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心理学目标管理.docx
6页目标管理心理学目标管理心理学★★1 目标行为的心理结构分析目标行为的心理结构分析 根据目标导向理论,人的行为分三类: 1)目标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行为:指为达到某种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个选择、寻找和实现目标的 过程,能提高人的动机水平如准备食物. 2)目标行为)目标行为:即达到目标、满足需要的行为如吃饭. 3)间接行为:)间接行为:只为满足将来需要而出现的行为准备餐巾. 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的区别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的区别 目标导向行为:确定目标前的行为随着对目标的不断接近,动机强度不断增强,达到目 标后或遭受挫折后才停止 目标行为:为达到目标所要做的事情目标行为开始后,动机强度有开始逐渐减弱和降低 的趋势 比如高考,一旦上了大学,很多同学就有松垮的现象---目的已经达到了 ★★ 目标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个目标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个 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存在密切关系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存在密切关系 (一)目标与认知(一)目标与认知认知所具备的心理条件总和称为一般能力或智力。
智力的最基本因素:观察、注意、 记忆、思维、想象,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认知---智力---思维是一脉相乘的 1、正确的目标离不开思维、正确的目标离不开思维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对事物的本质特征、 内部规律的揭示,受知识、观念、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制约 思维方式思维方式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方法、思维程序、思维习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方法、思维程序、思维习惯 西方观念更倾向于绝对独立思考西方观念更倾向于绝对独立思考 中国人的思维核心是承认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变中国人的思维核心是承认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变 1)思维对目标的确定作用)思维对目标的确定作用思维方式有单维型、多维型、再现性、创造型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不同的行为目标具 有不同的指导作用单维型片面、刻板,容易导致目标活动失败,要单维与多维型相结合2)思维对目标的预测作用)思维对目标的预测作用根据过去、将来的事件或信息,推断或判断未来的事态,对目标进行可行性预测 3)思维对目标的实施作用)思维对目标的实施作用规定行动步骤、措施和方案 4)思维对目标的解释作用)思维对目标的解释作用 用思维工具---语言来解释目标,目标需要借助于恰当、精炼、 形象的语言来解释、发送信息,才能被人接受和认同。
2. 思维的品质及其培养思维的品质及其培养 要有批判性、独立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要有批判性、独立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 性 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对目标行为起定向、监控、调节作用对主观的分析、批判、推测进行认真 的推敲能客观地衡量正反两个方面的论据和考虑有关因素,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自觉 地改正错误假设,既不主观武断,又不盲从附会 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 指的是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 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 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 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 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以思维的批判性为前提,管理人员具有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独立自主地去寻找开发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创造的思维过程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事物,选择素材,多种实施方案 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逻辑性---要求考虑问题、确定目标时有严格的逻辑程序、依据、层次性、连贯性、 条理性、抓住事情的关键。
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要求管理人员在突发事件时、迅速反应、解决急迫问题 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抓住问题的全面、重要细节 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的特点、抓本质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三个加强三个加强”::发展思维品质、丰富经验知识、提高语言修养 “四个学会四个学会”::广泛思维、深度思维、快速思维、有目的地思考 (二)目标与情感(二)目标与情感 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倾向---情感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 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情感的特点:稳定性、倾向性、效果性情感的特点:稳定性、倾向性、效果性. 2、情感的作用:情感的作用:1)活动目的的直接诱因)活动目的的直接诱因 2)目标活动中有选择作用)目标活动中有选择作用 3)目标活动中有内控)目标活动中有内控 作用作用 (三)目标与意志目标与意志 1 意志的品质意志的品质 意志: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 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主要包括主要包括自觉性自觉性、、果断性果断性、自制性和、自制性和坚韧性坚韧性等几方面。
等几方面 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 自觉性是意志的首要品质,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自觉性强的人,能够广 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进行取舍,吸收有益的成分,独立自主地确立合乎实际的目标,自 觉地克服困难,执行决定,对行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自觉反思和评价 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 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感情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 意志的坚韧性(顽强性、坚毅性)意志的坚韧性(顽强性、坚毅性) 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 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 2 意志的作用与意志行为的特征意志的作用与意志行为的特征 意志对目标的调节作用包括:意志对目标的调节作用包括:1)发动与预定目的相符的行动;)发动与预定目的相符的行动; 2)抑制与预定目的矛盾的愿望和行动做到)抑制与预定目的矛盾的愿望和行动做到“有所不为、为所不欲为有所不为、为所不欲为” 意志行动的特征意志行动的特征 ((1)意志行动的目的性:)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人的意志由于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才能既发动符合于目的的某 些行动,又能制止不符合目的某些行动。
