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二时间计算.doc
14页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环境》②——气温●必背内容1、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①太阳辐射:主要取决于纬度高低和太阳高度的大小②下垫面因素 : 包括海陆差异、地形、洋流等③天气状况: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④大气环流: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盛行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⑤人类活动 :城市热岛、植树造林、修筑水库、排放大量的 CO2、氟氯烃等2、 气温的变化(日变化和年变化)( 1)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纬度、海拔高度、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一般来说:大陆﹥海洋 晴天﹥阴天, 高原﹥平原(为什么?) 2) 气温的年变化规律:7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 月;海洋比大陆推迟一个月(分别为8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最高气温出现在月和 2 月)南半球反之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纬度、海拔高度、下垫面性质等一般来说,气温的年较差:温带﹥热带,大陆﹥海洋(内陆﹥沿海) 3) 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方法:气温的总体特征(如全年高温、终年寒冷、终年温和、冬冷夏热等)、气温年较差的大小、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以及年平均气温的高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等方面3、气温的空间分布( 1)气温垂直分布规律:①一般规律: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000 米,气温下降 6℃(为什么?) ;0.6 o C/100m②对流层的逆温现象: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或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垂直递减的速度小于的现象(高空中实际温度高于理论温度)逆温的影响:阻碍空气上升对流运动,使近地面污染物难以扩散,加剧大气污染程度;有利于高空飞行和抑制沙尘暴的形成。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对照世界气温分布图)①无论是一月还是七月,全球气温都是大致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纬度因素)②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比海洋热,冬季陆地比海洋冷(海陆因素);③同一纬度,暖流流经的沿岸温度偏高,寒流流经的沿岸温度偏低; (洋流因素)④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 20° N— 30°N的沙漠地区(为什么?)⑤世界最冷的地方在南极大陆,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西伯利亚(为什么?)( 3)中国气温空间分布规律: (对照中国气温分布图)①冬季:南暖北寒(越往北,温度越低) ,南北温差大;最冷的地方是漠河,最热的是南沙群岛;一月份 00C 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至秦岭 --- 淮河一线影响冬季气温的因素:太阳辐射;冬季风的影响程度;地形②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最冷的是青藏高原,最热是吐鲁番盆地影响夏季气温的因素:太阳辐射;地形;海陆因素;天气;( 4)气温分布特点的描述方法:空间上的递变特征、单位距离上温差大小、高温(或低温)中心的分 布4、等温线图的判读(对照地图册)( 1)、判断南北半球: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北半球 2)、分析等温线弯曲的原因:① .内陆地区等温线弯曲的原因:主要是地形因素,也可能是水面、城市等② .海洋上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洋流因素(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③.海陆间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因素)( 3)、根据大范围海陆间等温线弯曲判断季节: “一陆南,七陆北”① .一月,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弯曲;七月与一月相反;② .夏季,陆地上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弯曲, 冬季,陆地上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弯曲; 海洋与陆地相反;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比海洋热,冬季陆地比海洋冷。
4)、等温线的走向(描述时一般指出具体的走向如东北——西南走向等)及影响因素;① .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太阳辐射)②.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③.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因素或洋流因素)1( 5)、等温线的闭合:受地形影响(山地或盆地) ,等温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 6)、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①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温差)小②. 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③. 海洋上等温线一般较陆地稀疏;寒暖流交汇处、锋面附近等温线密集③.同一区域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例如:①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密集——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②我国七月份等温线分布稀疏——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且普遍高温巩固练习】右图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 完成 1~ 2 题110° W80° W1、导致 a 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太a是 ( )50° N平A.地形 B .经度 C.纬度D .洋流b洋2、b、c、d 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cd大A.c>d>b B.d>c>b C.c >b >dD.b>c>d西港口洋3、右图是对某地的陵园(林地) 、操场(裸地)以及足球场(草地)的气温观测结果。
图中a、 b、c 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地点是 ( )A.足球场、陵园、操场B.操场、陵园、足球场C.陵园、足球场、操场D.操场、足球场、陵园左图为世界 1 月平均气温 10~ 22 ℃范围示意图,右图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 4~5 题4、世界 1 月平均气温 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 .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5、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右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丙地 D .丁地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 6~9 题6. E 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 D 、人为活动7.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 F 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A 、山峰 B 、盆地 C 、湖泊 D 、城市8.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该地此时的盛行风为( )2A 、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9.若图中表示的是 12 月份平均气温分布情况,则 E 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 、3~4 月 B、5~6 月 C、7~8 月 D、9~ 10 月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 ,回答 10— 12 题。
10.造成图中 M 、 N 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地形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11.图中 M 、N 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 )A. 700km B. 550kmC. 1100km D. 850km12. a 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 .0℃ B.- 5℃C. 2℃ D.- 8℃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单位:摄氏度 ),读图回答 13 ~ 15 题13.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B .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西侧C.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比甲到丙大, 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D .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比甲到丙小,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14.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 )A .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B .地表缺少植被C.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的变化幅度小 D.属于干旱地区,大陆性强15.关于乙、丙两地的正确判断是 ( )A .乙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乙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C.丙处外侧的大洋有暖流流经 D.丙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 7 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 16~ 18 题16、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 地形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17、影响 7 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地形 B . 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 .纬度位置、人为因素18、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较大的是 ( )3A .甲地、黄河口附近 B. 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下图是沿 36 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 19 ~ 21 题19、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20、有关图示区域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21、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 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 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下图为 “ 北半球某区域等值线图 ”,数值 a<b< c,据此回答 22~ 23 题。
22.假如是等压线,则 ( )①甲为槽线,乙为脊线 ②甲为脊线,乙为槽线③甲处天气晴朗 ④乙处可能是阴雨天气A. 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 .②③④23.假如是等温线,甲区域为陆地,乙区域为海洋,则①此图为当地冬季等温线 ②此图为当地夏季等温线③此时地中海沿岸多雨 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某一地区同时出现某一物候现象的各点的连线简称为等物候线 读我国东部刺槐年平均始花期图(图中数字代表开花日期)据此完成 24-25 题24.关于我国东部刺槐始花期分布规律及影响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南向北推移─ ─气温B.东部早于西部─ ─降水C.由南向北推移─ ─光照D.西部早于东部─ ─湿度25.成都、重庆等地较同纬度沿海地区始花期提前半个月左右,原因是A.地处大陆内部,气温的年较差大B.地处四川盆地,积温多,气温高C.地处四川盆地,空气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