了氮肥、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模拟出苏玉30单产≥9000kg的措施范围:种植密度71817—89848株/hm2,纯氮用量303.0—364.5kg/hm26.2 密度对苏玉30籽粒产量及有关性状的影响程度均大于氮肥,说明苏玉30要夺取高产,首先要合理密植,种足密度保足穗;其次是攻大穗,这刚好与该品种株型紧凑、穗型中等的特性相吻合6.3 苏玉30单产≥9000kg的产量结构指标为,公顷穗数68040—83610穗,穗粒数398.7—455.1粒,千粒重297.9—308.6克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