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课件.ppt

22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84050342
  • 上传时间:2024-08-3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74.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板块板块12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后的社会主义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主干排查主干排查随堂演练随堂演练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明确阶段明确阶段··掌握特征掌握特征阶段阶段19491949~~19561956年年现代代化建化建设的准的准备与启与启动19561956~~19761976年年现代代化建化建设的曲折与延的曲折与延误特特征征政治政治三大政治制度确立三大政治制度确立, ,初步形成了中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民主政治体系社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继续发展完善展完善,“,“文化大革文化大革命命””时期社会主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重破坏经济经济通通过实施施““一五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划和三大改造, ,建立了社会主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划经济体制体制19561956年年, ,中国中国进入全面建入全面建设社会主社会主义时期期,“,“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严重重影响了社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的健康发展。

      社会生活受政治展社会生活受政治运运动影响影响较大大外交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平共处五五项原原则的提出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中中苏关系破裂关系破裂, ,中国中国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整与西方国家关系, ,外交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打开了新局面科技科技文化文化““双百双百””方方针提出提出, ,文学、文学、艺术、教、教育事育事业得到蓬勃得到蓬勃发展展国防科技和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科技取得突出成就;“;“文化大文化大革命革命””期期间, ,文文艺和教育事和教育事业受到重大冲受到重大冲击 主干排查主干排查 归纳知识归纳知识··点拨规律点拨规律一、民主政治的构建与破坏一、民主政治的构建与破坏1.1.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前提条件前提条件: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2.2.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1)1954(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 ;充分体现了人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权力机关 (3)(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1949年年, ,新政协召开新政协召开,1954,1954年年9 9月前月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1954;1954年宪法正式确年宪法正式确立立, ,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9561956年提出年提出““长期共存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互相监督””的方针的方针, ,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发展4)(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7:1947年年, ,首先在内蒙古实行首先在内蒙古实行,1949,1949年年““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明确明确规定在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1954年宪法正式年宪法正式确立。

      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确立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实现了民族平等实现了民族平等, ,也保证了祖国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3.3.民主法制的破坏民主法制的破坏: :毛泽东错误发动毛泽东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 ,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团利用, ,造成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造成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1.国民经济恢复国民经济恢复:1949:1949~~19521952年年, ,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 ,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工作, ,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2.“一五一五””计划计划(1)(1)指导路线指导路线:1953:1953年年, ,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2)(2)工业化建设工业化建设:1953:1953~~19571957年年, ,实施实施““一五一五””计划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初步奠定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3)(3)三大改造三大改造: :从从19531953年起年起, ,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1956年底年底, ,基本上完成基本上完成, ,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度在我国基本建立4)(4)特点特点: :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 ,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3.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1)正确探索正确探索:1956:1956年年,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提出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 ,但在实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践中未能坚持下来2)(2)失误失误:1958: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大跃进大跃进””片片面追求高速度面追求高速度,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生产的积极性, ,导致导致19591959~~1961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年的严重经济困难3)(3)纠正失误纠正失误:1960:1960年冬的年冬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八字方针, ,重点调整重点调整工农业、轻重工业的比例和经济发展速度工农业、轻重工业的比例和经济发展速度;1962;1962年起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年起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4)(4)国民经济的劫难国民经济的劫难: :以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为纲””的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民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 三、新中国的对外关系三、新中国的对外关系1.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1)外交方针外交方针: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另起另起炉灶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一边倒””三大政策发展到和平共处五项原三大政策发展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则, ,逐渐成熟逐渐成熟2)(2)外交成就外交成就①①中苏建交中苏建交:1949:1949年年, ,中苏建交中苏建交;1950;1950年初签订年初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②②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1954:1954年年,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会议, ,促进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③③万隆会议万隆会议:1955:1955年年, ,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周恩来提出了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方针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202.20世纪世纪7070年代的外交突破年代的外交突破(1)(1)扬眉吐气扬眉吐气:1971:1971年年,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2)(2)跨洋握手跨洋握手:1972:1972年年, ,尼克松访华尼克松访华, ,中美签署中美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始走向正常化19791979年元旦年元旦, ,中美正式建交中美正式建交3)(3)冰释雪融冰释雪融:1972:1972年年,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并建立外交关系并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邦交正中日邦交正常化。

