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2021年2018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
23页广东省深圳市 2021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1. 化学与生活.生产亲密相关,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 牺牲阳极的阴极爱护法进行钢铁防腐时 、 钢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 油脂进行皂化反应后,加入食盐分别出高级脂肪酸盐C. 纤维素供应人体能量时,先在体內水解成葡萄糖再被氧化 ||精精..||品品..||可可..||编编..||辑辑..||学学..||习习..||资资..||料料.. ** || ** || ** || ** || ||欢欢..||迎迎..||下下..||载载.. D. 氨气作工业制冷剂时,先汽化再液化【答案】 B...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 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 发生的反应类型和用途为解答此题的关键,此题的易错点为 A 项,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爱护法进行钢铁防腐为原电池原理,利用电解原理进行金属防腐的方法叫外加电流的阴极爱护法 ;2.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 0.1molNa 2O2 和 Na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大于 0.3NAB. 10g 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溶液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 0.6N AC. 0.2molN 2 和 0.6mol H 2 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1.2N AD. 0.5molHCHO和 C2H2O3 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的 O2 分子数目为 0.5N A【答案】 D...【解析】 A. Na 2O2 和 Na2O 均为由两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所以 0.1molNa 2O2 和 Na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物质的量为 0.3mol ,个数为 0.3N A,故 A 错误; B. 乙醇溶液中除乙醇外,水也含 氢原子, 10g 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 4.6g,物质的量为 0.1mol ,故乙醇含有 0.6mol 氢原子,水的质量为 10g-4.6g=5.4g ,物质的量为 0.3mol ,故水含有 0.6mol 氢原子,就此溶液中含有氢原 子的物质的量为 1.2mol ,个数为 1.2NA ,故 B 错误; C. 因 N 2 和 H2 合成 NH 3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0.2molN 2和 0.6mol H 2 不能完全转化为 NH 3, 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 1.2NA ,故 C 错误;D. 因 1molHCHO 和 1mol C 2H 2O3完全燃烧消耗 O2 的物质的量均为 1mol , 所以 0.5molHCHO 和 C2H 2O3 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的 O2 的物页 1第第第 11 页页,,共共 1144 页页质的量为 0.5mol ,分子数目为 0.5NA ,故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 : 此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运算,娴熟把握相关的运算公式.物质结构特点 .可逆反应特点等为解题的关键,此题的易错点为 C 项,解题时要留意 N2 和 H2 合成 NH 3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0.2molN 2和 0.6mol H 2 发生反应时,不能完全转化为 NH 3, 转移电子的数目应小于 1.2NA ;3. 关于有机物 a〔 〕 .b〔 〕 .c〔 〕 的说法正确选项 ||精精..||品品..||可可..||编编..||辑辑..||学学..||习习..||资资..||料料.. ** || ** || ** || ** || ||欢欢..||迎迎..||下下..||载载.. A. a.b.c 的分子式均为 C8H8B. a.b.c 均能与溴水发生反应C. a.b.c 中只有 a 的全部原子会处于同一平面D. a.b.c 的一氯代物中, b 有 1 种, a. c 均有 5 种〔 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 C【解析】 A. a .b 的分子式为 C8H 8,c 的分子式为 C8H10, 故 A 错误; B. b 分子为立方烷,不能与溴水发生 反应, a.c 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和溴水发生反应,故 B 错误; C. a 分子中的苯环和碳碳双键均为 平面结构, 因单键可以旋转 , 所以 a 分子中的全部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 b.c 分子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以 b.c 分子中的全部原子不行能处于同一平面,故 C 正确; D. b 分子为立方烷,为一种对称结构,每个 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 1 种, a 的一氯代物有 5 种, c 的一氯代物有 7 种,故 D 错误; 答案选 C;4. 