意志行动效应的大小,是以人的 目的水平的高低 和社会价值为转移的目的越高尚、越远大、越有社会价值,意志表现水平就越高 ((2)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克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意志行动的过程困难有外 部困难和内部困难两种人的意志坚强与否、坚强程度如何,是以困难的 性质和克服困难 的难易程度来衡量的 ((3)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人的行动是由动作组成的,动作有不随意动作和随意动 作两种不随意动作是指无预定目的的动作,随意动作则是指有预定目的、受意识指引的 动作有了随意动作,人们就可以根据目的组织、支配和调节一系列的动作,实现预定的 目的随意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意志行动的基础随意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动的过程、意志行动的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1)采取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 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包括以下四个环节:A 、动机冲突、动机冲突 B、确定行动目的、确定行动目的 C、选择行动方法、选择行动方法 D、制定行动计划。
制定行动计划动动 机机 冲冲 突突 人的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性的,单纯的动机使得行动目的单一而明确,意志行动可以顺 利实现,如为了升人大学而努力读书,为了获得提升而勤奋工作等但现实生活中确定活 动目的并非总是这样简单而直接,复杂的生活环境常常造成: 利益冲突,同时产生几个不同的目标或多种愿望,导致内心的矛盾冲突,引起动机冲突 A 动机斗争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动机斗争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 (1)双趋冲突:双趋冲突: 指当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有价值的目标时,因不能同时 获得而产生的动机冲突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这种动机冲突的体现在某些时候人们面临多种选择,又分身乏 术,不能同时得到 (2) 双避冲突双避冲突 指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躲避两个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或情境时,因 不能同时避开而产生的动机冲突所谓所谓“前有断崖,后有追兵前有断崖,后有追兵”就属于这种情况就属于这种情况八女投八女投 江江” (3)趋避冲突趋避冲突 指个体对一个事物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态度取向时内部的动机冲突在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爱恨交织,对一件东西取舍不定,也是趋避斗争的体验在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爱恨交织,对一件东西取舍不定,也是趋避斗争的体验。
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权衡利弊,作出接受或放弃的决定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权衡利弊,作出接受或放弃的决定 (4)双重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指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有优缺点的事物、或目标间抉择时产生的指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有优缺点的事物、或目标间抉择时产生的 心理冲突心理冲突 B 确定行动目的确定行动目的 目的也有远近、主次的不同一般来讲,我们总是要先实现近期目 标,再实现远期目标我们既可以选择先实现主要目标,再实现次要目标,也可以选择先 实现次要目标,再集中力量实现主要目标 C 选择行动方法选择行动方法 首先要比较不同方式和方法间的优缺点,能否顺利有效地达到行动目的其次还要考虑行动方式和方法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和社会道德,是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 损人利己,还是选择既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个人的方式 D 制定行动计划制定行动计划 计划的制定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力争周密 而严谨因为一个切实、合理的计划将为执行决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执行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首先,执行决定阶段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主要是:主观上的 内部困难、外部困难 1)可能是前一阶段的动机冲突未解决好,原先被 压抑的动机又开始抬头,同当前的动机 相冲突; 2)境况的变化,产生新的动机,同原有的行动目的相矛盾; 3)不良性格:淡漠的态度,消极的心境,自私、懒惰、保守等可能成为意志行动中的障碍, 使人的行为处于犹豫、动摇状态,阻碍活动目的的实现。
4)外部困难:资金设备的短缺,时间、空间、人为的干扰和破坏 其次,执行决定阶段还要接受成败的考验 ★★目标与个性目标与个性 **个性: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个性: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 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个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经常、稳定的成分,包括,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经常、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能力、、气质气质 和和性性格格 **气质气质 《辞海》里释为: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 气质(气质(temperament)是表现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 定的心理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动机、目标、内容为转移,转移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定的心理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动机、目标、内容为转移,转移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 特征 **性性 格格 指人在态度和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由态度特征、意志特征、理智特征、 情感特征所组成主要是态度特征、意志特征,尤其是态度特征尤为重要,是人的本质属 性和世界观的反映。
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