      常化四、思想科技文化的发展四、思想科技文化的发展1.1.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1)(1)《《论人民民主专政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为即将成立的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2)(2)《《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等, ,为寻找适合中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理论准备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理论准备 2.2.科技科技:“:“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研制成功, ,极大提高了国防实力极大提高了国防实力;1973;1973年年, ,袁隆平培育杂交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水稻成功3.3.文艺文艺:1956:1956年年, ,毛泽东提出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方针的方针, ,促进了科学技术和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时期时期,“,“双百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方针遭到破坏4.4.教育教育(1)(1)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 :确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民教育方针。

      确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民教育方针2)(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3)“(3)“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时期时期: :教育事业遭到破坏教育事业遭到破坏4)“(4)“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结束后:1977:1977年年, ,高考制度恢复高考制度恢复 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1)(1)特点特点:20:20世纪世纪5050~~7070年代年代,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2)(2)生活水平生活水平: :物资匮乏物资匮乏, ,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2.2.交通事业的进步交通事业的进步(1)(1)铁路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 ,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加强了内地与西南、西北加强了内地与西南、西北地区的沟通地区的沟通2)(2)公路公路: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3.3.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事业的发展:1958:1958年年,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随堂演练随堂演练 实战演练实战演练··巩固达标巩固达标编者选题表编者选题表知识点知识点角度角度题号题号新中国的民主政治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建设19541954年年宪法的特点法的特点1 12020世世纪5050年代至年代至7070年代探索社会主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建设道路的道路的实践践对农业的社会主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2 2““一五一五””计划工划工业建建设的影响的影响3 3““左左””倾错误的的调整整4 4对5050年代末年代末6060年代初年代初经济发展展认识5 5新中国的外交关系新中国的外交关系中英外交关系中英外交关系6 6综合合7 7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1.(2017·2017·广东汕头三模广东汕头三模) )五四宪法起草时五四宪法起草时, ,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料, ,包括包括19361936年苏联宪法、年苏联宪法、1953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1952年波兰宪法、年波兰宪法、19461946年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旧中国法国宪法、捷克宪法、旧中国19131913年天坛宪法、年天坛宪法、19231923年曹锟宪法、年曹锟宪法、19461946年蒋年蒋介石宪法等。

      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介石宪法等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 (    ) )A.A.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B.B.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C.C.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 D.D.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解析解析:D:D  根据题干中根据题干中“1936“1936年苏联宪法年苏联宪法…………19461946年蒋介石宪法年蒋介石宪法””可看出新可看出新中国五四宪法借鉴了中国五四宪法借鉴了2020世纪初到世纪初到5050年代国内外宪法的经验年代国内外宪法的经验, ,故故D D 项正确 2.2.有学者认为有学者认为, ,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生产模式虽激发了农民积极性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生产模式虽激发了农民积极性, ,但因经济但因经济效益分散效益分散, ,不利于农业进一步现代化不利于农业进一步现代化, ,也导致人文精神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和也导致人文精神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和家族关系、圈子主义盛行依据其观点家族关系、圈子主义盛行依据其观点, ,国家要促进社会发展应推行国家要促进社会发展应推行( (    ) )                                        A.A.农业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组织B.B.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C.C.家庭联产承包家庭联产承包D.D.土地流转承包土地流转承包解析解析:A:A  从从““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生产模式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生产模式”“”“经济效益分散经济效益分散”“”“公共意公共意识淡薄和家族关系、圈子主义盛行识淡薄和家族关系、圈子主义盛行””可知可知, ,这种生产模式是指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模式是指小农经济, ,改改变小农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小农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即建立农业即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由分散的个体经营转变为公有的集体生产由分散的个体经营转变为公有的集体生产, ,故故A A项正确项正确;B;B、、C C、、D D三项都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三项都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 ,不是解决小农经济弊端的措施不是解决小农经济弊端的措施, ,故均错故均错误。