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Z 同主族,X.Y.Z 能形成化合物 Q,25℃时、0.01mol/LQ溶液的 pH 为 12, Y.Z.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常用作生活中的消毒剂和漂白剂,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 原子半经 : XB. X.Y 形成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C. Y 与 Z 属于同一周期,与 W属于同一主族D. 四种元素中, W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答案】 B【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 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Z 同主族, X. Y. Z 能形成化合物Q, 25℃时 , 0.01mol/LQ 溶液的 pH 为 12, 说明 Q 为一元强碱, 就 Q 为 NaOH , X 为 H 元素.Y 为 O 元素.Z 为 Na 元素, Y .Z .W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常用作生活中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就 W 为 Cl 元素, Y .Z.W 形成的常用作生活中的消毒剂和漂白剂的化合物为 NaClO ;A. 原子半径 Na> Cl > O> H,故 A 错误; B. H 和 O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H 2O2 中, 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故 B 正确; C. Y 为 O 元素 .Z 为 Na 元素 .W 为 Cl 元素, O 与 Na 不在同一周期, O 与 Cl 不属于同一主族,故 C 错误; D. 在这四种元素中,O 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故 D 错误;答案选 B ;页 2第第第 22 页页,,共共 1144 页页5. 银锌蓄电池应用广泛,放电时总反应为 Zn+Ag2O2+H2O==Zn〔OH〕2+Ag2O,某小组以银锌蓄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2SO4 溶液制备 H2 SO4 和 NaOH,设计如下列图装置;连通电路后,以下说法正确为- -||精精..||品品..||可可..||编编..||辑辑..||学学..||习习..||资资..||料料.. ** || ** || ** || ** || ||欢欢..||迎迎..||下下..A. 电池的 a 极反应式为 Ag2O2+H2O+2e=Ag2O+2OHB. 气体 Y 为 H2C. pq 膜相宜挑选阳离子交换膜D. 电池中消耗 65gZn,理论上生成 1mol 气体 X【答案】 D【解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 2 4 2 4||载载.. SO 溶液制备 H SO和 NaOH , 依据装置图可知, 该电解池的左侧为 NaOH溶液,右侧为 H2SO4 溶液,说明 M 电极为阴极,水电离的 H +在 M 电极上得电子生成 H2,电极反应式为:2H 2O+ 2e- =H 2↑+2OH - , 中间隔室的 Na+通过 mn 膜进入装置左侧区域与生成的 OH - 结合生成 NaOH , N电极为阳极, 水电离的 OH - 在 N 电极上失电子生成 O2,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O2↑+ 4H +, 中间隔室的 SO42- 通过 pq 膜进入装置右侧区域与生成的 H+ 结合生成 H2SO4;A. 依据上述分析可知, M 为阴极,就a 为负极. b 为正极, a 电极的反应式为 Zn -2e- + 2OH- =Zn〔OH〕 2,故 A 错误; B. N 电极的反应式为2H 2O- 4e- =O 2↑+4H + , 气体 Y 为 O2,故 B 错误; C. 因中间隔室的 SO42- 通过 pq 膜进入装置右侧区域与 生成的 H+ 结合生成 H2SO4,就 pq 膜应挑选阴离子交换膜 ,故 C 错误; D. 65gZn 的物质的量为 1mol ,当消耗 65gZn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mol , M 电极的反应式为 2H 2O+ 2e- =H 2 ↑+ 2OH - , 由反应式可知,当转移 2mol 电子时,生成 H2 的物质的量为 1mol ,故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此题综合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相关学问,试题难度较大,明确各电极发生的反应,进而推断电解池的阴 .阳极和原电池的正 . 负极为解答此题的关键,此题的易错点为 A 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题时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和题中所给的已知方程式书写 a 极的电极反应式 ;6. 试验室欲探究 CO仍原 CuO,设计如下列图装置 〔 夹持装置略去 〕 ;以下说法正确选项页 3第第第 33 页页,,共共 1144 页页A. ②.④中均可盛装碱石灰B. 加热的次序为③.①.⑤C. ①.③.⑤中均发生氧化仍原反应D. 可将尾气用导管通入到⑤的酒精灯处灼烧【答案】 D【解析】由装置图可知, NaHCO 3 受热分解生成 Na2CO 3. H2O 和 CO 2,用装置②除去 CO2 中混有的 ||精精..||品品..H2O〔g〕 , CO 2 与碳粉加热反应生成 CO ,用装置④除去剩余的 CO 2, CO 与 CuO 固体加热反应生成 CO2 和 Cu, 最终进行尾气处理除去剩余的 CO ;A. ② 中如盛装碱石灰, 会把 CO2 和 H 2O〔g〕 一并除去, 因此 ② 中应||可可..||编编..||辑辑..||学学..盛装 P2O5等干燥剂,装置 ④ 的作用为除去剩余的 CO2,所以装置 ④ 中可盛装碱石灰 ,故 A 错误; B. 因碳||习习..||资资..||料料.. ** || ** || ** || ** || ||欢欢..||迎迎..||下下..||载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