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5课时含教学反思.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364414
  • 上传时间:2022-1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4.82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 1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5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7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7第2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1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15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 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 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3. 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 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使学生体会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 的,有正面的作用也会有负面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约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就已经知道用火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 匙有了火,黏土烧成了陶器,矿石炼出了金属……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与火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所示当然, 火有时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灾难,如居民区火灾,工厂火灾,森林火灾 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火有“功”也有“过”说到火,我们很自然就想到燃烧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燃烧的条件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讨论相关原因了解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装置铜.片]性匕80勾热水 二三-白磷氧气—7白 水实验步骤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80°C的 热水,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 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 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 磷,观察现象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 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铜片上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 磷没有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水下白磷燃烧起来实验分析铜片上白磷和红磷置于相同环境中, 由于白磷和红磷燃烧所需要的温度不 同,导致不同的现象铜片上的白磷 和热水中的白磷尽管是同一种物质, 由于处于不同环境中,即前者与氧气 接触,后者没有与氧气接触,导致产 生不同现象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 也燃烧起来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且必 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课堂讨论1. 白磷能燃烧,水为什么不能燃烧?2. 平常我们燃烧的煤块总是制成蜂窝状,而不制成球状?3. 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归纳总结1.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着火点 是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 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可燃物的着火点)o三个条件必须同时 具备,缺一不可探究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提出问题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怎样灭火?纸箱、油罐着火怎样灭火? 森林火灾又怎样扑灭呢?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讨论相关原因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灭火的原理实验操作】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 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 原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现象】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一会儿熄灭;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 盐酸后蜡烛熄灭;另一支燃烧情况不变实验结论】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与氧气(或空气)隔离,蜡烛熄灭;烧 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蜡烛与氧气(或空气)隔离, 蜡烛熄灭归纳总结1. 灭火原理:(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的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达到灭 火的目的2. 灭火方法:(1) 用水扑灭火灾是最常用的灭火方法,水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蒸发时吸 收热量而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 清除可燃物或设防火隔离带,即断绝火源如扑灭森林大火时把大火蔓 延线路前的树木砍掉,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3) 隔绝氧气(或空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油锅起火盖上锅盖灭火等板书设计】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一、 燃烧的条件1.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三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清除或隔离可燃物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选其一【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内容趣味性强,学生获取知识 积极主动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来关心、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生产中的问 题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之处学生虽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激励,发展和完善自我,但交流的深度不够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 知道爆炸的概念2.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过程与方法1. 通过火灾爆炸事故,培养学生分析和研究信息的能力2. 通过面粉爆炸实验,让学生了解爆炸形成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及注意采取安全措施、远离伤害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学难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可燃物在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就能急剧地燃烧,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 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为了使警钟长鸣,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 经常看到如图所示的一些图标(投影消防安全图标)0A ® A A同学们讨论下,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合作探究探究点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提出问题1. 家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泄漏该如何处理,为什么?2.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等附近贴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 标,为什么?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例讨论相关原因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粉尘爆炸实验操作】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 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 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从胶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 满金属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实验现象】听到“砰”的一声响,面粉发生爆炸,金属罐的塑料盖被高高 掀起。

      实验分析】挤压气囊,鼓入空气,把面粉吹散到金属罐内,与空气充分接触,遇到明火急速燃烧,在有限空间燃烧放热,使罐内气体体积膨 胀,发生爆炸实验结论】面粉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发生爆炸归纳总结1.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急速燃烧,短时内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的 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2.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1) 对厂房和仓库的要求:与周围建筑物间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车间、仓库 要有防火、防爆、通风、静电除尘、消防等器材设备,严禁烟火2) 容器要求:要牢固、密封,容器外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并标有物质的 名称、化学性质、注意事项3) 存放要求:单存、单放、远离火种、注意通风4) 运输要求:轻拿轻放,勿撞击5) X作人员要求:严禁烟火,人走断电,经常检查,认清图标板书设计】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一、 可燃物爆炸的条件有限的空间急剧燃烧聚集大量的热二、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与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学生获取知识积极主动培养学生从化 学视角来关注生活、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健康、 安全地成长不足之处教材中对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的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 节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 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2.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3. 知道石油、煤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4.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1. 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2. 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如做甲烷燃烧实验的同时介绍可燃物组成 中碳元素、氢元素的鉴定方法3. 通过图片展示煤、石油的成分及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及对人类所起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 识到合理开发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及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化石燃料的类型及其主要成分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教学难点甲烷燃烧产物的分析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如图所示为一种自热盒饭,自热盒饭是一种简洁方便的食品,你知道自热盒 饭发热的原理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讨论交流结合以前学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现象讨论相关原因了解化学反应 中能量的变化实验活动【实验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或几小块食品袋中的 干燥剂,主要成分为CaO),再加入约2mL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轻轻触碰试管 外壁实验现象】生石灰逐渐膨胀,碎裂成粉末,产生大量的白雾,用手触碰试 管外壁,感觉发烫。

      实验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0Ca(0H)2o归纳总结1.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 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许多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燃烧、镁和盐酸反 应等;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C02高温2C02. 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1) 生活燃料的利用:做饭、取暖等2) 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3) 爆炸产生的热量:开采煤矿、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4) 食物在体内缓慢氧化放出热量:维持体温和日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5) 能量的转化: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电池时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探究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提出问题1. 你家中做饭、洗浴用什么燃料?2. 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什么燃料?3. 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4. 以上使用的燃料有什么优缺点?讨论交流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讨论相关原因了解化石燃料的利用归纳总结化石燃料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血液”天然气不可再生能源1 .煤物质煤性质黑色固体,有光泽,具有可燃性组成元素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 氮、硫、氧等元素形成古代植物等被埋于土中,经长期复杂的 变化而形成综合利用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化学变化)固体产物:焦炭用途冶金原料 液体产物:煤焦油用途化工原料 气体产物:煤气用途重要燃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