      误 3.(3.(2017·2017·河河南南商商丘丘三三模模)“)“一一五五””期期间间,“,“优优先先保保证证工工业业面面向向华华北北、、西西北北和和华华中中的的新新工工业业中中心心””, ,大大部部分分的的工工厂厂““建建在在非非沿沿海海省省份份的的城城市市, ,如如湖湖北北的的武武汉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一五””计划计划( (    ) )A.A.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B.B.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C.C.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D.D.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解析解析:A:A 根据题干 根据题干““优先保证优先保证…………新工业中心新工业中心…………非沿海省份的城市非沿海省份的城市”,”,可可知知““一五一五””计划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计划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 ,缩小与沿海省市的差距缩小与沿海省市的差距,A,A项符项符合题意B B项项““完全完全””表述过于绝对表述过于绝对, ,错误错误;C;C项项““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D D项项““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题干信息没涉及题干信息没涉及, ,排除。

      排除 4.19594.1959年年4 4月月2929日日, ,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说部说:“:“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 ,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 ,去年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 ,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 ,也就很好了也就很好了毛泽东此信件毛泽东此信件( (    ) )A.A.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B.B.是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反思是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反思C.C.提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论提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论 D.D.具体总结了具体总结了““一五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计划的建设经验解析解析:A:A 据材料信息 据材料信息“1959“1959年年4 4月月”“”“社社”,”,联系所学可知联系所学可知, ,这一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由于““大跃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以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为主要标志的等为主要标志的““左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 ,国民经济建设开始出现严重困难国民经济建设开始出现严重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在这种背景下, ,毛泽东在毛泽东在写给地方的信中强调写给地方的信中强调““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只管现实可能性只管现实可能性……”……”这表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表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故故A A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 ;材料只是材料只是反映出毛泽东对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纠正反映出毛泽东对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纠正, ,并没有涉及对并没有涉及对““左左””倾错误如倾错误如““大跃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效反思、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效反思, ,故故B B项错误项错误;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材料中没有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体现, ,且与且与19591959年时间不符年时间不符, ,排除排除C C项项; ;材料没有涉及材料没有涉及““一五一五””计划的内容计划的内容, ,故故D D项错项错误。

      误 5. (5. (2017·2017·四川绵阳三模四川绵阳三模) )下图为下图为19591959~~1964196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 增增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 )A.“A.“左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B.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C.C.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D.中苏关系交恶导致中苏关系交恶导致GDP GDP 增速波动增速波动解析解析:C:C   根据图片可知根据图片可知,1959,195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1961,1961年左右年左右触底回升触底回升,1963,1963年左右出现正增长年左右出现正增长,C,C项曲折发展符合题意项曲折发展符合题意A A项国民经济比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反映不出例失调反映不出, ,排除排除;B;B项只能反映经济回升的信息项只能反映经济回升的信息, ,排除排除;D;D项中苏关系交项中苏关系交恶不是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恶不是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 ,并和正增长无关并和正增长无关, ,排除。

      排除 6.6.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 ,在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系的发展, ,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 ,双方建立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半外交关系外交关系””( (    ) )A.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C.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解析解析:A:A 中英建立 中英建立““半外交关系半外交关系”,”,符合两国国家利益符合两国国家利益, ,是双方在两极格局是双方在两极格局下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下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故故A A项正确项正确; ;中英建立中英建立““半外交关系半外交关系”,”,只是当时只是当时东西方关系的特殊现象东西方关系的特殊现象, ,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是对抗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是对抗, ,故故B B项错误项错误; ;依依据材料无法推断此外交活动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影响据材料无法推断此外交活动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影响, ,故故C C项错误项错误; ;新中国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成立第一年与1717国建交国建交,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故故D D项错误。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7.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 :材料材料  下面是某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下面是某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合计合计工科工科农科农科林科林科医科医科师范师范文科文科理科理科财经财经政法政法体育体育艺术艺术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前成立前最高年最高年10010017.817.86.66.6————7.77.713.513.510.210.26.46.411.411.424.424.40.40.41.61.619511951年年10010031.631.66.26.21.61.613.913.911.911.97.87.85.15.116.516.52.82.80.10.12.52.519521952年年10010034.834.86.96.91.11.113.013.016.516.57.17.15.05.011.511.52.02.00.20.21.91.919531953年年10010037.737.76.16.11.21.213.713.718.818.86.76.75.85.86.46.41.81.80.50.51.31.319571957年年10010037.037.07.77.71.41.411.111.126.026.04.44.46.56.52.72.71.91.90.70.70.60.6————中国教育年鉴中国教育年鉴(1949(1949~~19811981年年)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

      探讨 (说明说明: :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要求观点明确、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解析析: :本本题题考考查查现现代代中中国国的的教教育育解解题题时时首首先先需需审审清清设设问问, ,明明确确题题目目要要求求是是““对对新新中中国国成成立立初初期期我我国国高高等等教教育育发发展展的的特特征征进进行行探探讨讨””; ;其其次次是是归归纳纳材材料料的的核核心心观观点点, ,归归纳纳材材料料时时需需注注意意表表格格提提示示的的时时间间背背景景是是““新新中中国国成成立立前前””与与““19511951~~19571957年年””( (新新中中国国国国民民经经济济恢恢复复后后开开始始大大规规模模经经济济建建设设),),提提示示的的教教育育内内容容是是““工工科科、、农农科科、、林林科科、、医医科科、、师师范范””等等学学科科门门类类比比重重的的变变化化; ;再再次次, ,论论述述时时注注意意结结合合新新中中国国成成立立后后教教育育发发展展的的史史实实与与国国家家经经济济建建设设、、国民文化素质、国民生活的关系国民文化素质、国民生活的关系; ;最后最后, ,注意文字表述的科学性。

      注意文字表述的科学性 答案答案: :( (示例一示例一) )特征特征: :高等教育服务于工业化建设高等教育服务于工业化建设探探讨讨: :新新中中国国成成立立初初期期, ,我我国国工工业业基基础础薄薄弱弱,“,“一一五五””计计划划重重点点开开展展工工业业化化建建设设, ,国国家家需需要要大大批批专专业业化化的的工工科科技技术术人人员员, ,因因而而高高等等院院校校中中19511951年年后后工工科科的的学学生生数数量量大大幅增加幅增加, ,这反映了高等教育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服务的特征这反映了高等教育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服务的特征 (示例二示例二) )特征特征: :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探探讨讨: :新新中中国国成成立立初初期期, ,我我国国国国民民文文化化素素质质水水平平普普遍遍较较低低, ,国国家家建建设设需需要要大大批批的的教教师师队队伍伍来来推推动动全全民民教教育育的的发发展展, ,因因而而此此时时期期为为落落实实““全全民民教教育育””的的方方针针, ,高高等等院院校校中师范类学生的数量增加相对较多中师范类学生的数量增加相对较多 ( (示例三示例三) )特征特征: :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改善国民生活。

      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改善国民生活探探讨讨: :新新中中国国成成立立初初期期, ,我我国国医医疗疗条条件件极极差差, ,广广大大百百姓姓得得不不到到医医疗疗保保障障, ,国国家家需需要要大大批批的的医医护护人人员员来来改改善善人人民民群群众众的的生生活活、、健健康康状状况况, ,因因而而高高等等院院校校中中医医科科学学生生数数量量相对稳定相对稳定 (注注:“:“示示例例””仅仅做做参参考考, ,且且答答出出一一个个““示示例例””即即可可, ,如如有有其其他他答答案案, ,只只要要言言之之有有理理亦可亦可)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